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文化介绍 沧州历史介绍
沧州历史介绍
沧州有什么历史名人呢
沧州辖境古属燕齐,民风以醇厚勤劳、尚义任侠著称。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武建泱泱”之誉。历代薪火相传,武风沿袭不衰,到清末民初,达于鼎盛,有“小梁山”之称。
据志书记载,仅明、清两代沧州就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丁发祥、窦尔敦即为清初武功盖世的武术名师。 近代,列强侵凌,为驱寇报国,维护主权,沧州传艺习武风靡城乡:众多武林精英传德授艺。

张之江任馆长的南京国术馆,曾有52位沧州拳师先后在馆任教。霍元甲、霍殿阁、王子平、佟忠义、王正谊(大刀王五)李凤山(燕子李三)等名师豪杰,即为沧州在南北镖行赢得“镖不喊沧州”的威名,又为御辱镇邪、弘扬国威、光大中华武术作出突出贡献,被誉为武林师表和民族的骄傲。
精武会创始人“霍元甲” 武术大师“王子平” 武术大师“佟忠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沧州武术如古树逢春,老将宝刀不老,新秀层出不穷,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沧州武术拳种流派众多,特色鲜明,源起或流传于沧州的有八极、劈挂、六合、燕青(迷踪)、明堂、太祖、功力、螳螂、等52种,占全国拳种的40%。
沧州武术既有大开大合的勇猛气势,又有推拨擒拿的绝技巧招,讲究实战,具有钢猛骠悍、力度丰满、长短兼备、朴中寓鲜的风格特点。 沧州历史文化名人 (以年代为序) 郑 ?帧 》搿〉馈 〖汀£馈 ∥狻≌洹 〖帜Ç? 李奉璋 马玉林 刘连升 姜 苹 于世海 朱佩兰 徐海云 马少山 冯金秀 孙楷弟 梁达子 韩茂春 筱翠云 张治友 刘仁和 伦金兰 冀桂云 李桂云 赵春亭 侯若一 董兴龙 李兰舫 张恩城 赵心水 毛 苌 。
沧州有哪些历史
吴桥杂技 中国杂技历史久远,渊源流长,是中国最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的杂技之乡有许多个,象山东的聊城,江苏的盐城,河南的濮阳,湖北的天门,安徽的广德,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吴桥,肃宁,霸州等。
但是,就历史,民间基础,和在海内外的影响而言,最著名的要算吴桥了。 据吴桥县志记载,吴桥历代每逢佳节有“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技,士女喧阗,官不禁夜”的风俗。
一九五七年吴桥县小马村出土的距今约定1500年前南北朝的古墓壁画上,就描绘着倒立,肚顶,转碟,马术等杂技表演形式。但是吴桥杂技在全国享有盛誉则始于元朝以后。
在着之前,河南杂技比较有影响。元朝建立后,首都由河南迁至北京,河北吴桥的杂技更加繁荣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延续至今,吴桥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杂技之乡”。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共有449个自然村,几乎村村都有杂技艺人。杂技艺术在吴桥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前,吴桥杂技艺人就到过场30多个国家进行演出,1949年以后,吴桥向全国各地输送了三千多名杂技人才,全国大的杂技团都有吴桥籍的艺人,因而流传着“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的说法。
目前世界上有十八个国家的杂技团都有吴桥杂技艺人 基于吴桥杂技在海内外的深远影响,河北省政府与此同时1987年开始举办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至今已举办过六届(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此举不仅促进了中外杂技艺术的交流,而且也更加弘扬了吴桥的杂技艺术。落子 落子也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
它流传于沧州地区,尤以沧县、南皮县为盛,据查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冬季农闲时排练,正月十五前后演出,以示人们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
落子系秧歌类型的民间舞蹈,内容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的。如《茉莉花》、《放风筝》、《绣手绢》、《老妈叹》、《相思》、《探情朗》、《小天台》、《妓女悲伤》、《尼姑思凡》等。
落子的表演形式,演员的增减,服装头饰的更换,完全根据人物、内容的需要而定。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落子大都已成为由同等数量男女表演的集合舞。
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歌为主,舞的成份少一些,往往把几支民歌联起来表演。
在道具的配备上,是鞭、板、扇穿插配合,也有只用扇表演的。当地人民称之谓文落子或小风流。
辛亥革命以后,妇女缠足开始得到解放,落子舞中男扮女装的踩寸子也开始被淘汰。因而,落子舞的动作相应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文落子的基础上,适当的吸收了一些戏曲中的动作和技巧,与落子舞的动作相揉合,增添了热烈、健壮、欢快、豪爽的气氛,加强了舞和武的成份,使歌的成份相应减少。
在道具配备上,只用鞭、板,不用扇。当地人民称之为武落子或风秧歌。
据说落子主要有两在流派:一派是以南皮县杨八庄子的梅盛林老先生为代表的杨派落子。传说,约在1730年左右,杨派落子就开始了活动。
