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让职工参与决策具有哪些作用 「抵抗本能」让你无法下决策

火烧 2022-03-15 19:48:51 1071
「抵抗本能」让你无法下决策 「抵抗本能」让你无法下决策采取行动、完成工作、推动事情前进会引发恐惧与焦虑。作家史蒂文.普雷斯菲尔德(Steve Pre field)称这种恐惧为「抵抗本能」。抵抗本能是股

「抵抗本能」让你无法下决策  

「抵抗本能」让你无法下决策

采取行动、完成工作、推动事情前进会引发恐惧与焦虑。作家史蒂文.普雷斯菲尔德(Steven Pressfield)称这种恐惧为「抵抗本能」。抵抗本能是股强大的力量,目的是阻止你做出重大决策与按照计画行事,并妨碍你进行有意义的工作。他在经典著作《艺术之战》(The War of Art)中指出,抵抗本能是股邪恶的力量,隐藏在多变的伪装下避免被看穿。「抵抗本能用各种方法阻碍你做事,它让人破坏誓言、说谎,它伪装、诱惑、欺凌、好说歹说,花样层出不穷,就是想尽办法要欺骗你。」

抵抗本能的手段之一,就是躲在接受说服的完美伪装下,让人陷入过度分析。主动开明、愿意考虑不同情境,看起来似乎很有生产力。你可以不断分析决策或案子,骗自己、也骗身边的其他人,声称自己只是在做该做的功课。事实上,这只是不想决定或进行有意义工作的借口。

让职工参与决策具有哪些作用 「抵抗本能」让你无法下决策

为什么许多组织领导人都戒不掉狂开会的习惯(为了增进决策准确性的珍娜是例外)?他们爱开会,是因为面对困难的决定时,开会是最方便、最能被社会大众接受的拖延战术,还能顺便建立声望。多数公司文化里都有潜规则:开越多会的人越厉害。大家误以为开会就表示你细心、有生产力、地位崇高,以为好的领导人就要多开会。所以狂开会不仅能让人发挥抵抗本能,还能顺便升官。难怪老板都爱开会。

许多新创公司高估自己的商业模式,在还没测试完成原计画前就改采新计画,这也是抵抗本能搞的鬼。创业十分困难,需要坚决的意志才能办到。随着挑战接踵而至,创业者会开始怀疑自己的点子是否可行,是不是该转换方向?有时的确该问这个问题。但其他时候,只是抵抗本能在测试你是否有决心。这种时候真的别犹豫,继续做就对了。

评估与分析情势时,我们很难判断究竟是不是抵抗本能在作祟。学者深究哈姆雷特的故事,煞有其事地针对他不断拖延与分析的表现提出各种解读。有些人主张哈姆雷特是完美主义者,在各种选项中犹豫不决是为了做出最佳决定与追求真相。也有人认为哈姆雷特是受到抵抗本能影响,因为害怕所以无法贯彻始终。我们永远无法得知哪一个是真相。即便轮到自己,我们也无法确知自己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而想接受说服。但还是得尝试,我们得愿意积极省思自己的意图。

一旦判定自己过度接受说服,无论是因为被抵抗本能牵制,还是因为不值得那么高的成本,都得当机立断。但在此同时,也要避免自我封闭。

如何既果决又不封闭?

想要果断行事时,记得两件事:

一,放弃追求绝对精准。果决的好处是快、有效率与付诸行动,但代价是降低精准度。如前面讨论过的,这不见得有错。问题出在于我们想果决、又认为自己的决策仍须精准无比。这时就陷入过度自信了,我们会开始拒绝回顾决策,因为不想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正。

二,请记得果决就和接受说服一样,都不该过头。太过果决,就会变成过度封闭、无法接受新资讯,这在不断变化、难以预测的世界行不通。有时就连你以为已经尘埃落定的事,也可能来个急转弯,突然出现变数。同样地,有时也可能突然出现不容错过的重大机会。我们要谨记「保持门半开」的原则,也就是没有什么事是百分之百确定的,也不要百分之百坚守某个信念。请随时保持改变想法的态度。

贾伯斯深刻理解这个道理。没错,传说他对于目标十分执著。苹果的资深副设计长强纳森.艾夫(Jony Ive)曾说过,贾伯斯是他这辈子看过最专心致志的人。贾伯斯本人也曾骄傲地谈到,苹果竟能以区区几样产品(当时还不到三十种)做出当时的公司规模(高达三百亿美元),相较于其他公司,比例实在惊人。他说:「大家以为专注就是接受并投入于所有该专注的事情。但专注的真谛并非如此,而是要向上百个其他好点子说不。重点是要小心挑选。」虽然说,贾伯斯俨然是一位一意孤行的大师,但他从来不因此而蒙蔽双眼,所以才得以在机会出现时善加把握。

二○一○年「All Things D」数位科技大会上,贾伯斯公布了一项祕密:虽然iPad是在iPhone之后问世,起初公司却不是这样安排。苹果原先想发展的是平板装置。「我们要员工设计(一台平板),六个月后他们交出完美成品。我把成品拿给公司里的顶尖使用者介面专家,他加上橡皮筋效果(rubber band scrolling),以及其他几项功能。当时我想:『天哪,可以用这个做出一支手机吧!』于是我们搁置了平板的计画,开始做起iPhone。」贾伯斯还没亲眼看到橡皮筋效果前,不会知道这个技术有多吸引人,但就在看到的瞬间,他的世界从此改变,并愿意稍微放下坚持。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为接受说服付出代价,值得吗?

接受说服是个了不起的能力,但领导者也要小心别陷入过度接受说服的陷阱,并学会分辨什么时候是抵抗本能在作祟,导致过度分析而无法下定决心好好做事。领导者还得了解接受说服有显性与隐性的代价,才能判断接受说服到底值不值得。这个问题有时很难回答,甚至近乎不可能,但终究必须一试。正如菲利普.泰特洛克在著作《专业政治判断:我们如何知道有多准确》(Expert Political Judgment)中所说:「如果问我本书的观察家为何得以长期做出正确的判断,我认为关键就在于他们坚持以苏格拉底式的追寻方法,不断思考自己如何思考。」

不过,回答自己究竟值不值得时,请记得重点并非接受说服对你个人来说是否值得。下一章,我们要讨论一个所有关心集体利益的领导人都该常常问自己的问题:我接受说服,对于整个社会究竟值不值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