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今年高考考生数 你好,我是今年的考生。想问一下在内蒙古大学怎样能修双学位? 会计和汉语言文学 法学可以么?
你好,我是今年的考生。想问一下在内蒙古大学怎样能修双学位? 会计和汉语言文学 法学可以么?
你好,我是今年的考生。想问一下在内蒙古大学怎样能修双学位? 会计和汉语言文学 法学可以么?
到大二的时候,学校会问你想不想修双学位,那时候你说想就行了。双学位是要缴学费的。你说的三个都可以。
内蒙古大学怎样可以修双学位啊
学分达到2.0以上就可以修双学位
内蒙古大学怎样修双学位
内蒙古大学学生学分达到2.0以上就可以修双学位。
双学位,通常指双学士学位,指在获得第一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全日制再主修另一学科门类本科专业,达到某高校规定条件后,被授予第二学士学位。
与第二学士学位不同,辅修二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辅修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规定要求后同时获得另一学科的辅修学士学位/>双学位、辅修双学位与第二学位(双学历)的最大不同在于证书的发放。
双学位、辅修二学位结业后由主考院校发放学士学位证书,而第二学位(双学历)结业后则由由主考院校发放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是在第一专业证书上注明辅修专业,即两个专业,多数由校方颁发辅修专业证书,但证书编号不是教育部统一的编号,辅修专业毕业证不进行电子注册。
内蒙古大学是否能修双学位?
能啊,双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全部要求后同时获得另一学科的学士学位。未达到申请学士学位要求者可获得辅修学位。双学位教育属于本科教育的范畴。是为了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探索跨学科组织教学模式,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项教学改革措施。双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本科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跨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完成所修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毕业论文和其它教学环节,不低于一定学分,且考核成绩合格,在获得第一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经学校核准、颁发第二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招生范围是本校大二学生,报名条件是成绩较好,无不及格学科,以及满足各学校的其他要求,经录取后从大二开始学习。
学位证书是颁发第一学位证书上注明第二专业的学位,即两个学位。
毕业待遇:既可按第一专业就业,也可按第二专业就业,参加会计职称考试时按研究生毕业对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待遇高于本科,低于研究生。
内蒙古大学双学位也是国家承认的

修双学位。如果有感兴趣的专业,可以报一下。学费也不是很贵。
其实大学里时间还是挺充裕的。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我没有修双学位真是遗憾的事情。
鼓励你报双学位。
四川师范大学能修双学位吗?怎样修双学位?难吗?我是法学专业新生,可以修汉语言文学吗?
可以选修双学位,难易程度就要看你自己了,关于怎样选修,以下有详细说明:
四川师范大学关于开展“双学位”教育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双学位”教育的通知》(川学位[2009]6号)和《四川师范大学关于开展“双学位”教育的实施方案(试行)》(校字[2009]48号)精神,经学校申请、省学位办审批,从2009年起在校内部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本科专业中开展“双学位”教育。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的和意义
“双学位”教育是指在校本科学生在保证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严格按照省学位办和学校有关规定,经自愿申请、学校选拔,同时跨学科门类修读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后同时获得另一个学科门类学士学位的教育形式。
开展“双学位”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大学生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具体措施。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四川师范大学“双学位”教育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和统筹“双学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构成如下:
组长:高林远、周介铭
副组长:钟仕伦、唐尚朴、李培、祁晓玲、严余松、张健、王万民、彭久麒
成员:黄刚威、姜平、张海东、段永清、谢名春、柏成华、刘东、董志强、朱建军、李树勇、康胜、杜伟、严虎、李诚、王川、巴登尼玛、蒲志林、周晓林、王一丁、王玲、曾令秋、李小平、张叉、罗怀良、李树伟、刘德兴、庞元宁、隆泗、阳晓明、彭立、林木、冉涛、胡其征、乔洪、罗共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双学位”教育的各项工作,人员构成如下:
主任:祁晓玲
副主任:杜伟、董志强
办公室成员包括全校举办“双学位”教育的各相关学院的分管教学副院长。
举办“双学位”教育的各相关学院应成立本学院的“双学位”教育工作组,工作组由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分管本科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教研室主任和有关管理人员构成,具体负责本学院“双学位”教育的各项组织和管理工作。
三、有关规定
1、我校举办“双学位”教育的本科专业范围是经省学位办审批同意举办“双学位”教育的校内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校级特色专业。省学位办审批同意我校举办“双学位”教育的本科专业及对应学科门类详见附件一。
