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武术宗师 江西武术历史
江西武术历史
1.江西武术有什么拳种
这是2011年4月20日>整版报道的江西咏春拳 在世界武坛上闪耀的江西咏春 晨报记者:胡琳菁 武林绝学数咏春,刚柔并济泣鬼神,寸劲突发人难躲,柳叶凤眼夺人魂 提起咏春,或许,知道的人还并不多,更别说了解咏春。
但是说到叶问、李小龙,恐怕全球的华人都没有多少人是不知道的。李小龙的功夫精髓,正是咏春拳。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电影《叶问》中,甄子丹所饰演的叶问和三蒲、还有洋人打斗的那两场戏,很多观众都大呼过瘾,为叶问高超的武技、高尚的武德所折服。精准又快速的拳法,让对手防不胜防。
咏春,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在中国的武术中,除了太极、少林、南拳、洪拳等等,还有一种,叫做咏春拳。在南昌,有这样一只队伍,他们带着对咏春的热爱,和精湛的武艺,走上了国际赛场,并成为了世界冠军。
让世界为之赞叹的江西咏春 2010年六月,江西咏春功夫馆的余昌华师父收到江西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董科长的通知带着他的一位弟子代表江西省去到中国武术之乡--湖南娄底,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咏春段位考评,全国的咏春教练员,聚集于此,并参与中国武术段位考评。 余师傅说,中国的咏春拳很多都是属于民间传承,在此之前是没有全国性的国家武术协会段位的。
由于历史政治和江湖的种种原因咏春相对于其他武术来说,比较低调,也不是特别的普及,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南方一些地区,如广东、福建、当然还有香港。在整个中国大陆来说,是非常稀有的一个拳种。
为了能使咏春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国家体委才专为咏春拳,进行这样一次全国段位考评。 他们所考的全国专项一次性套段,难度非常大,涉及内容范围广,有专项武术学习年限、技术标准、兵器水平、对练、实战水平、论文著作、推广贡献等等。
在这次的段位制考试和比赛中,余师傅获得了国家级专项拳术一次性套段中段位四段,(按照官方的解释,例如,北京体育大学全日志武术专业本科毕业,获得全国冠军,最多只能评此段位级别;)他的弟子丁浩,也获得了专项拳术一次性套段三段的成绩。 四个月以后,“武德杯”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节组委会,向江西咏春功夫馆余师傅的队伍发出了邀请。
从建馆到收到邀请函,整整过去了一年的时间,而此时馆内弟子中,中坚力量已经练习有半年以上。为了锻炼自己的队伍,也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3月10号,余师傅带着自己的十一名弟子,前往香港参赛。
这次比赛中,咏春拳、中国鹤拳和蔡李佛拳,分在了同一个组。十一个队员,参加了包括少年男子,女子,青年男子,女子,中年男子,套路、实战、集体拳术等大部分项目的比赛。
也许是准备的充分,又或许是坚韧的毅力和闯劲,江西咏春功夫馆获得了15金3银1铜的成绩,在整个组内,排名第一。不但为江西的咏春填了一个空白,而且获得金牌的大满贯!而参加这次比赛的不乏各省市体校、武术学校等老牌名校。
香港国际武术节自2003年起,一年一次,参与国家30多个,参与队伍达到900来支。堪称是武术届的奥运会。
组委会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余师傅说这次的比赛结果,我们很惊喜也很意外,因为这毕竟是在香港,包括香港国外各地高手云集,而且这个比赛的级别很高,很多人都想获得这样的荣誉,可以说,获得这样的一块金牌,就获得了这个武术项目的世界冠军。” 广州奇遇恩师 余师傅本来是一位普通的火车司机,因工作关系,他经常要去广州,每一次去都要待上个一天多的时间。
一天早晨,余师傅正在跑步晨练,这时迎面跑来一个神色慌张的男子,手上拿着一个女士包,后面跟着一位女士,对他喊“拦住他”。余师傅想也没想,就拦下了这名男子,这位男子威胁他,叫他不要多管闲事,但是余师傅不肯松手,两人就死死拽着包僵持着,突然,这名男子抽出一把刀,划在余师傅手上,立刻仓皇而逃。
