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大将军 漢朝那些“大將軍們”……
漢朝那些“大將軍們”……

"外戚”是指古代皇帝母親或妻子的娘家人,這股政治勢力依仗著皇帝年弱,把控朝廷的實際權利,賣官鬻爵,乾預朝政,外戚乾政在歷史上漢朝時期也是最嚴重的,也是直接導致兩漢的滅亡很重要原因。
“大將軍”做為武將官職,起源於戰國,在秦漢時期是也是統兵禦敵的武官,在兩漢時期,由於外戚走上政治舞台,“大將軍”最後變成統領百官的權利核心。
漢朝開國第一個大將軍就是韓信,韓信自身具備較高軍事才能,因為恃才自負,漢高祖劉邦很厭惡,但是在張良和蕭何推薦下,後被任命為大將軍,韓信為漢朝的建國立下汗馬功勞,這也是漢朝第一個統掌兵權非外戚的“大將軍”,後來韓信謀反被劉邦老婆呂雉設計處死。
韓信死後,大將軍這個職位在漢文帝和景帝時期的中央政府基本不設置,除非遇到戰爭皇帝在臨時選拔合適人選來授命大將軍統兵打仗,戰爭結束後,立即撤掉,例如漢景帝三年發生七國之亂,漢景帝任命竇嬰為大將軍進行平叛,竇嬰的姑姑是漢文帝的皇后竇太后。
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長期與匈奴作戰,所以又長期設大將軍職位,並由衛青擔任,漢武帝由給衛青加官“大司馬”位列三公(丞相、禦史大夫、太尉)之上,也就是衛青既可以參政也可以統領軍隊,但是這時候衛青常年在西部地區與匈奴作戰,並沒有機會參與政治決策。
漢武帝後期,為了分化文官系統中丞相的權利,任命霍光擔任司馬大將軍到漢成帝時期,皇帝權利衰弱,實權被外戚王氏集團掌控,“大將軍”職位被成帝的舅舅王鳳佔據,漢成帝去“大將軍”職,把“大司馬”變為實銜,王氏家族相繼五人任職“大司馬”。
這五人裡就有王鳳侄子王莽,到漢哀帝時期,由於哀帝早亡,政權被王莽竊取,王莽建立新朝去漢代之。
到東漢時期大司馬又變成太尉,掌管軍事位列三公,但是這個時候三公已經是虛銜,東漢初年又單設大將軍職位,位列三公之下,東漢第一大將軍杜茂,是與光武帝劉秀參與一起起兵歷任中堅將軍、大將軍、驃騎大將。
東漢明帝之後的皇帝多少衝齡繼位,外戚為了奪取朝廷大權,立的皇帝年紀都是幼小兒童,大將軍職位都是外戚掌控,漢和帝時,外戚竇憲專權,把大將軍職位列三公之上,大將軍職位長期被外戚掌控,竇憲以後鄧騭、耿寶 、梁商 、梁冀 、 竇武 、何進 等都是皇帝娘舅家人出任朝廷“大將軍”職位,這些人把東漢朝廷搞的烏煙瘴氣,皇帝的廢立都由他們來把持,朝政也由他們掌控,很塊東漢王朝走向沒落。
東漢末年,韓暹原是黃巾軍余黨,後來因為護送漢獻帝到洛陽有功,韓暹被封為大將軍,因為擾亂朝政,漢獻帝被曹操接到許都,曹操為大將軍,袁紹為太尉,後來因為曹操懼怕袁紹,曹操把大將軍職位讓給袁紹,這就是唯一幾個在東漢不是外戚的“大將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