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龄谈爱太晚谈死太早 如果不是此人死得太早,刘备很可能一统三国,司马家族一点机会没有
如果不是此人死得太早,刘备很可能一统三国,司马家族一点机会没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直以来诸葛亮都以鞠躬尽瘁的形象被人们所尊敬。但是若以胜败论英雄的话,诸葛亮毕竟没有凭借一生所学北伐成功灭魏。实际上这副担子本不应该落在他的身上的。如果不是那个人早早离世,蜀国说不定真能一统三国。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指明了战略发展方向,确定了去荆州,夺蜀川,鼎足三国的大局势。但是真正实践这条路的时候,实际上刘备并没有太过于依赖诸葛亮。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重头戏是罗贯中给他写的,这是历史上真实的事情。诸葛亮跟另一个人相比,功劳其实远逊于他。
这个人才是刘备依赖的,足智多谋的军师。他就是刘备入主成都的时候劝刘璋投降的法正。攻取成都,靠的是刘备自己还有一帮铁杆将领。更兼有庞统这样的天下奇才。他们在世的时候,诸葛亮一直都显得非常低调。这并不是说诸葛亮的智慧没有他们多,而是因为各有职责。
征战天下靠的是综合实力,并不是人们以的那样,只要兵多将广就行了。如果军队的士兵数量过大,粮饷就是一个要命的事情。你不让士兵吃饱饭,士兵们分分钟造反。岂不是要成为祸患。而诸葛亮就是为刘备解决后顾之忧的人物,他的存在是刘备征战天下的资本。
真正辅佐刘备打天下的人,其实是法正。在庞统死后,法正就成了刘备唯一靠谱的军师。诸葛亮曾经就称赞法正:“主公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当斯时,进退狼狈,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这不是诸葛亮谦虚,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法正最辉煌的战绩就是辅佐刘备取了汉中,汉中的地理位置仅次于三国交壤的荆州,当时魏军的统帅是身经百战的夏侯渊。法正凭借奇谋,让老将黄忠斩了夏侯渊。汉中的成功占领,才标志着三国的鼎足形成。让曹操也不禁感叹:“吾知玄德不办由此,必为人所教也”。
跟后来六出祁山没有大胜的诸葛亮相比,就凭借此战,足以证明论军事能力,法正是高于诸葛亮的。法正的去世的时候年仅四十五岁,可惜可叹,正值壮年时间,一代奇才就这样陨落了。从此之后,蜀国再无大的胜仗。只是保住了蜀川基业而已。

法正的去世对蜀国有两个重大影响。第一个就是刘备倾全国之力东征大败而回。为什么当时没有带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是治国的人才,但不是带兵的人才。诸葛亮自己也说:“倘使孝直在,不使我主有此败也”!
这不是诸葛亮推卸责任,因为刘备确实非常信任法正。诸葛亮的意思大概分为两种,一是如果法正在,就能够说动刘备不东征。二是如果法正跟着刘备去,就不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大败。
法正去世的第二个影响就是所有的担子全都压倒了诸葛亮身上,让他这个善于治国的人,不得不扛起“北伐征魏,匡扶汉室”的大旗,最后硬是把自己给累死了。
法正若没有早逝,便可以辅佐刘备统一三国,根本不会有司马家什么事儿。以上言论纯属小编一家之言,看官若有想法,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