这位女士追上来,看到自己包里的东西一件没丢,说了声“谢谢,我赶时间”就离开了,剩下余师傅一人在那,余师傅这才感觉到手上的疼痛,已是满地鲜血,骨头外露。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老人家走过来,把他带回去包扎伤口,老人问他是怎么回事,余师傅不肯告诉他。
老人就说:“年轻人,你别骗我了,我都看到了。在广州、深圳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抢包这种事情很多的,你管这个干嘛呢?完全可以报警,你是个外地人吧,如果这把刀是插在你身上,你的命不就没了吗?如果你是为了帮助一位路人而丧命,那你的父母情何以堪?你是正义有余,能力不足。
今后你来广州,没事就来我这坐坐吧。” 后来,余师傅才知道,这位老人,是一位武术名秀,为人低调,才他之前,从未收过任何徒弟。
“我那个时候平均每个月都要去八九次广州,每次去我都会找他,他就教我功夫,香港叶问系正规咏春套路拳。其实最初我是很抵触的,因为当时我已经22岁了,我觉得,我学功夫已经晚了。
但事实证明,咏春不像别的武术一样,它是一种女人拳,练习起来不会很辛苦,不会像别的拳法一样,要练很长时间的基本功,要让自己的韧带压得很好、让自己的骨膜很坚硬。即使人到。
2.中国武术有怎样的历史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
“武术” 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 第二十卷中有《皇太子释尊会作诗一首》, 诗中说:“国尚师立,家崇儒门……僵闭武 术,阐扬文令。”
这时的武术泛指军事技术。 “武术”一词的普遍使用,则是辛亥革命前 后的事情。
1911年,青岛出现了“武术传教 所”。1919年,山东教育界创办了“武术传习 所”。
1923年4月,上海举办了“全国武术运动 大会”。人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主要是指武 术中常见的一些长短兵器,一般包括刀、枪、棍、剑、棒、戟、斧、锤、矛叉、鞭、锏、槊、镗、铲、环、拐、钺、戈等。
1956年,中国国家体委把武术正式列为比 赛项目。
3.南少林的历史
相传在福建建一少林分寺时,道广和尚嵩山少林祖庭见过昙宗方丈,昙宗送一首偈语让其在福建找一处同嵩山九顶莲花山相似的地方建一方南少林寺:一则示不忘祖庭;二则在沿海传播大乘禅宗。偈语是“傍海平盗日月久,九莲山下有宿头,南北少林同一寺,大乘禅在心中留”。为此,道广和尚回到福建就按照方丈偈语所说,同师兄弟们跑遍了沿海的山山水水,终于选准了莆田林山这座形似九顶莲花山的地方,并得到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恩准,传旨为其建起了南少林寺,让他们同嵩山少林寺一样养僧兵,参政事。
去过北少林的人知道,嵩山少林寺北靠五乳峰,寺前有条小溪(少溪河)自右向左流过,河对面为少室山,寺右侧有塔林,右前方有“卧佛山”,左前方为九顶莲花寨。林山的林泉院,它背靠祖(朱)山等几个小山头,院前也有一条小溪从右向左流过(现为护寺河)。院右侧有塔尹(今为塔里,塔西自然村),寺院右前方也有一座“卧佛山”(当地叫它为弥勒献图山、石面桶),寺院左前方有九叶莲花峰。
在林泉院遗址上重建的南少林寺四周山头海拔在600米左右,最高峰为北部的祖山(又称朱山,与明亡后天地会拥戴的反清复明精神领袖朱太子有关),高642.1米,西部大舞寨600.2米,东部山头尾576.6米,南部斜仑595.5米,紫霄峰559米,南少林寺对面巨岩“石面桶”(卧佛山)576.6。站在朱山半山腰,可以数得出九个山头恰似莲花,故乾隆莆田县志称为“九莲峰”。
林泉院正处在莲花心上,居九华山脉中段,其附近有九堆天然巨石也形似莲花,俗称“莲花穴”。林泉院的基地有二万多平方米。周围有苦竹寺、霞梧院、九莲岩等大小寺院,环绕着林泉院形成洋洋大观的寺院群,十方丛林的恢宏气势可想而知。
附近的资福寺建筑大多已毁,现存一室,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内有一对石刻对联:“云日就瞻祝无量寿,天人欢喜演上乘禅”,为宣统皇帝的老师陈宝琛敬书。
北面有一座“红花亭”,系明朝遗臣陆圻、郑郏创建于明末降武二年(1646年),神案前有石砌莲花图案,亭柱上有“万物总归三尺剑,五云时现七星旗”的楹联,题头暗示天地会的武将万云龙和南少林寺五祖和尚反清复明之举,是天地会反清斗争的聚义厅。