那时只有四鞭表演,后改为四鞭、四板的表演。1903年,传到第四代梅盛林等人时,又增加了扇子的表演,分为五鞭、三板、二扇。
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每代艺人都对杨派落子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发展,使它日渐完美起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民间艺术遗产。 另一派是以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帽圈村的于老先生为代表的帽派落子。
约在1738年左右,帽派落子就已经活跃在该村及周围的村庄了。那时只有武场伴奏,约在1808年传到王关祥等人时,加进了文场伴奏。
帽派落子不用扇子表演,只用二鞭、八板表演。孟村回族自治县是回、汉两族杂居的地主,因此,帽派落子是由回汉两族演员共同表演的。
由于回汉两族兄弟的共同努力,帽派落子才不断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从面另立一派,流传四方,至今不衰。沧州人民喜练武术,长期受武术熏陶,因面,在落子舞中也有明显反映。
落子舞中男性演员的基本动作,主要来源于武术中的单刀式。如:“虚步捋鞭”,它是男性演员最基本的动作。
“虚步”是三角形的行进路线,老艺人谓之“三角铆”。就是说步伐的稳健,就像铆在地上一样。
女演员的动作“抽板”、“绕头板”、“蹬步”、“虚步”等,也接近于武术的动作。 落子的动作有力,节奏感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沧州武术 沧州素有"武术之乡"的誉称。沧州武术之盛行有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诸因素。
沧州地滨渤海,北距京津,古为燕齐之地,又是辽、金、宋时代军事必争之地,再加封建官俯盘剥,豪绅压榨,人们纷纷习武自强练习武自卫,武风甚广;历史上这里又曾是发落犯人的地方,不少军犯刺配于此,也留传下一些武艺;再加上沧州人民尊师重义,为武林所称颂,一些失意的拳师和被官俯追缉的侠客,也多来此隐身,落户传艺。如沧州"五十三刀"即"闯王刀",就是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的部将隐名沧州传授下来的。
据历史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武健泱泱乎表海雄风",可谓英雄众多,精英荟萃,历史悠久。 沧州武术有其本身的特色,即有大开大合勇猛无伦的长势,又有推拨擒拿小巧灵活的招数,并具有速度、力度大和善于攻守的实战特点。
河北沧州市简介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华北平原东部黑龙港河流域,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南接山东,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221公里。
全市南北长165公里,东西宽187公里,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41平方公里。 沧州有1480多年的历史。
古为幽、兖二州地。现辖2个区(新华区、运河区)、4个县级市(黄骅、任丘、河间、泊头)、10个县(吴桥、东光、南皮、献县、肃宁、盐山、海兴、沧县、青县、孟村回族自治县)、四个开发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骅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大港管理区)。
2004年底,全市总人口679.3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8.86万人。 沧州交通便利。
境内有京沪、京九、朔黄三条铁路,京沪、石黄两条高速公路,京福(104)、京大(106)、山广(205)、歧银(307)等国道。2001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骅大港一期工程和朔黄铁路的建成,使沧州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沧州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282亿立方米;盐田面积294万公亩,年产原盐150万吨,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海岸线总长129.7公里(其中大陆线95.3公里,岛屿线34.4公里)。
河北沧州市简介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华北平原东部黑龙港河流域,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南接山东,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221公里。全市南北长165公里,东西宽187公里,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41平方公里。
沧州有1480多年的历史。古为幽、兖二州地。现辖2个区(新华区、运河区)、4个县级市(黄骅、任丘、河间、泊头)、10个县(吴桥、东光、南皮、献县、肃宁、盐山、海兴、沧县、青县、孟村回族自治县)、四个开发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骅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大港管理区)。2004年底,全市总人口679.3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8.86万人。
