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纪录片 中国历史题材影视的影评800字左右~
中国历史题材影视的影评800字左右~
评《三国之见龙卸甲》

看完这部电影,脑中不断浮现一首宋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片子从上映以来,很多人非议,非议刘德华是否演赵子龙合适,非议片子的故事有很多与历史不符。
我觉得看完这部电影每个人自有公道评论。
而刘德华的主演,让赵子龙多了几分性情,生猛见于战场,悲壮始于抉择,最后战守凤鸣山,赵子龙最后冲下山与曹婴一绝生死时,赵子龙已是活生生再现世人眼前。
青龙白虎,孤胆英雄
虽是英雄故事,少了那些常态的美女相伴,一部展现真正男人的电影。
也正因在乱世中成就,在乱世中湮灭。
蜀国五虎大将之一的赵子龙,常胜将军称号,年轻时凤鸣山立业,最后结束在凤鸣山,不禁让人思考:他,赵子龙,如此豪迈生猛的大将,如此悲壮的结局,是历史的悲哀,是人物的悲哀,还是他本上天的一个棋子....
电影的故事与剧情选取,精道!电影节奏紧凑,没有过多拖沓处。
一场乱世英雄,战争场面扣人心弦,没有所谓大场面,但是战争镜头精致,与主题相符。
无论是单枪匹马厮救主的浑身是胆的场面,还是老后,战场上的老成、沉重,都值得人回味的。
三国故事,多是男人们的英雄主义,片中赵子龙也有他的归属,虽然很短,可毕竟他也是人!一句“我早以找不回模糊了回忆”,少了多少儿女情长的镜头,但又多了几分人物命运的悲凉~
琵琶一曲,曲尽人散
本片的堂白,加上中国古典乐器配乐,大气而婉转,悲壮苍凉之音尽显其中,战场上硝烟弥漫,琵琶的独奏,让人联想到了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有那么几分紧张,有那么几分亢奋,有那么几分悲凉,与曹婴的冷艳与霸气,与战场上的诡诈与刀光剑影相映成辉,导演真是用心良苦。
故事取材于三国,取材于蜀国,选了子龙,这部片子本身就奠定了一种悲壮的旋律。
而导演不是大手笔的展现如何厮杀,如何儿女情长,从画面、配乐、剧情处处都在给观众一种一起思考的感觉。
三国这个时期,本是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所谓乱世造英雄。
三国这个时期本就是历朝历代学者与平民所议论和津津乐道的时代。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辈辈传诵,与正史的《三国志》又有多少出入呢?
文学本是一种创作,影视也不例外,取于历史的题材,大胆而不悖本道的艺术创新是应当鼓励的。
《三国之见龙卸甲》是一部很好的商业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