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攻打关东军要塞 苏军进攻要塞受阻,派17岁的女孩劝降日军,日军却做一件无耻的事
苏军进攻要塞受阻,派17岁的女孩劝降日军,日军却做一件无耻的事
二战末期,日军战败不可避免,但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下,日军仍然在做困兽之斗。据资料揭露,1945年8月9日,一百多万装备精良的苏军突然进攻盘踞在中国东北长达14年的日本关东军,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武器装备上,日军都比不上苏军。自然是被苏军打的是节节败退,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即使如此,日军仍然不愿意投降苏军,特别是在绥芬河地区的日军。凭借天长山要塞与苏军对抗起来,由于天长山要塞易守难攻,苏军进攻要塞受阻,苏军多次发动攻击,不仅没能攻克,相反还损失惨重。据资料揭露,天长山要塞可不是一般的要塞,里面到处都是暗堡,并且还有许多防空洞,仅仅依靠强攻,肯定是攻克不了的。坦白来说,当时苏军打算用大炮直接轰平这个要塞,但无耻的日军还夹持了一些妇女儿童,苏军自然是要考虑人道主义的,不敢贸然开火。
最终苏军打算派人前往与日军谈判,希望能够劝降要塞内的日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过当时苏军将士中没人会日语,不得已的情况下苏军开始在绥芬河地区寻找懂日语的人,后来有人主动向苏军推荐了嘎丽娅。大家要知道的是,当时嘎丽娅可是只有17岁,苏军本来是不敢把这么大的事交给一个孩子。但整个绥芬河地区却没有几个会日语的人,最终苏军派17岁的女孩嘎丽娅劝降日军。据资料揭露,嘎丽娅出身比较穷苦,因为邻居是日本人,因此她十分精通日语。除此之外,她的音乐天赋极高,本来是可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但她为了解救要塞内的妇女儿童,义不容辞地同意了苏军的请求,不过她的母亲却不同意。毕竟二战时期的日军无恶不作,难保不会做出伤害嘎丽娅的事情,但她最终说服了母亲,并且前往要塞。

同年的8月11日下午,嘎丽娅和几名苏军士兵一起拿着白旗,来到了山上,打算与日军谈判,不过日军却不同意。嘎丽娅丝毫没有放弃,继续要求同日军谈判,此时日军才同意了,但狡猾的日军居然表示需要时间准备。结果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嘎丽娅和苏军士兵一起来到了日军山洞洞口的时候,日军却做一件无耻的事。原来山洞里的日军突然开枪射击,枪杀了随行的几名苏军士兵。并且不由分说,将嘎丽娅拖进了山洞中,嘎丽娅最终惨遭日军杀害,苏军将士知晓后,大为生气,调来重炮,对日军要塞进行了一阵狂轰滥炸,足足持续了3天3夜。最终日军要塞被夷为平地,日军仅26人存活,在炮击结束之后,嘎丽娅的母亲和她的同学们都去要塞的废墟中寻找她的尸体,但都没有找到。最后只是找到了她头上戴着的头巾,为了纪念嘎丽娅的英勇行为,后来当地还建立了“友谊和平天使”的塑像,用来怀念嘎丽娅。
笔者认为,二战时期的日军过于凶残,无论是在中国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和战俘,都会展开杀戮。就连17岁的嘎丽娅也惨遭毒手,而且嘎丽娅敢于单独和日军谈判,实在是让人佩服,只是可惜的是,她也没有想到日军会如此穷凶极恶。坦白来说,正是日军制造了太多像这样的惨案,导致苏军将士对日军十分痛恨,并且将60多万日军战俘全部押到了西伯利亚,推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逼迫日军战俘从事繁重的体力活,日军战俘死伤者不计其数,这也算的上是有报应了吧。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奥匈帝国遇刺 被刺杀身亡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的生平简介
被刺杀身亡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的生平简介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 z Ferdi a d of Au tria,1863年12月18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
- 下一篇
苹果手机听歌声音小怎么办 iphone6手机听歌时声音很小,左边调音量的已经最大了,有其他办法吗?比如解除限制什么的?!
i ho e6手机听歌时声音很小,左边调音量的已经最大了,有其他办法吗?比如解除限制什么的? i ho e6手机听歌时声音很小,左边调音量的已经最大了,有其他办法吗?比如解除限制什么的?使用iP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