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向仲华跟许世友是什么关系?若无他一招就拿不下越南一省城
向仲华跟许世友是什么关系?若无他一招就拿不下越南一省城 向仲华中将,虽然在新中国担任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但是,作为一位将军,他实打实地指挥作战却很少,大型的战役,更是几乎没有。 gt 为什么? gt
向仲华跟许世友是什么关系?若无他一招就拿不下越南一省城

向仲华中将,虽然在新中国担任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但是,作为一位将军,他实打实地指挥作战却很少,大型的战役,更是几乎没有。>为什么?>因为他从1930年参加红军开始,就是政工干部,多是搞宣传、办报纸、当政治部主任之类。在延安时,他担任新华社社长,负责编《新中华报》。在解放战争中,他当过一年暂短的军政委外,就去兵团当政治部主任,干的都是政治工作。>然而,谁也没料到,他在68岁高龄的时候,竟然带病指挥打了平生最大一仗。>那就是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当时,他是广州军区政委,许世友是司令员。两人负责广西方面的作战,为前线最高军事指挥。>这次自卫还击作战,是继抗美援朝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后,我军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向仲华和许世友一起研究作战方案,一起指挥部队开赴前线。>从战斗打响后,向仲华一直在前线指挥所指挥战斗。他通宵达旦地工作,实在困了,就坐在椅子上打盹,或躺在指挥所行军床上睡个把小时。>在战斗中,他亲临前线视察,并登上山头,侦察敌情。他已68岁高龄,身体很瘦弱,而且还受着肝病的折磨。一次,随行人员看到他非常劳累,劝他别爬山了,他说:“不知己知彼,怎能指挥战斗,又怎能取得战斗的胜利?”拄着拐杖,坚持继续攀登,累了,就地歇一会再爬。>由于敌人躲在山头下的悬崖口,他坚持要爬上那座海拔上千米高的高山,以向下俯视。山头在敌人的有效射击范围。部队领导说:“太危险!”坚决反对他去,“你是广西方面的最高指挥,万一出了问题,我们不好交待。”>向仲华说:“作为最高指挥,不把情况弄清,怎能实施正确指挥?”>战士们保护他登上山头,观察了崖口,他才下来。>>最后,他决定组成一支以坦克、装甲车为主的快速部队,直插敌人心脏,打乱敌人的部署。>这种打法过去还从来没用过。越南北部的公路都在高山峻岭之间,十分狭窄,能否取得胜利,没有把握。研究这一打法时,意见分歧很大,连司令员许世友都摇头。>但是,向仲华坚持说:“这种打法不是盲目的行动,可以打。”>战斗打响后,结果,这支快速部队只用两个小时,就插入了敌六七十公里纵深地域。如果用步兵插入的打法,最快也至少要一天多。当我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开到那里的时候,越南地方的公共汽车还在照常开,老百姓还不知道战斗已经打起来了。敌人如梦初醒,措手不及。>我军要攻克越南北方重镇高平,途中必须经过一条很长的隧道,若敌人在此布置兵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很难通过。由于快速部队如此神速,敌人毫无防备,当他们发现我军的坦克后,立即从北面调遣部队来扼守隧道,可为时已晚。>解放军快速部队已经顺利地通过了这个关卡,大部队也浩浩荡荡地过去了。>>由于控制了这条隧道,我军掌握了主动权,很快包围了越南的北方省城高平,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战后,许世友握着他的手说:“老向啊,你这一招儿很妙呀!”>反击战结束后,向仲华继续在广州军区负责广西方面的对越作战,由于过度劳累,到年底就肝病复发,不得不住进了医院,此后就没出过院了,最后于1981年5月去世。临终前,他对人说:“我当兵51年,一直没打过大仗,这次指挥对越反击战,了我心愿,也对得起这块中将牌牌了!”
很赞哦!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