南少林寺地势险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周围有朱山、樟江、苏岐、黎尾、梧桐、斜仑、紫霄峰、寨头、山头尾、大尖、洪度、大舞、石面桶等10多个山寨,目前各寨遗址尚存,樟江寨的4处石刻,证明该寨系黄次波于明末隆武元所(1645年)抗御清兵时所建,山头尾和梧桐山还有高三、四十米的鬼潭瀑布和无底坑瀑布。
解放前,林山曾经作为闽中地下游击队进行秘密活动基点村之一,1928年3月,莆田县第一支红军游击队诞生于林山村西北沃柄。当年邓子恢、陈天章、吴梅、苏华等一批革命先辈都曾在这一带开展地下革命活动,领导莆田人民开展武装斗争,桐山又曾作为闽中游击队的秘密印刷厂而著名。
林山村至今保存大量与寺院有关的地名,如院前、院后、院口、塔里、塔西、放生池、练功埕、马槽等,更有与习武有关的姑嫂营、南营、后营、尾营、将军庙、旗杆坪等,单是长226厘米,宽100厘米的刻有“诸罗汉浴前茶散”字样的僧兵治疗伤病的石槽和7千多亩的茶园遗迹,足见当年金戈铁马之盛。
九莲山下的小湾存有一块大石,上刻有“僧继言造”。据说这四个字是一个叫继言的和尚用手指刻写的,相传当年有一武林高手扮成游僧来林泉院偷走少林剑谱,继言识破后,在溪边拦截,却不动武,只说要架石替他做桥,说罢背起一块大石架在溪上,用手指写下此四字,然后客气地让路,那假僧一看,自知功力不如,就把包袱放下飞快逃走了。继言和尚以一指视野功扬名,传说他可用一指帮人治病,林泉院附近有一块“一指禅石”,象手一样,食指指向西方,形似南拳标准手势,成为当年照此石启示,练功坐禅的天造之物。
此外,这里相传的“千灵祖师斗山魈建苦竹寺”、“佛光创建霞梧院”、“吉星侍卫”、“五百僧造反”等故事道出了一处处历史典故。
4.中国武术有哪些种类
中国武术种类(很不好意思,是长篇大论) 武术分内外家 武术门派繁多,就其总体而论,有内外家、南北拳之区分。
内家以太极、形意、八卦三门为代表(或称武当为内家);外家统称少林,分南北两大流派。 外家的南北派 外家的南北两大流派中,北派以长拳为代表,有潭、查、花、洪、炮五大门户。
此外还有六合、通臂、劈挂、二郎、太祖、短打、迷踪、螳螂、八极、番子、地蹚、罗汉、戳脚等等派系。南派主流在福建、广东两省。
福建有龙、虎、豹、蛇、鹤以及五祖拳等;广东有刘、洪、蔡、李、莫以及咏春拳等。此外,长江以南各地(如浙江、江西、湖南、四川)所流传的武术门派,都归入南派(也称南拳)的范围。
独特功夫-八卦掌 内外兼修 八卦掌传自清代中叶的董海川。董氏祖籍山西洪洞,世居河北文安。
自幼习武,勇冠乡里,后遍游大江南北,技艺益精,尤擅搏击。他将武功与吐纳导引、道家内功融为一体,按八卦的四正四隅和洛书九宫的原理,独创以掌为主要技击方法、以《易》理说拳理的「八卦掌」。
八卦掌是一种独特的内外兼修功夫,它以沿圈走转为主要运动形式,要求顺项提顶,松肩沉肘,实腹畅胸,曲腿蹚泥。行掌走势,拧裹钻翻,势式相承,连绵不断。
劲力刚柔相济,圆转自如。 中国武术门派、套路众多,蔚为大观。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习云太《中国武术史》,拳种部分有46节计75种、器械部分有27节,可见其众多纷繁。事实上,在我们上面谈到的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派内部,又有许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
在四大派之外,有数量更多的较小一些的派别,犹如满天繁星,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大观。 从有组织、有机构的角度来说,武林集团表现为门派;从武术的师承、特点的角度来说,武林集团表现为学种及套路。
门派有更强的社会性,拳种、套路有更强的技艺性。这两个从不同角度归纳出来的武林集团概念,相互包容、相互交叉而存在。
下面,我们将从拳术命名的角度列出有关的拳种套路: "以佛圣道仙、神祗鬼怪"命名的一神拳、二郎拳、韦驮拳、大圣拳、八仙拳、天罗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吒拳、金刚拳、观音拳、佛汉拳、佛教拳、罗汉拳、金刚锤。二十八宿拳、四仙对打拳、七星访友拳、罗汉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刚三昧掌、夜叉铁沙掌等。
