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昭和男儿平成废柴对比 昭和男兒到平成廢宅 廣場協議催生的廢宅文化——不婚無性無未來

火烧 2022-08-24 11:13:13 1058
昭和男兒到平成廢宅 廣場協議催生的廢宅文化——不婚無性無未來 題記:昭和爲日本裕仁天皇在位時期年號,昭和64年即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駕崩,皇太子明仁繼位,改國號爲平成,日本迎來了平成時代日本平

昭和男兒到平成廢宅 廣場協議催生的廢宅文化——不婚無性無未來  

題記:昭和爲日本裕仁天皇在位時期年號,昭和64年即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駕崩,皇太子明仁繼位,改國號爲平成,日本迎來了平成時代

日本平成時代

可以說1989年是日本經濟的最後瘋狂,進入90年代後,日本即進入失落的二十年,經濟停滯,也由此催生出了日本著名的宅文化

一、昭和末年,日本經濟的最後瘋狂

1.揮舞着鈔票打不到出租車

拿錢也打不到車

作爲日本經濟騰飛的見證者,出租車從業者見證了彼時的瘋狂

高峯期時沿街站滿了揮舞着萬元大鈔的乘客,雖然日本出租車收費是出了名的貴,但是相比那時的收入,簡直就是毛毛雨

本來東京的出租車起步價爲1500日元,但是在1989年,起步價到了10000日元,甚至爲了搶奪出租車經常出現現場競價的情況

有個誇張的例子,某企業中層幹部爲了短短五分鐘的車程豪擲百萬日元。多嗎?在當時看來不多,企業爲員工發放的車補就高達數百萬日元,中層幹部更是高達數千萬元

2."吃"文化的變遷,由簡約到奢侈

奢侈餐廳

現在說起日本飲食,其標籤爲"簡單""清淡""樸素"等

但在昭和末年,作爲日本昭和末年經濟的另一個見證者,日本餐飲業迎來爆發式的發展,追求豪奢和西化

彼時任意一家中級餐館每晚收入就高達數百萬日元

餐廳飲食也追求奢侈,鵝肝、魚子醬、高級紅酒供不應求

最爲有名的東京餐廳"惠比壽Robuchon",人均消費五萬日元起,每晚在此揮霍百萬日元的大有人在

同樣以1989年爲例,全日本企業的業務招待費高達四萬億日元

3.繁華的銀座,瘋狂的卡拉OK

日本上班族有下班後相邀一起去銀座唱歌放鬆的習慣(銀座爲日本最繁榮的商業區)

熱鬧的迪廳

現在40歲以上的日本中年男子,提起往事,最難忘記的就是當時瘋狂卡拉OK

"看到陪酒女婀娜多姿的身影,不愉快的事就忘記了"

"一進入迪廳包間,聽到DJ的吶喊聲,整個人就亢奮了"

1986年東京都內開業迪廳僅6家到了1989年就竄升至38家爲什麼呢?太賺錢了!

容量500人的迪廳租金加裝修只需要一億五千萬日元,開業後每月流水就沒有少過五千萬日元的

彼時還誕生過一名叫荒木久美子的熱舞女皇

據說僅門票分成收入就高達九億日元

熱舞女皇

4.房地產業的瘋漲"

“全京東的房子賣掉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江東地區房價走勢

這句話是很多關心房事的中國人都聽到過的,但是到底在昭和末年日本房地產也有多瘋狂

以江東地區爲例,在1987年房價只要43萬日元,但到了1989年末,房價已經飆升至110萬日元,漲幅高達2.5倍,就算按當時經濟瘋狂時的工資計算,也需要不吃不喝存16.5年才能買上一套60平米的住房,而在1985年房價瘋漲前只需要存上5.5年就可以買上一套相同的住房

這樣的房價在日本經濟衰退後直接腰斬,甚至只有高峯期的三分之一

這也讓無數高位接盤呢日本人背上沉重包袱

有人爲還清房貸,一直工作到70歲

有老人寫下心酸句子"我終於還完了房貸,也住進了養老院"

二、日本的廢宅文化

美日廣場協議後,日本也從昭和後期的經濟大爆發進入平成時代的失落三十年

這三十年不僅僅是國家失去的三十年,同樣也是日本人民失去的三十年

日本人從自信心膨脹的"亞洲白人"失落到了如今的"佛系低慾望"

少年強則國家強,日本年輕人卻進入到了迷茫、浮躁、不自信、不願吃苦、不想結婚、行爲自主、不懂得承擔的佛系生活狀態

日本宅男真實生活狀態

1.不想結婚的無性生活

根據日本國立人口問題研究院的數據,截止2015年,日本男性中未結婚的比例爲四分之一,女性爲七分之一

日本國內未婚率

根據調查,日本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的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沒有保障

以前兩個人結婚,雖然剛開始租房或貸款買房經濟會拮据一點,但隨着入職年限的增長,工資漲起來了,住房補貼等各種福利也會上漲,日子可以預料到是越來越好

但是現在日本,工資萬年不漲,就算漲也只是一丁點

而且日本模擬戀愛商品化,各種女僕、動漫等宅文化,讓年輕人花費少量金錢就能讓人體會到戀愛的感覺

所以現在的日本年輕人,特別是年輕男子越來越不願意結婚

就算在父母壓力下結了婚,也很少考慮生子的事情

2016年日本僅出生97.7萬人,出生率下降到0.78%,與此相對的是1899年日本人口僅有4000餘萬的情況下,卻出生了138.7萬人,生育率3.2%

2.再努力也改變不了未來

日本是出了名的高壓社會,日本的階級已經固化

中國人相信的讀書改變命運、知識改變命運在日本根本行不通

在日本企業上班的職員被稱爲"社畜",上司打罵只能忍受

日本文化講究等級森嚴,年功序列,過分苛求,排除異見

等級森嚴,上司就是神,爲上司開門,按電梯,提包等都是小兒科

年功序列,老員工無論有無貢獻,薪資都比新員工多,新員工累死累活有時候工資還沒老員工一半,大家都在混年資

對員工過分苛求,在客戶面前說錯了話,必須無數次的道歉,忍受上司無數次的數落,精神壓力巨大

排除異見,像電視中的新員工提出改革意見後,受到重用,平步青雲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對那些與自己不同的意見,上司不會考慮這個意見對不對,只會挖空心思去否定它

幹最累的活,領最少的錢,還要失去個性,卑躬屈膝,這就和”畜“沒有區別了

昭和男儿平成废柴对比 昭和男兒到平成廢宅 廣場協議催生的廢宅文化——不婚無性無未來

所以日本年輕人得過且過,很少作出努力,也看不到未來。

各位好,我是黑洞哥,擁有會計師、稅務師、律師資格,每日更新,如果文章還合您胃口,歡迎關注,歡迎置頂,歡迎轉發。(鞠躬感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