沧州交通便利。境内有京沪、京九、朔黄三条铁路,京沪、石黄两条高速公路,京福(104)、京大(106)、山广(205)、歧银(307)等国道。2001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骅大港一期工程和朔黄铁路的建成,使沧州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沧州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282亿立方米;盐田面积294万公亩,年产原盐150万吨,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海岸线总长129.7公里(其中大陆线95.3公里,岛屿线34.4公里)。
介绍河北五千年的历史
河北省位于中国北部,环抱着中国的首都----北京,它东临渤海湾,西依太行山,南部是肥沃的华北平原,北部是开阔的坝上草原, 全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史前时期的河北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掘证明,二百万年前河北阳原县马圈沟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在河北西北部的泥河湾盆地发现有距今一百万年的古人类聚居遗址二十余处;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距今五十万年前中国猿人的生活情景;“许家窑人”(距今十万年左右)则是从直立猿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类型;“山顶洞人”(距今五万年左右)属晚期智人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除打制石器外,其遗址还出土有磨光、钻孔的石器、骨器及装饰品。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在河北省分布广泛,燕山南北、太行山东麓广大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许多原始聚落,尤以位于武安县的磁山文化遗址最为突出。磁山文化遗址发现有房屋、灰坑、藏粟窖及大量石器、陶器、果核、粟等,这里的人们造屋定居、耕种稼穑、驯养牲畜,过着典型的农业定居生活。
距离今五千年前,河北各氏族、部落相继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经历着痛苦的氏族融合过程;发生在河北的三次激战:涿鹿之战、冀州之战、阪泉之战是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奠基意义的三次战争,战争的主要领袖黄帝和炎帝从此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夏朝(2070 ----1600BC)的开国之君----大禹曾在河北进行治水工程。
夏之后的商王朝(1600----1046BC)即是由曾活跃在河北中、南部的一个部落发展、壮大而来。商朝的文明已达到相当水平,出现了发达的青铜制造业、酿酒业和雕刻业,并有了最初的文字。
商朝前期曾在冀南、豫北一带五迁其都,河北南部是商朝的王畿之地。河北其它各地也分布着许多方国和部落,位于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遗址中房屋、水井、粮仓、酒坊、墓葬坑都有遗存,并出土了青铜器、金器、玉器、卜骨等文物3000余件。
西周(770---221 BC)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周朝采取分封制,河北境地内的封国有燕、邢、孤竹、軝等,其中燕是西周的北土屏障,邢国是西周重要的诸侯国。 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770 ----221 BC),经过争霸战争,燕国、赵国、中山国成为河北大地上的三个强国。
燕国国家殷富,贸易发达,冶铁水平很高;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改革成为当时中原地区强盛的大国;燕国的都城燕下都、赵国的都城邯郸都是当时颇富盛名的大都会,出土的文物数量众多、造型优美、制作精巧、技艺高超,向人们展示着昔日的辉煌。中山国是当时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唯一一个可与中原诸国抗衡的国家,其都城及墓葬遗址出土的文物独特奇巧、斑斓瑰丽,尤其是错金银虎噬鹿器座、错金银双翼神兽、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等文物精品,其造型之生动、结构之巧妙、工艺之高超令世人惊叹不已。
秦代(221 ----206 BC),河北是朝廷的北疆重地。中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出生于河北邯郸,死于河北沙丘平台,他生前曾三次巡幸河北,并在秦皇岛建有行宫,现其遗址有大量建筑构件出土。
汉代(206 BC----220 AD),河北沃野千里,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是当时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冶铁业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满城汉墓出土有灰口铁、脱碳钢、百炼钢以及使用淬火工艺制成的铁器。河北的汉代墓葬众多,仅发掘的诸侯王陵就有赵王张耳、中山靖王刘胜、中山简王刘焉、中山穆王刘畅和常山宪王刘舜等封王的墓,其中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出土了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造型优美、结构精巧,不仅可以调节灯光的照射角度、照射方向,而且还有吸烟除尘装置,是世界上较早出现的环保型灯具;错金博山炉精雕细镂、精美绝伦,这些文物珍品都享誉海内外。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 ----589 AD),地处军事要冲的河北,三百多年间先后存在过30多个政权。位于河北南部的邺城,交通四通八达,城市布局严谨,城池巍峨,宫苑壮丽,成为当时的繁华盛都,先后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