以"门"命名的——余门拳、硬门拳、法门拳、空门拳、红门拳、鱼门拳、孔门拳、风门拳、水门拳、火门拳、鸟门拳、佛门拳、窄门拳、字门拳、孙门拳、严门拳。熊门拳、自然门拳、引新门拳、罗汉门拳、磨盘门拳、水浒门拳等。
以姓氏命名的——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巫家拳、薛家拳、岳家拳、赵家拳、杜家拳、周家拳、祈家拳、温家拳、孙家拳、邹家拳、高家拳、戚家拳、洪佛拳、岳家教、钟家教、刁家教、李家教、朱家教、蔡李佛拳、岳氏连拳、罗家三展、杨家短打、胡氏戳脚、郝氏戳脚、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林氏下山拳、武氏十八技等。 以人名命名的——燕青拳、太祖拳、孙膑拳、五祖拳、宋江拳、白眉拳、珠娘拳、纯阳拳、达摩拳、玄女拳、武侯拳、五郎拳、文圣拳、南枝拳、咏春拳、岳王锤、武子门拳、子龙炮拳、太祖散掌、三皇炮锤、孔朗拜灯拳、刘唐下书拳、武松脱铐拳、武松独臂拳、神行太保拳、燕青巧打拳、达摩点穴拳、太白出山拳、甘凤池拳法、黄啸侠拳法、燕青十八翻、罗王十八掌、达摩十八手、孙二娘大战拳、武松鸳鸯腿拳等。
以地名命名的——潭腿(山东临清龙潭寺)、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崆峒拳(分五大门: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梅山拳、灵山拳、昆仑拳、关东拳、关西拳、龙门拳、登州拳、东安拳、石头拳、水游拳、西凉掌、太行意拳、洪洞通背拳等。 以动物命名的一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狗拳、鸡拳、鸭拳、龙形拳、龙桩拳、龙化拳、行龙拳、飞龙拳、火龙拳、青龙拳、飞龙长拳、青龙出海拳、毒蛇吐信拳、虎形拳、黑虎拳、青虎拳、白虎拳、饿虎拳、猛虎拳、飞虎拳、伏虎拳、五虚拳、八虎拳、虎啸拳、回头虎拳、侧面虎拳、车马虎拳、隐山虎拳、五虎群羊拳、工字伏虎拳、虎豹拳、虎鹤双形拳、白鹤拳、宗鹤拳、鸣鹤拳、飞鹤拳、食鹤拳、饱鹤拳、饿鹤拳、五祖鹤阳拳、永春白鹤拳、独脚飞鹤拳、狮形拳、金狮拳、狮虎拳、二狮抱球拳、猿功拳、猿形拳、猿糅伏地拳、白猿短臂拳、白猿偷桃拳、鸡形拳、鸭形拳、鹰爪拳、老鹰拳、岩鹰拳、雕拳、鹞子拳、鹞子长拳、燕形拳、大雁掌、蝴蝶掌、龟牛拳、螃蟹拳、灰狼拳、黄莺架子、鸳鸯拳、螳螂拳、硬螳螂拳、秘门螳螂拳、八步螳螂拳、梅花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光板蝗螂拳、玉环螳螂拳等。
以日常杂物命名的——巾拳、扇拳、伞拳、花拳、船拳、钟拳、板凳拳、褂子拳、云帚拳、脱梏拳、百花拳、梅花拳、莲花拳、螺旋拳、山门拳、白玉拳、汤瓶拳、沾衣拳、衣衫母拳、三战铁扇拳、三十六合锁等。 以手法命名的——插拳,截拳、挂拳、挡拳、。
5.江西有哪些拳种有人把江西省本土流传最久的拳种划为南拳,但不知这
这是2011年4月20日>整版报道的江西咏春拳 在世界武坛上闪耀的江西咏春 晨报记者:胡琳菁 武林绝学数咏春,刚柔并济泣鬼神,寸劲突发人难躲,柳叶凤眼夺人魂 提起咏春,或许,知道的人还并不多,更别说了解咏春。
但是说到叶问、李小龙,恐怕全球的华人都没有多少人是不知道的。 李小龙的功夫精髓,正是咏春拳。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电影《叶问》中,甄子丹所饰演的叶问和三蒲、还有洋人打斗的那两场戏,很多观众都大呼过瘾,为叶问高超的武技、高尚的武德所折服。精准又快速的拳法,让对手防不胜防。
咏春,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在中国的武术中,除了太极、少林、南拳、洪拳等等,还有一种,叫做咏春拳。 在南昌,有这样一只队伍,他们带着对咏春的热爱,和精湛的武艺,走上了国际赛场,并成为了世界冠军。
让世界为之赞叹的江西咏春 2010年六月,江西咏春功夫馆的余昌华师父收到江西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董科长的通知带着他的一位弟子代表江西省去到中国武术之乡--湖南娄底,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咏春段位考评,全国的咏春教练员,聚集于此,并参与中国武术段位考评。 余师傅说,中国的咏春拳很多都是属于民间传承,在此之前是没有全国性的国家武术协会段位的。
