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加油站简介 加油站简介及详细资料
加油站简介及详细资料
内容简介
加油站,通常指的是为汽车和其它机动车辆服务的、零售汽油和机油的补充站,一般为添加燃料油、润滑油等。
灾害防护
静电
易燃易爆性液体及气体静电起电机理分析
液体在流动、搅拌、沉降、过滤、摇晃、喷射、飞溅、冲刷、灌注等过程中都可能产生静电,静电常会引起易燃易爆液体的火灾和爆炸。其起电机理是基于偶电层理论。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它们的分界面处会形成电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层电荷,即偶电层。形成偶电层的主要原因是液体介质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离解成正、负离子。例如,极性分子液体或杂质分子可以直接离解。
易燃易爆气体静电起电机理分析
纯净的气体在通常条件下不会带电。高压气体喷出时之所以带有静电,是因为在这些气体中悬浮着固体或液体微粒。当高压气体中混有固体微粒时,气体高速喷出时微粒和气体一起在管内流动,微粒与管的内壁发生频繁的接触-分离过程,致使微粒和管壁分别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当高压气体喷出时,若管道中混有液体(非固体微粒),则伴随着高压气体的喷出会产生喷雾起电。这是因为在高压气体喷出时,气体中的液体要与管道或喷嘴的内壁表面接触,而在管道或喷嘴的内壁表面上形成液膜,并在固液界面上形成偶电层。当液体随气流运动而从壁面上剥离时,发生电荷分离,带电的液滴分散在气体当中喷射出来而导致带电。
加油站加油站静电产生的几个环节和原因
加油站区域内设施较多,但静电主要在储油罐区、输油管道与加油区、及油罐车等部位产生聚集,由于各种设施设备的结构不同,位置各异,所以静电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也各不相同。
储油罐区静电的产生,储油罐在装油或罐与罐之间油品互倒时,一般都采用底部注油法,虽然,此种方法比上部注油法合理,但油品从注油管内高速喷射出时,由于喷射起电而使油罐带电。同时,油品冲击到罐壁造成油雾,也容易使电荷堆积,并发生放电现象。1.3.2输油管道与加油区静电的产生油品由储油罐经输油管道中流动时,易发生流动起电,形成冲流电流。
加油站油罐车静电的产生常年进出于加油站的油罐车在装油、运油、卸油过程中,由于油品与油罐壁、卸油及装油用的鹤管反复冲刷、接触、摩擦,而使电荷聚集产生静电。
当带电体因电荷积累达到一定的静电电位时(一般大于300v),就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加上周围空间又存在着爆炸性混合物,这时就有可能发生燃爆事故。
吸菸
吸菸引发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发生环节分析加油站的主要作业活动有卸油、加油、检修和施工等。在这些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气,当油气达到一定浓度时,极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在14例吸菸引发的加油站事故中,卸油作业过程中发生4例,占28.6%;加油作业过程中发生3例,占21.4%;设备渗漏油气逸散引发2例,占14.3%;其他情况(安装旧油罐、检修保养、施工作业等)引发5例,占35.7%。由此可见,吸菸引发的着火爆炸事故在各个工作环节都有可能发生,管理者来不得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酿成大祸。
2.事故发生场所分析
吸菸引发的加油站事故中,在爆炸危险场所(油罐室、油泵房、储油库房、加油房、高架油罐、检查井)内发生7例,占50.0%;在非爆炸危险场所(加油站围墙外、招待所、厕所、休息室、值班室、加油站大门外)吸菸引发6例,占42.9%;设备失灵导致油品流入站外水沟,农民点火检验引发1例,占7.1%。这里应当说明的是,非爆炸危险场所为什么会发生着火爆炸?其原因是许多输油管和热力管同沟敷设,管沟没有隔离封堵或填实,油气通过管沟窜入休息室、值班室;油罐室墙壁出现裂缝油气逸出室外;呼吸管口距离建筑物窗户太近;喷溅式卸油;油气沿地面扩散到站外等,使非爆炸危险场所转化为爆炸危险场所。非爆炸危险场所转化为爆炸危险场所主要是因加油站设计建设中遗留下的隐患引起的,其表现是卸油和加油工艺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油罐安装在室内;管沟敷设输油管线,且与多个场所连通;安全距离不符合建设规范要求。
加油站安全知识引发事故人员分为加油站内部人员和非加油站人员2类。在吸菸引起的14例加油站事故中,加油站内部人员引发9例,占64.3%(其中业务人员如保管员、油料员、司机等引发4例,占28.6%;非业务人员5例,占35.7%),非加油站人员5例,占35.7%(其中在加油站施工人员引发2例;站外行人、小孩引发3例)。上述数据说明,加油站人员和外来施工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油料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对油品易燃易爆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加油站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吸菸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提高站内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对站外周边人员的宣传教育。
在吸菸引发的14例加油站事故中,燃烧物是油气的为13例,占92.9%,是由于抽气逸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被点燃引起的;油品1例,占7.1%。点火源主要是火柴、打火机、菸头,据资料,火柴火焰温度达500℃~650℃;气体打火机火焰温度高达1600℃~2100℃;香菸菸头中心温度达700℃~800℃,菸头表面温度约250℃,菸头弹出火星温度约200℃,这么高的温度是极易引发油气着火爆炸的。