邺城近郊众多王室贵族、豪门望族的陵寝,建造精致,气势宏伟,有大量精美的文物出土,尤以墓室壁画、陶俑最为突出。湾漳村的北齐帝陵,据专家推测可能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陵墓,陵内墓道、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迅速传播,邺城是当时的佛教中心,城内寺庙林立,僧侣云集,南北响堂寺石窟保存至今,窟内存有众多精雕刻精美的佛像,涉县中皇山的摩崖石刻也颇富盛名。
隋唐年间(581 ----907AD),河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横贯千里的大运河直穿河北,邢窑白瓷以冰雪之姿留名百世,赵县安济桥是现存最早的石拱桥,曲阳修德寺的石佛像精妙绝仑,沧州铁狮子高大伟岸、雄健挺拔,至今风采犹在。“安史之乱”中,河北地区战祸连绵,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破坏,并延及五代时期(907----960AD)。
五代时期王处直墓出土的彩绘浮雕刻工精湛,彩绘绚丽,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宋、辽、金(960 ----1234 AD)时期,河北一度处于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和女真建立的政权的统治下,其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
沧州是个怎样的城市?谁能详细的介绍一下,不要历史,只要现在
地 理 位 置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京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
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221公里。沧州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是河北省确定的“两环” (环京津、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也是京津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冲。
京沪(北京-上海)铁路、朔黄铁路(朔州-黄骅港)和京沪(北京-上海)高速、石黄(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在沧州交汇。京九(北京-九龙)、朔黄铁路(朔州-黄骅港)在我市肃宁县交汇,并建有编组站。
国家“九五”重点工程黄骅大港和朔黄铁路(朔州-黄骅港)的建成, 沧州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陕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将日趋明显。行 政 区 划 沧州市设新华区、运河区2个区,辖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等4个市,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和孟村回族自治县等10个县,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骅港开发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原中捷友谊农场)、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区(原南大港农场)等4个管理区。
沧州市共有有乡镇167个,其中镇73个,街道办事处20个。全市总人口680万人。
基 础 设 施 沧州市距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自古有水旱码头之称,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
京沪铁路(北京-上海),京九铁路(北京-九龙),朔黄铁路(朔州-黄骅港),京沪高速(北京-上海)、石黄高速(石家庄-黄骅),还有北京-福州、北京-广州、山海关-深圳、黄骅-银川等国家级公路以及正在建设或将开工建设的天津-汕头高速公路、阿荣旗-深圳高速公路和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在沧州境内通过,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中国特大跨世纪工程――黄骅大港,距日本九州港900海里,距韩国仁川港480海里,是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的国际港口,也是中国目前港口建设中一次性投资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的项目。
工程全部建成运营后,将形成煤炭1亿吨,杂货5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成为集煤炭、原油、成品油、杂货、化工、客运、集装箱为一体的中国北方综合性枢纽大港。沧州通讯设施完善。
本地现有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776.5万门,长途业务电路(8)万个路端。数据通信端口24724个,数据多媒体用户达15万户。
