拿着坛子的女孩 80年前,一乞丐手里抱着咸菜坛子逃到清华大学,坛中物质轰动中国
80年前,一乞丐手里抱着咸菜坛子逃到清华大学,坛中物质轰动中国

大家都知道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力还是十分的落后,虽然说我们今天已是世界上排名第三的军事强国了,但是这些成就和我们的军械专家的不懈努力是不可分割的,这和当年也是一样的,不管是在抗战时期还是国家刚刚成立之初,国内都是缺少科技人才的!
好在当年很多在外留学的学子,在新中国成立后便回国效力,当中做出贡献最大的还属钱学森先生,他为了祖国的建设放弃在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当然了,除了钱学森先生之外,还有众多科学家、文学家等都悉数回国。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老先生也是一位科学家。此人名叫赵忠尧。
赵忠尧,中国核物理学的开拓者,他三十年代的研究成果为美军原子弹研制奠定理论基础,后来又为中国的原子弹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传奇的一生却不被大家所了解。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平津地区很快被占领,因此很多百姓和部门都开始南迁,清华大学校舍暂时搬到了长沙,10月初的一天,清华大学长沙临时校舍门口,突然来了一个乞丐,他蓬头垢面,看起来疲惫不堪,嘴唇开裂,瘦弱得很,虽然看着年纪也就30来岁,但却拄着一根木棍,手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咸菜坛子,来到校门口,他就用沙哑的声音对门卫说:“我要见校长!”门卫并不认识这个人是谁,而且看他浑身脏兮兮的,就是一个乞丐模样,还心想:“这人精神不太正常吧!”于是就开始轰他,那人见门卫不让他进去,便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走了,他要等着校长出来。
这个“乞丐”就是赵忠尧,中国原子能之父(一说钱三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而他带来的神秘物质就是50毫克放射性实验镭,这种镭在全世界都是禁止运输,赵忠尧冒着生命危险从国外运回国内,1937年正是日本向中国叫嚣的时候,为了保证实验镭的安全,赵忠尧伪装成一位脏兮兮的乞丐,亲手把它送到清华大学,这50毫克放射镭几乎是当时中国高能物质的全部家当。
当年的他在英国求学 ,之后更是和自己的导师一起研究了镭,在当时来讲,中国是没有这样的物质的,所以当年的赵忠尧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将其带回国内,因为他知道,国家想要富强就必须要有科技来护卫,镭就是原子弹的原料,当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威力十分的巨大!因为国内当时正在发生战争,害怕这东西会被日军给抢夺走,心中也是万分的着急!
1937年10月,日军占领清华园,赵忠尧冒死潜回清华将实验镭取回并以铅筒封闭放入咸菜坛子中,赵教授为了避免镭的损失,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校园,把镭带了出来,装入一个不起眼的泡菜坛子中,随后徒步往长沙迁移,一路上东躲西藏,白天休息,晚上赶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根本顾不上形象如何,历时一个多月,伪装成乞丐才抱着这个坛子来到了长沙校区,这才有了“乞丐教授”千里护菜坛的故事。
而他拼命保护的那50毫克放射镭在中国原子能研究事业中则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时间轰动整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