由于历史政治和江湖的种种原因咏春相对于其他武术来说,比较低调,也不是特别的普及,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南方一些地区,如广东、福建、当然还有香港。在整个中国大陆来说,是非常稀有的一个拳种。

为了能使咏春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国家体委才专为咏春拳,进行这样一次全国段位考评。 他们所考的全国专项一次性套段,难度非常大,涉及内容范围广,有专项武术学习年限、技术标准、兵器水平、对练、实战水平、论文著作、推广贡献等等。
在这次的段位制考试和比赛中,余师傅获得了国家级专项拳术一次性套段中段位四段,(按照官方的解释,例如,北京体育大学全日志武术专业本科毕业,获得全国冠军,最多只能评此段位级别;)他的弟子丁浩,也获得了专项拳术一次性套段三段的成绩。 四个月以后,“武德杯”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节组委会,向江西咏春功夫馆余师傅的队伍发出了邀请。
从建馆到收到邀请函,整整过去了一年的时间,而此时馆内弟子中,中坚力量已经练习有半年以上。为了锻炼自己的队伍,也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3月10号,余师傅带着自己的十一名弟子,前往香港参赛。
这次比赛中,咏春拳、中国鹤拳和蔡李佛拳,分在了同一个组。十一个队员,参加了包括少年男子,女子,青年男子,女子,中年男子,套路、实战、集体拳术等大部分项目的比赛。
也许是准备的充分,又或许是坚韧的毅力和闯劲,江西咏春功夫馆获得了15金3银1铜的成绩,在整个组内,排名第一。 不但为江西的咏春填了一个空白,而且获得金牌的大满贯!而参加这次比赛的不乏各省市体校、武术学校等老牌名校。
香港国际武术节自2003年起,一年一次,参与国家30多个,参与队伍达到900来支。堪称是武术届的奥运会。
组委会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余师傅说这次的比赛结果,我们很惊喜也很意外,因为这毕竟是在香港,包括香港国外各地高手云集,而且这个比赛的级别很高,很多人都想获得这样的荣誉,可以说,获得这样的一块金牌,就获得了这个武术项目的世界冠军。 ” 广州奇遇恩师 余师傅本来是一位普通的火车司机,因工作关系,他经常要去广州,每一次去都要待上个一天多的时间。
一天早晨,余师傅正在跑步晨练,这时迎面跑来一个神色慌张的男子,手上拿着一个女士包,后面跟着一位女士,对他喊“拦住他”。余师傅想也没想,就拦下了这名男子,这位男子威胁他,叫他不要多管闲事,但是余师傅不肯松手,两人就死死拽着包僵持着,突然,这名男子抽出一把刀,划在余师傅手上,立刻仓皇而逃。
这位女士追上来,看到自己包里的东西一件没丢,说了声“谢谢,我赶时间”就离开了,剩下余师傅一人在那,余师傅这才感觉到手上的疼痛,已是满地鲜血,骨头外露。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老人家走过来,把他带回去包扎伤口,老人问他是怎么回事,余师傅不肯告诉他。
老人就说:“年轻人,你别骗我了,我都看到了。在广州、深圳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抢包这种事情很多的,你管这个干嘛呢?完全可以报警,你是个外地人吧,如果这把刀是插在你身上,你的命不就没了吗?如果你是为了帮助一位路人而丧命,那你的父母情何以堪?你是正义有余,能力不足。
今后你来广州,没事就来我这坐坐吧。” 后来,余师傅才知道,这位老人,是一位武术名秀,为人低调,才他之前,从未收过任何徒弟。
“我那个时候平均每个月都要去八九次广州,每次去我都会找他,他就教我功夫,香港叶问系正规咏春套路拳。其实最初我是很抵触的,因为当时我已经22岁了,我觉得,我学功夫已经晚了。
但事实证明,咏春不像别的武术一样,它是一种女人拳,练习起来不会很辛苦,不会像别的拳法一样,要练很长时间的基本功,要让自己的韧带压得很好、让自己的骨膜很坚硬。即使人到中年开始学,也。
6.南少林的历史
相传在福建建一少林分寺时,道广和尚嵩山少林祖庭见过昙宗方丈,昙宗送一首偈语让其在福建找一处同嵩山九顶莲花山相似的地方建一方南少林寺:一则示不忘祖庭;二则在沿海传播大乘禅宗。