2、“双学位”教育的学制为两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普通文科类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总学分数不低于75学分,普通理科类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总学分数不低于80学分。学生的具体修读要求由各有关专业的“双学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规定。
3、学生修读“双学位”原则上在第二学年学习结束后进行,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根据学校统一安排自愿报名参加选拔。申请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必须跨学科门类选择同一层次的专业,即选择与所修第一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不同的另一同一层次专业进行学习(各有关本科专业对应的学科门类详见附件二),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① 参加普通高考并在提前批次和二本批次录取的在校本科学生;
② 在校学习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未受到任何处分;
③ 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所修第一专业前两学年教学计划所列课程的考核(考试、考查)成绩无补考纪录,平均学分绩点在2.5以上;
④ 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能够继续完成学业;
⑤ 申请修读非英语专业“双学位”的学生,参加学校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合格,或普通类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合格、艺术类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成绩合格;
⑥ 申请修读英语专业“双学位”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
⑦ 申请修读理工类专业“双学位”的学生,应按照所修读专业要求,提前修读(或补修)《高等数学》等学科基础课;
⑧ 各有关举办学院认为申请修读“双学位”应该具备的其他条件。
4、为保证培养质量,各专业每学年开展“双学位”教育的接收名额不得超过70人。申请修读“双学位”的学生达到35人,由有关举办学院单独编班,利用晚上、周末或寒暑假实施教学,并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原则上应在3—4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如果申请修读“双学位”的学生人数不足35人,该年度该专业不再开展“双学位”教育。
5、申请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应按照四川省物价局和学校计财处有关规定按学年缴纳学费,学校根据学生实际修读的学分数按对应专业的学分学费标准进行结算。
6、根据《四川师范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条例》,修读“双学位”的本科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考核达标,完成“双学位”教育的各项要求,成绩优良,同时完成第一专业的各项学习要求,达到第一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稽核同意后,授予相应学科门类学士学位。
四、选拔程式
各有关专业“双学位”教育的选拔工作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学生自愿申请,所在学院进行资格稽核,举办“双学位”教育的学院进行选拔,学校教务处审批。今年的具体安排是:
1、符合基本条件的学生自愿报名,填写《四川师范大学“双学位”教育申请表》(见附件三,可以从学校教务处网页下载),经所在学院进行资格稽核并签字同意后,于7月3日前交到有关接收学院教学祕书处;
2、各接收学院教学祕书汇总学生申请表后,由该学院“双学位”教育工作组根据本档案第三条第三款的有关规定,对学生基本条件进行统一稽核。如果某专业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超过70人,所在接收学院还要制订考核选拔办法,于9月7日前进行考核选拔。对于经稽核(选拔)合格的学生,各接收学院统一填写《四川师范大学“双学位”教育申请汇总表》(见附件四,可以从学校教务处网页下载),加盖公章后于9月9日前交到学校教务处教行科;
3、学校教务处在收到各接收学院上报材料的三个工作日内,根据省学位办有关规定和本档案精神,对学生基本资讯进行复核,并将复核合格的学生资讯正式批覆各接收学院。复核合格的学生于9月15日前按学校统一标准到计财处交缴学费,各接收学院从9月15日起利用晚上、周末或寒暑假实施教学。
五、其他规定
1、我校的“双学位”教育原则上从2007级本科学生开始执行,如果有2006级、2005级本科学生自愿申请参加,根据省学位办有关档案精神,必须办理留级手续,保留在校学生学籍,直至完成“双学位”修读任务方能毕业。
2、本通知的有关事宜由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四川师范大学“双学位”教育试点专业一览表
2.四川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录取批次一览表
3.四川师范大学“双学位”教育申请表
4.四川师范大学“双学位”教育申请学生汇总表
二○○九年六月十六日
主题词:开展 双学位教育 通知
抄送:校领导。
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 2009年6月16日印发
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自考
:nm.zsks./zxks/
这是内蒙自考官网,网页的最下面就是各专业考试计划,你看下就可以。
为什么很多师范大学在内蒙古不招生汉语言文学?连内蒙古师范大学都没有汉语言文学
在内蒙古招收汉语言文学的大学不少,你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就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自治区内,今年也招收有23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