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秦始皇的皇后 從始皇與刺殺的不解之緣,來看不斷升級的大秦帝王級安保

火烧 2022-11-23 23:36:10 1074
從始皇與刺殺的不解之緣,來看不斷升級的大秦帝王級安保 導讀秦奮六世余烈,終成一統基業,其間種種辛酸苦楚,真個是不足為外人道也。尤其是滅楚一戰失利,更是逼迫秦王嬴政舉國空甲。而在一統河山之後,秦王嬴政則

從始皇與刺殺的不解之緣,來看不斷升級的大秦帝王級安保  

導讀

秦奮六世余烈,終成一統基業,其間種種辛酸苦楚,真個是不足為外人道也。尤其是滅楚一戰失利,更是逼迫秦王嬴政舉國空甲。而在一統河山之後,秦王嬴政則展示出了對身邊人的強烈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源於始皇帝曾遭遇過多次刺殺,這多次的刺殺使得始皇帝天然就對危險的嗅覺格外靈敏。

秦始皇畫像

也許正是因為對危險的高度敏感,這才讓始皇帝在一統河山之後再次遭遇的幾次刺殺,全部是有驚無險。然而,筆者相信,與其說是看不見摸不着的直覺和嗅覺,倒不妨說是源於始皇帝安排的安保級別已經發生了大升級。

秦始皇雕像的「 ”安保”欄桿

始皇帝與刺殺的緣分,歸根到底那還是與六國貴族的矛盾,因此始皇帝在安保這塊兒,必定不會假手於他人,畢竟數百年的聯姻和交往,秦國內部的百官又有幾個不和六國余黨的關系剪不斷理還亂呢。那么,就讓筆者帶着大家一起來看看因為始皇與刺殺的不解之緣,繼而催生的大秦帝王級的安保是什么樣的。

少年時代的刺殺

始皇在沒成為始皇之前,是秦王,而秦王的身份在秦國本該是至高無上的。但是實際上,秦王的頭上還有一層更高級別的存在——王太後趙姬。少年的嬴政或多或少會在午夜夢回之時憤恨趙姬的所作所為,但少年的嬴政做夢都不會想到,這位王太後會給自己安排一次意料之外的刺殺。

劇照:王太後趙姬與嫪毐

這事兒說來倒也是早有眉目,相國呂不韋和王太後趙姬早有私情,而這件事兒幾乎朝野皆知,但是呂不韋到底是商人出身,隱隱約約的倒也覺得這樣做以後必定是逃不過來自秦法的嚴懲,為了轉移矛盾,他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送一個真正的男人進入王太後的寢宮,解放自己。這個男人名叫嫪毐,這是個神奇的男人:

始皇帝益壯,太後淫不止。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令太後聞之,以啗太後。——《史記》

簡直不能直視的桐輪

不難看出,趙姬很快就投身於這位「 ”天賦異稟”的「 ”宦官”嫪毐懷里,甚至還育有孩子。少年的嬴政對此雖不是一無所知,但也可能絕不會想到,這個嫪毐接下來的所作所言會有多么聳人聽聞——

秦始皇帝太後不謹,幸郎嫪毐,封以為長信侯,為生兩子。毐專國事,浸益驕奢,與侍中左右貴臣俱博...瞋目大叱曰:「 ”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窶人子何敢乃與我亢”——《說苑》

一句「 ”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的氣話,激怒了的不只是心高氣傲血氣方剛的少年嬴政,也激活了王太後趙姬心中的野望。少年嬴政所即將遭遇的刺殺就這樣拉開了帷幕:王太後與嫪毐為求自保,打算先下手為強。在王太後與嫪毐眼里,少年的嬴政並不是多么可怕的存在,他不過是個即將行冠禮的半大小子而已,因此他們制定的計劃相當的粗糙。

影視劇《秦始皇》的相關截圖

在王太後與嫪毐的刺殺計劃中,關鍵點在於秦王嬴政舉行冠禮之時的蘄年宮。在他們的計劃中,只需要發動數百人,再在衛尉、內史等內應的情況下,必定是能成功刺殺秦王的。這個計劃相當粗糙,但對於彼時尚且剛滿及冠的嬴政來說,似乎也已經足夠了,不過嬴政在事先已經有所警覺了——因為有人泄密了:

己酉,王冠,帶劍。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及太後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

在起事之前,少年嬴政突然就「 ”覺”了,這背後自然是因為王太後與嫪毐的計劃泄密了。那么,會是在哪一層上泄密了呢?筆者認為應該是王太後與嫪毐「 ”矯王御璽及太後璽”這個層面上出了較大紕漏。太後這塊的印璽自不用說,由於王太後與嫪毐的親密關系的存在,自然是輕而易舉就能取得的,問題在於矯王御璽這塊上。

列陣完畢的秦軍

這里存在兩個問題,第一,這個矯王御璽是假傳秦王大印,偽造命令還是竊取秦王大印;第二,這個發縣卒、官騎等軍事力量,僅僅有秦王大印和王太後的印璽就足夠了嗎,難道不需要虎符?

我們從之後秦王這邊的反應也能看到關於這兩個問題的蛛絲馬跡:

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戰咸陽,斬首數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戰中,亦拜爵一級。毐等敗走。——《史記》

同樣是命令,一方只能調動數百人,而秦王這一方卻能直接調動包括相國昌平、昌文的鼎力相助,甚至就連宮中宦官都協助作戰。這背後的邏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已經一目了然了:既然秦王嬴政可以直接調動朝臣軍隊,那么必定竊取秦王大印的意義不大,所以這個矯王御璽是假傳秦王大印,偽造命令,相應的也就是變相解釋了發動的兵卒數量不多的原因——既無虎符相驗核,又無秦王實際大印。同樣的,在這段記錄中,宦官的出場則證明了泄密者的身份——極大可能正是嫪毐身邊的宦官隊伍。

早有准備的少年嬴政輕易剿滅嫪毐之亂

宦官的這次泄密以及來自身邊的外臣的鼎力相助,使得少年嬴政對這幫內侍與外臣天然生出嫌隙,這份嫌隙讓嬴政在後來稱帝之後一旦發現內侍有與外臣勾結的跡象就毫不留情的斬盡殺絕。

「 ”始皇帝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損車騎,始皇怒日:`此中人泄吾語。”案問莫服。當是時,詔捕諸時在旁者,皆殺之。——《史記》

來自燕國的刺殺——荊軻刺秦王

秦王嬴政在橫掃六國的時候,對於能不用純軍事手段解決的國家還是保持着相當大的興趣的,比如說燕國。其實秦國一開始的要求就很明確,只要燕國願意歸順,將收留的秦國叛將送回,也就這樣了,而燕王說實話也對這種條件比較滿意,唯獨漏算的一個人——燕太子丹。

燕太子丹對這種事情表示無法接受,並且打算謀求刺殺嬴政,在燕太子丹看來,只要嬴政已死,秦必然陷入內耗,那么六國命運尚未可知,再來一次合縱抗秦逼近函谷關也未嘗不可。但是如何才能殺死秦王嬴政呢?燕太子丹的辦法很簡單,也很費成本:滿足暴秦的一切要求,在使者接近秦王的那一刻痛下殺手即可。

風蕭蕭兮易水寒

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史記》

這個計劃比之當年王太後趙姬的計劃還是很有水平的,不管是獻出叛將還是督亢地圖,都是暴秦的痛點需求。抓住暴秦的痛點需求,荊軻可不就順利的接近了嬴政嘛。在接近嬴政後的「 ”圖窮匕見”當中,若不是嬴政衣袖及時在拉扯中損毀以及荊軻本人刺殺技術不精,嬴政必定會在這次刺殺中隕命。

秦始皇三連表情包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史記》

荊軻嘗游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荊軻游於邯鄲,魯句踐與荊軻博,爭道,魯句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刺客列傳》

在一番爭斗和繞柱之後,嬴政最終選擇依靠自己「 ”負劍”,這才將這場刺殺消弭。但是這件事無疑給秦王嬴政極大的刺激,在秦王嬴政事後回想起這一天的經歷,怕是也會暗叫一聲僥幸——這次安保的失利恰恰是因為上次被刺殺後的後遺症。