偈语是“傍海平盗日月久,九莲山下有宿头,南北少林同一寺,大乘禅在心中留”。为此,道广和尚回到福建就按照方丈偈语所说,同师兄弟们跑遍了沿海的山山水水,终于选准了莆田林山这座形似九顶莲花山的地方,并得到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恩准,传旨为其建起了南少林寺,让他们同嵩山少林寺一样养僧兵,参政事。
去过北少林的人知道,嵩山少林寺北靠五乳峰,寺前有条小溪(少溪河)自右向左流过,河对面为少室山,寺右侧有塔林,右前方有“卧佛山”,左前方为九顶莲花寨。林山的林泉院,它背靠祖(朱)山等几个小山头,院前也有一条小溪从右向左流过(现为护寺河)。
院右侧有塔尹(今为塔里,塔西自然村),寺院右前方也有一座“卧佛山”(当地叫它为弥勒献图山、石面桶),寺院左前方有九叶莲花峰。在林泉院遗址上重建的南少林寺四周山头海拔在600米左右,最高峰为北部的祖山(又称朱山,与明亡后天地会拥戴的反清复明精神领袖朱太子有关),高642.1米,西部大舞寨600.2米,东部山头尾576.6米,南部斜仑595.5米,紫霄峰559米,南少林寺对面巨岩“石面桶”(卧佛山)576.6。
站在朱山半山腰,可以数得出九个山头恰似莲花,故乾隆莆田县志称为“九莲峰”。林泉院正处在莲花心上,居九华山脉中段,其附近有九堆天然巨石也形似莲花,俗称“莲花穴”。
林泉院的基地有二万多平方米。周围有苦竹寺、霞梧院、九莲岩等大小寺院,环绕着林泉院形成洋洋大观的寺院群,十方丛林的恢宏气势可想而知。
附近的资福寺建筑大多已毁,现存一室,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内有一对石刻对联:“云日就瞻祝无量寿,天人欢喜演上乘禅”,为宣统皇帝的老师陈宝琛敬书。北面有一座“红花亭”,系明朝遗臣陆圻、郑郏创建于明末降武二年(1646年),神案前有石砌莲花图案,亭柱上有“万物总归三尺剑,五云时现七星旗”的楹联,题头暗示天地会的武将万云龙和南少林寺五祖和尚反清复明之举,是天地会反清斗争的聚义厅。
南少林寺地势险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周围有朱山、樟江、苏岐、黎尾、梧桐、斜仑、紫霄峰、寨头、山头尾、大尖、洪度、大舞、石面桶等10多个山寨,目前各寨遗址尚存,樟江寨的4处石刻,证明该寨系黄次波于明末隆武元所(1645年)抗御清兵时所建,山头尾和梧桐山还有高三、四十米的鬼潭瀑布和无底坑瀑布。
解放前,林山曾经作为闽中地下游击队进行秘密活动基点村之一,1928年3月,莆田县第一支红军游击队诞生于林山村西北沃柄。当年邓子恢、陈天章、吴梅、苏华等一批革命先辈都曾在这一带开展地下革命活动,领导莆田人民开展武装斗争,桐山又曾作为闽中游击队的秘密印刷厂而著名。
林山村至今保存大量与寺院有关的地名,如院前、院后、院口、塔里、塔西、放生池、练功埕、马槽等,更有与习武有关的姑嫂营、南营、后营、尾营、将军庙、旗杆坪等,单是长226厘米,宽100厘米的刻有“诸罗汉浴前茶散”字样的僧兵治疗伤病的石槽和7千多亩的茶园遗迹,足见当年金戈铁马之盛。九莲山下的小湾存有一块大石,上刻有“僧继言造”。
据说这四个字是一个叫继言的和尚用手指刻写的,相传当年有一武林高手扮成游僧来林泉院偷走少林剑谱,继言识破后,在溪边拦截,却不动武,只说要架石替他做桥,说罢背起一块大石架在溪上,用手指写下此四字,然后客气地让路,那假僧一看,自知功力不如,就把包袱放下飞快逃走了。继言和尚以一指视野功扬名,传说他可用一指帮人治病,林泉院附近有一块“一指禅石”,象手一样,食指指向西方,形似南拳标准手势,成为当年照此石启示,练功坐禅的天造之物。
此外,这里相传的“千灵祖师斗山魈建苦竹寺”、“佛光创建霞梧院”、“吉星侍卫”、“五百僧造反”等故事道出了一处处历史典故。
7.【历史】武术之乡在哪
第一批
01、天津市宝坻区
02、河北省沧州市、永年县、南宫市
0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4、黑龙江省肇源县
05、上海市虹口区、黄浦区
06、江苏省沛县、太仓市
07、安徽省亳州市 砀山县
08、福建省石狮市、永泰县、长乐县、泉州市鲤城县
09、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
10、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
11、河南省登封县、温县、汝州市、淮阳县
12、湖北省汉阳县
13、湖南省东安县、新化县
14、广东省广宁县、新兴县
15、广西自治区桂平县
16、四川省江北县、宣汉县、夹江县
17、贵州省安龙县
