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画像之谜 朱元璋相貌之谜:究竟是丑陋凶狠,还是英俊慈祥?
朱元璋相貌之谜:究竟是丑陋凶狠,还是英俊慈祥?
在两宋之前,历代帝王长相皆无认知。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卷》里的13位帝王,也大都属于写意作品,帝王面貌大抵相同。两宋帝王,已有宫廷画师据实画像,但写意的成分依然浓厚。蒙元帝王,沿袭宋式风格。明清两代,帝王画像的写实性就很强了,尤其清代康熙以后,先有擅长写实风格的西洋油画宫廷画师,后来又有照相技术传入。帝王长的什么样,现代人已经一目了然。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特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可以说是历代帝王中画像最多的一位。朱元璋流传在世的画像版本众多,能见到的画像主要集中于这两类:一丑一俊。
data-filtered="filtered" 民间收藏的朱元璋画像
民间版:丑陋凶狠
民间有一个流传极广的朱元璋画像故事:朱元璋称帝后遍召丹青高手给自己画像。
第一个进宫的画师十分认真,把像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和真人一样。朱元璋看到自己丑陋的形象,顿时大怒,把画师退出去斩了。
第二个吸取了教训,自作聪明,把朱元璋画成美男子,一表人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朱元璋一看这哪是自己啊,明显是在忽悠他,自然画师也难逃一死。
第三个是个聪明人,揣摩出朱元璋的心思,追求“神似”:脸型描摹得于真人差不多,其他部位跟着感觉走,处理的模棱两可,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结果朱元璋看到自己满脸仁慈,一副帝王之相,龙颜大悦。不用说,画师获赏,被放回家。
民间传说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别说朱元璋,就是一般百姓,也不希望画师据实画出面貌上的缺陷,这是人性使然。另一方面,由于朱元璋生于社会底层,和民间接触较多,民间传说他的一些外貌特征—如额头和太阳穴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金鱼眼、满脸麻子等外貌特征也极有可能是实际情况。
何况,《明史.太祖本纪》描述朱元璋的长相时说他“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前四个字虽是溢美之辞,后四个字却也是隐晦描述朱元璋长得奇怪。试想,头顶一块“奇骨”不是很奇怪吗?

data-filtered="filtered" 宫藏版朱元璋
官方版:英俊仁慈
朱元璋还有一张“标准像”,画上的朱元璋一脸仁慈,这张画像现保存于北京故宫,并为南京阅江楼等多个明朝景点悬挂。
大多数人都相信长着怪异下巴的画像与真人最接近,但也有人对丑相的朱元璋画像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从生理遗传学角度看长相,更看重那张慈眉善目、丰满而富态的脸。
根据遗传学来说,相貌会遗传,朱元璋生有朱标、朱棣等24个儿子,从明朝诸帝的画像来看,都与朱元璋那张国字脸相似,且丑版画像在服饰形制上也不符合时代背景,如翼善冠上的帽正、龙袍上的龙纹等,疑为剃发易服后不了解明制汉服的清代人所绘,所以官方版画像更贴近史实。
而《明史》里描述他的长相时说:“姿貌雄伟,奇骨灌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前八个字说的是外貌,后八个字说的是气质。朱元璋相貌不凡,给郭子兴留下了好印象,马上被收入军中,还把义女马姑娘许配给他。
现有资料表示,那些丑陋版本的画像绝大部分版本都系明亡以后民间所绘,有的版本极不严谨。
有趣的是,在前些年出版的中小学历史课本上,也大都选撷朱元璋画像的民间版本而忽略宫廷藏本。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中有一大段专门对朱元璋的画像给予了特写,采用的也是民间丑陋版本。自媒体的兴起也让这样的画像传流广泛,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丑化朱元璋的那张画像就是朱元璋本人。(非常历史 老农)
♦ 明太祖朱元璋用何手段惩治贪官?
♦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 朱元璋铁血反腐,女婿走私茶叶被赐死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