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劝说皇帝要论功行赏,皇帝:等你坐上皇位再说!大臣果断自杀
大臣劝说皇帝要论功行赏,皇帝:等你坐上皇位再说!大臣果断自杀

赵德昭,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次子,由于哥哥赵德秀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在文武百官看来,赵德昭早晚都会被立为太子。赵匡胤登基称帝的第五年,当时的赵德昭已经十三岁了,按照正常的逻辑,即使不被册立为太子,也应该被封王,否则大臣们难免有想法。
赵匡胤为了打消大臣的疑虑,就对他们说道:“现在皇子赵德昭还小,朕想让他多历练一段时间,以后会给他封王的。”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满朝文武也不能再多数什么,只能好好做好本职的工作。不久后,赵德昭就被任命为贵州防御使,后来又被提拔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时间一晃过去了十几年,直到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德昭仍然没有被封王,而此时他都二十六岁了。有人认为,赵匡胤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想把皇位传给儿子赵德昭,在他的心目中,弟弟赵光义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离奇去世,赵光义继承了皇位,封侄子赵德昭为武功郡王。另外,每次上朝的时候,赵光义都把赵德昭的位置安排在宰相之上,不知是因为他心存愧疚,还是真的器重赵德昭。或许赵德昭心中有些不甘心,更让他想不通的是,为何父亲把皇位传给叔叔赵光义,但他并不敢说出来。
有一次,赵光义亲率大军攻打幽州,他让侄子赵德昭也随他出征。一天晚上,恰好赵光义不在军营,就有人想拥立赵德昭为皇帝,此事被赵光义听说后,简直是气得不行,脸上充满了杀气。班师回朝后,赵光义依旧很不高兴,也没有对之前作战中的功臣进行封赏,对赵德昭也是爱理不理。
赵德昭认为,不封赏自己可以,但如果不能对将士们论功行赏,他们心中肯定有怨言,对朝廷的忠诚度就会降低,以后打仗也不会卖命了。于是,他就到宫中拜见叔叔赵光义,并且开门见山地说道:“微臣认为,皇上应该赏赐那些功臣。”
本以为皇帝赵光义会听从自己的意见,但令赵德昭没想到的是,赵光义非但没有采纳他的谏言,反而愤怒地说道:“等你坐上皇位再说吧,到时候你想怎么封赏他们都行!”赵德昭没有说话,回到家之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果断拔剑自刎了。
赵光义听说侄子自杀的事情伤心不已,抱着他的尸体痛哭道:“痴儿啊,你何必这样呢?”后来,赵光义就追封赵德昭为魏王。其实,赵德昭心里非常清楚,即使自己不自杀,叔叔赵光义绝不会放过他,或许对他来说,自我了断是最明智的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