各种网络功能和通信手段日臻完善。可提供六大类五十余种业务服务。
全市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49万门,与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世界100个国家及港澳170多个运营商实现了自动联网漫游。 沧州市区南部建有蓄水量1亿多立方米的大浪淀水库。
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纵贯沧州南北的大运河将作为重要的输水通道,可为沧州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沧州受华北电网和京津唐电网覆盖,本市拥有装机容量为6.2万千瓦和3*1.2万千瓦热电机组的发电厂。
沧州电网现有500KV变电站1座,220KV变电站8座。正在兴建的黄骅电厂,将为沧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充裕的电力。
资 源 优 势 文化旅游资源 沧州铁狮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体现了沧州古老“铸造之乡”铸造艺术的神韵。沧州境内有沧州铁狮子、献县汉墓群、泊头清真寺、海丰镇遗址、纪晓岚墓地、献县单桥、黄骅古贡枣园等七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4个,景点88处。
海兴小山火山遗迹、东光铁佛寺、沧州清真北大寺、泰山行宫、武帝台、莫阝州庙、盘古庙等古迹独具风姿,“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沧州市现有湿地19万公顷, 各种鸟类270余种,101种受国家保护的候鸟。
沧州的吴桥县是世界著名的杂技之乡。“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已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际赛场,“吴桥杂技大世界”为国家4A级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列入民俗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参观游览。
农业资源 沧州有耕地1241.4万亩,草地60万亩,是河北省粮、棉、油集中产区之一,京津无公害蔬菜主要供应基地和中国北方知名的优质牧草基地、畜牧生产基地。沧州是著名的“鸭梨之乡”和“金丝小枣”之乡。
金丝小枣、冬枣、鸭梨等土特产以其优良的品质驰名中外,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全市年产红枣近43.5万吨,鸭梨46.5万吨。沧州还有待开发利用的荒碱地200多万亩、沿海滩涂52.7万亩,低产盐田40万亩,可全部转化为建设用地。
海洋石油资源 沧州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储量282亿立方米,开发潜力非常可观;沧州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盐田面积达45万亩,年产量达200万吨,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沧州拥有129.7公里海岸线,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已具规模,海洋生物1000余种,盛产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其中“渤海对虾”、“梭子蟹”享誉海内外。前景 目前沧州正借助沧州港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的第三座化工城市。
另外国务院今年将天津滨海区定位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那么沧州作为环渤海经济龙头的右翼,其发展前景光明远大!。
沧州有什么名人
沧州辖境古属燕齐,民风以醇厚勤劳、尚义任侠著称。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武建泱泱”之誉。历代薪火相传,武风沿袭不衰,到清末民初,达于鼎盛,有“小梁山”之称。据志书记载,仅明、清两代沧州就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丁发祥、窦尔敦即为清初武功盖世的武术名师。
近代,列强侵凌,为驱寇报国,维护主权,沧州传艺习武风靡城乡:众多武林精英传德授艺。张之江任馆长的南京国术馆,曾有52位沧州拳师先后在馆任教。霍元甲、霍殿阁、王子平、佟忠义、王正谊(大刀王五)李凤山(燕子李三)等名师豪杰,即为沧州在南北镖行赢得“镖不喊沧州”的威名,又为御辱镇邪、弘扬国威、光大中华武术作出突出贡献,被誉为武林师表和民族的骄傲。
精武会创始人“霍元甲” 武术大师“王子平” 武术大师“佟忠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沧州武术如古树逢春,老将宝刀不老,新秀层出不穷,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沧州武术拳种流派众多,特色鲜明,源起或流传于沧州的有八极、劈挂、六合、燕青(迷踪)、明堂、太祖、功力、螳螂、等52种,占全国拳种的40%。沧州武术既有大开大合的勇猛气势,又有推拨擒拿的绝技巧招,讲究实战,具有钢猛骠悍、力度丰满、长短兼备、朴中寓鲜的风格特点。
沧州历史文化名人
(以年代为序)
郑 愔 冯 道 纪 昀 吴 珍 贾墨桥
李奉璋 马玉林 刘连升 姜 苹 于世海
朱佩兰 徐海云 马少山 冯金秀 孙楷弟
梁达子 韩茂春 筱翠云 张治友 刘仁和
伦金兰 冀桂云 李桂云 赵春亭 侯若一
董兴龙 李兰舫 张恩城 赵心水 毛 苌
纪小岚 冯 巩 冯德章 扁 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