秦王斬殺技術不精的荊軻

...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秦王方還柱走...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史記》

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的甲士

上次被王太後以及嫪毐假傳命令調集兵馬,幸虧事先靠着有詔備好皆陳殿下的執兵諸郎中,這才平了嫪毐之亂,這次卻因為上次安保的成功經驗,差一點就讓自己命喪黃泉,這自然是要「 ”目眩良久”的,並且就應該自此之後對自己的安保措施再度升級。

來自韓國遺族的刺殺——博浪揮椎者,遠擊中副車

始皇帝嬴政可能天生就是招刺殺的命,在一統六國後,針對他的刺殺還是在不斷繼續着。始皇帝打算巡視天下,來自韓國遺族的張良則打算再來一次刺殺,張良結合之前燕太子丹倒霉的經驗教訓,花了高價請了技術高的大力士。這樣的大力士的價格很高,但張良並不在乎,因為和布置這件刺殺所要安排的大量物質金錢相比的話,只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博浪沙:隱匿身形的好去處

秦始皇的皇后 從始皇與刺殺的不解之緣,來看不斷升級的大秦帝王級安保

張良選擇的地點是博浪沙,顧名思義,這地有風沙,這也就意味着這個地方比較容易進行刺殺,此為地理優勢。但由於這個地方太方便刺客行刺了,所以始皇帝的安保隊伍也不會輕視這里,刀槍劍戟是不可能帶過去的。

博浪沙遺址

「 ”導引傳呼,使行者止,坐者起。四人執角弓,違者射之,乘高窺瞰者亦射之。”

況且秦始皇車駕的前後左右,都被屬車環衛;周圍車、步、騎等武裝警衛。如何才能像荊軻那般接近嬴政呢?答案只有一個——用可投擲的武器。

博浪揮椎者,遠擊中副車

利用武裝禁衛行走空隙而平地飛起一椎,如果只是一般的投擲武器,自然無法傷及車內的始皇帝,但如果是魏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令朱亥擊殺晉鄙的那種鐵椎呢?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留侯世家》

秦始皇:我被刺殺的經驗太足了,就靜靜看着你刺殺,能成功算我輸

這百二十斤的大鐵錐一飛出就給了始皇帝一個大大的驚喜——誤中副車。換句話說,始皇帝又差一點命喪。但這次和上次比起來,明顯可以看到大秦的帝王級別安保系統再次得到較大升級更新,在新的這么一個安保系統之中,對外的目標對象不僅僅只有一個,始皇帝有了「 ”替身”,甚至有理由懷疑其實在場的所有大車全都是副車,真正的始皇帝也許就藏在不起眼的某個小車中冷眼旁觀。因此始皇帝這次一點都沒感到暈眩,而是馬上蹦起來「 ”大索天下”,不過張良跑得快,沒讓嬴政給捉到。

總結

秦始皇的體質相當特殊,他總是被刺客惦記着,他一生所遇到的刺殺堪稱歷代君王榜首,可是始皇帝每次都能全身而退,看上去每次都是僥幸,但在僥幸的背後,實際上也有來自安保系統的不斷更新升級,若每次都靠着僥幸,那么始皇帝遲早在下一次刺殺中被刺客干掉。

始皇陵中秦始皇的車駕

始皇與刺殺的不解之緣,繼而催生的大秦帝王級的安保是也隨之升級更新,由始皇帝慢慢根據實戰而進行的補充更新確實在之後的刺殺中起到了相當積極的作用,至少面對相同類型的刺殺從此再無後顧之憂,並在最後的更新中添加了「 ”替身”,更極大的緩解了面對百二十斤的飛來重椎的安保壓力。

忙着升級安保系統的秦始皇

從少年時期第一次遭遇刺殺的提前准備,和之後對內侍系統的大清洗與對殿前駐軍的提防;到被荊軻近身的惶恐,和擊殺荊軻後的目眩,再到出巡時候的「 ”誤中副車”,也許正是因為大秦帝王級別的安保的不斷升級,因此始皇帝才能對危險的到來高度敏感,也這才讓始皇帝遭遇的幾次刺殺中最後全部是有驚無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