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高一物理必修一题目及答案 高一物理题 急!

火烧 2022-05-13 14:40:37 1045
高一物理题 急! 高一物理题 急!设M到O距离R,m到O为rd=R+rMw2R=mw2r w2是角速度平方 M/m=r/Rr=d[M/ m+M ]这道用能量的方式解比较简单!首先链条在地上的时候,重心

高一物理题 急!  

高一物理题 急!

设M到O距离R,m到O为r
d=R+r
Mw2R=mw2r (w2是角速度平方)
M/m=r/R
r=d[M/(m+M)]

这道用能量的方式解比较简单!
首先链条在地上的时候,重心也是在地上,而当静止在滑轮上时,中心变为了3L/4,那么重力势能的提升完全要归功于人的动力做功,
所以
W=mgh=mg3L/4

重力对物体的冲量 P = sqr(2mE)= mgt , 带入t = 2s,求得 E = 100焦耳。
平均功率为 E/t = 100/2 = 50瓦特。
末速率 V = P/m = mgt /m = gt = 20 。 瞬时功率 = mgV = 100瓦特

把绳子拉力分解为竖直向上力F1,和垂直于墙壁向里的力F2 因为受力平衡
F1=G F2=支持力Fn Fn=F2=Gtana=Mgtana 绳子拉力F=G/cosa=mg/cosa

1.
计算容器底部的压强,未流出(或准备流出的)水银在容器底部的压强是ρ'gR(ρ'是水银密度)
当水柱高h时,水在容器底部的压强是ρgh(ρ是水的密度)
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mg/(2R*R),(2R*R)是碗在容器底部平面上的面积
联立等式:ρ'gR=ρgh+mg/(2R*R)
解出h即可
2.
计算容器底部的压强
当全部被抽走,只有水银的压强和碗的重力产生的压强相抗衡
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mg/(2R*R)
联立等式:ρ1*g*h1=mg/(2R*R)
解出h1即可

(1)4.8km/h=4/3m/s,设到排头的时间为t',排头回队尾为t"。则(120+4t'/3)/t'=3,得t'=72s;(120-4t"/3)/t"=4/3,得t"=45s。t=72+45=117s
(2)距离为4/3*117=?

由题可知下滑的加速度为+1m/s^2(20s的时候速度达到了20m/s,a=v-0/t),

又告诉滑到底端的时刻为50s,也就是最大速度为50m/s,

然后又说20s后停止,也就是加速度为-2.5m/s^2

所以二者的大小比值为1:2.5.

不懂欢迎追问

(1)AB一起匀速运动:F1=μ2(mA+mB)g=7N
(2)B能获得的最大加速满足:μ1mAg-μ2(mA+mB)g=mBa1
解得:a1=1.5m/s2
AB一起运动时对应的F的最大值为:Fmax=(mA+mB)a1+μ2(mA+mB)g
解得:Fmax=17.5N
故AB一起加速运动的F2满足:7N < F2<17.5N

高一物理必修一题目及答案 高一物理题 急!

设A在将与B碰撞时的速度是 V1,碰撞后A的速度是 V1`,B的速度是 V2
则对A在碰撞前的阶段,有 μ*MA*g * S=(MA* V0^2 / 2)-(MA* V1^2 / 2) (动能定理)
得 V1=根号(V0^2-2μgS)=根号(10^2-2*0.1*10*9.5)=9 m/s
这个阶段A运动时间是 tA1=S / V平1=2S /(V0+V1)=2*9.5 /(10+9)=1 秒
因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可认为A、B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得
MA*V1=MA*V1`+MB* V2 (由题意知,V1、V1`、V2方向均相同,取为正值)
即 V2=MA(V1-V1`)/ MB
在碰撞后,A的运动时间是 tA2=tA-tA1=6-1=5秒
得刚碰撞后A的速度是 V1`=aA* tA2(aA=μg=0.1*10=1 m/s^2,是加速度的大小)
即 V1`=1*5=5 m/s
可见,V2=2*(9-5)/ 1=8 m/s
对于碰撞后的B物体,设它能运动的时间是 tB
则 V2=aB * tB (aB=μg=0.1*10=1 m/s^2,是加速度的大小)
所以,tB=V2 / aB=8 / 1=8秒
即B物体能在地面上运动的时间是 8 秒。

1.此题,其实只要把各个力的作用对象和参考系问题搞清楚就不难理解了。向心力是由筒壁对衣服的压力所提供的。而水滴的附着力是就是水滴对衣服的吸力。因此,当附着力大于向心力时,衣服相对于水滴受到的合力大于0且向内,因此衣服就会相对于水滴向内移动。而以衣物为参考系则是水滴向外移动离开衣物。。
2.这题,我已经在你的问题中解答过了。
其中关键就是想到隐含条件“空气阻力与速度有关”
6.此题,整个过程其实就是把重力势能转化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热能(下落过程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即热能)
重力势能改变量
△E=E弹性+W摩擦=E弹性+f(H-L+x)=mg(H-L+x)
可得
E弹性=mg(H-L+x)-f(H-L+x)=(mg-f)(H-L+x)
其实(H-L+X)就是求整个过程下降的高度,
H-L是指下降至刚好与弹簧接触时的下降高度,
加上X是指压缩弹簧时,继续下降的高度,即弹簧的压缩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