18、甘肃省武山县
第二批
01、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黑山县
02、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泾阳县
03、河北省深州市、文安县、邯郸峰峰矿区
04、山东省博山区、东明县、单县、台儿庄区、莱州市
05、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06、山西省太谷县
07、湖北省丹江口市、武穴市
08、四川省江律市、江岫市
09、云南省开远市、个旧市
10、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
11、甘肃省甘谷县
12、江西省吉水县、乐平县
13、湖南省冷水江市
14、福建省晋江市、仙游县
第三批
01、河南省义马市、夏邑县
02、山东省滕州市、枣庄市薛城区、巨野县
03、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黄陂区、黄梅县
04、江西省广丰县
05、湖南省浏阳市
06、四川省峨眉山市
07、重庆市奉节县
08、山西省洪洞县、文水县
09、天津市西青区、河西区、红桥区
10、河北省大名县
11、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
12、上海市青浦区
13、浙江省义乌市、平阳县
14、福建省连城县
15、辽宁省建昌县
16、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桦甸市
17、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
18、江苏省徐州市
19、河南省社旗县
20、吉林省四平市
21、贵州省清镇市
8.我国武术在历史中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
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 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夏朝建立,经过连绵不断 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夏朝时期的武术活 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展:一、军队的武术活动;二、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
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商周利用“武舞”来训 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的“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卸、习舞等列为教育内容之一。 相传在周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国武术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亦称《易经》,产生了 太级学说,从此奠基中国武术体系。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侯争霸,都很重视技术 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桓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在这时期,剑 的制造及剑道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 在乐饮酒酣时出现。
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 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 此外,还有“刀舞”,“力舞”等,虽具娱乐性,但 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