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杨成武的二把手,曾任国民抗日军总司令,最终只得大校军衔
他是杨成武的二把手,曾任国民抗日军总司令,最终只得大校军衔
原标题:他是杨成武的二把手,曾任国民抗日军总司令,最终只得大校军衔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共有四个分区,如果比较战斗力的话,杨成武的一分区无疑是最强的,其中也涌现出了邓华、陈正湘这样流芳百世的名将,但奇怪的是,有一人曾担任一分区副司令,却渐渐归于无闻,最终连将衔都没有,只被授予大校军衔,这个人名叫高鹏。

高鹏的人生可以说是高开低走,早在1936年就成为了学生运动的总指挥,在爱国学生中声望很高,抗战爆发后更是担任了主要由东北爱国学生组成的国民抗日军的领袖。与此同时他也加入了gcdzg。
虽然高鹏的入党时间晚,但由于他成名已久,又是共产党军队中比较少见的知识分子,所以他空降到了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担任副司令一职,成为了杨成武的二把手,此时名将陈正湘不过只是一个团长,可见中央对高鹏的器重。
但高鹏资历不高,并不受一分区干部的待见,只能分管卫生部和供给部。后来杨成武也觉得委屈了高鹏,就在1942年升任高鹏为雁北指挥所司令员,要知道当时担任他政委的可是后来的开国中将罗元发。但高鹏并没能把握住机会,因为军事才能难以服众,所以高鹏时常指挥不动军队,所以高鹏仅仅干了半年就又回到一分区官复原职。值得一提的是,接任雁北指挥所司令的韩伟将军,也是开国中将之一。
此后高鹏建树不大,在解放战争打响后,更是被能征善战的昔日下属陈正湘拉开了差距,陈正湘先后经历了绥远战役、张家口战役、大清河北战役等重要战役,官职也升任到了二纵司令员的位置上,但高鹏则回到东北继续担任副司令,并未独立带过兵,所以战功寥寥,没能在恢弘壮阔的解放战争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虽然在建国后不善打仗的知识分子高鹏才开始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东北军区防空部队的建设贡献良多,但因为资历不够老,军功也有限,所以在授衔仪式上毫无优势可言,最后只被授予大校军衔,而曾经与他产生过交集的将领往往都是中将起步。虽然军衔不高,但高鹏在革命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可磨灭,他依旧是一位值得人们敬重的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