预防措施
加油站静电灾害的防护技术与措施
防静电设施接地

加油站静电接地就是用导线将储油罐、输油管道、加油机卸油台等设施与大地相接,从而使导体电位接近大地电位,其中卸油地线应与防静电接地体等电位连结。显然,接地的目的是为带电体上静电荷向大地泄漏提供一条通道,以防止带电体上静电荷的积累或静电位的升高。要经常检查加油枪的接地和管道上法兰盘的连线情况,及时消除锈蚀,保证整个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08。注意: 当防静电、防雷和工频电气三个接地系统共用一个接地体时,接地电阻应按其中的最小值选取,一般为4~ 108。
增加空气湿度
增湿主要增加静电沿绝缘介质表面泄漏,而不是增加静电通过的泄漏。增湿对于亲水性物质除能加快静电的泄漏,防止静电积累,还能提高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火能量。在加油站主要是给加油区、储油罐区、卸油区及油罐车等喷入水蒸气或洒水,是加油站区域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 范围内。
掺杂降低电阻率
要有效地泄漏带电体上的静电,接地法只适用于带电的金属导体或静电导体和亚导体,而增加湿度又只对亲水性的带电介质有效。要有效地泄漏电阻率较高的静电非导体所带电荷,只能靠降低它们的电阻率,提高导电性来解决,即向介质材料如燃油、塑胶制品等添加能减少电阻率的杂质,以改善其导电性能。理论和实验表明,对于固体材料,当其电阻率降至1098cm 以下,就可有效地泄漏静电,防止静电的危险积累;至于液体,当其电阻率降至10108cm 以下,就可消除静电危险。市面普遍使用的抗静电剂,就属于化学掺杂法。抗静电剂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导电性,值得推广套用。
电离空气法
电离空气法是通过安装静电中和器,使空气发生电离,产生消除静电所必要的大量电离子(一般为正、负离子对)。电离空气法使用方便,又不影响燃油质量。
控制场所危险程度
在机动车加油站,主要应在封闭危险的空间安装通风装置,及时排出爆炸性混合物(如可能产生的油雾等),使混合物的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
人体静电防护
人体活动也是加油站静电发生源之一,由于人体带电的复杂性,所以应建立完备的人体防静电系统。这一系统可考虑由防静电工作服、鞋袜、地坪等组成,必要时辅以防静电腕带、手套、脚套、帽子和围裙等,还有工作台、座椅等都属于防静电系统范畴。这种整体的防护系统兼具有静电泄漏、中和与禁止作用。除了以上措施外,在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完好的前提下,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这是防止静电灾害事故发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各种正反事例反复印证著这条道理。预防吸菸引发事故的对策
1.强化安全管控、教育
吸菸引发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均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加强对加油站人员的安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要开展经常性的油品知识学习,使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各种油品的性质、特点和油蒸气爆炸极限,从主观上增强预防事故的意识。同时,要利用吸菸酿成着火爆炸事故的典型案例,对加油站内部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吸菸对个人、家庭、单位、社会的危害性,提高责任感,自觉戒菸,或者不在加油站吸菸。另一方面,要加强站外周边人员和外来加油人员、司乘人员的管控,切实做好检查工作和监督引导工作,确保"站内"、"站外"安全。
新建加油站必须严格按照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对于未按标准建设的加油站,应及时查找施工过程中遗留下的事故隐患,并对照《规范》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如不合理的卸油、加油工艺系统、呼吸管道、油罐室安装的油罐、管沟敷设的输油管道,以及热力、输油、电气共用管沟等。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情况下的油气排放,防止不正常情况下的油气逸散、积聚和非爆炸危险场所向爆炸危险场所的转化。
加油站是严禁菸火的场所,严格控制火源(火种)是消除事故隐患的必要措施。但部分加油站在火源(火种)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对吸菸视而不见、视而不管,监督不力;对外部人员的管理,只有要求,没有检查,缺少必要的强硬措施,全凭外来人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外来人员在危险场所吸菸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如不改变,引发事故就会成为必然。因此,加油站内部应严禁携带存放火种,更要提倡加油站人员戒菸。
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制度落实的保障。在内部人员相互监督的同时,要重点加强对外来人员和客户的监督,在加油站入口处要设定明显的警示标语,同时要求加油站人员要对客户进行口头提醒。在加油站进行施工改造时,要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特别强调加油站不允许吸菸的道理和危害。在施工过程中,要有专人在现场监督,特别在动火时,要严格控制范围,并对动火现场油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全全施工无事故。
工作要求
上岗规定
管理和人员上岗规定
加油站由于石油商品具有易燃爆、易挥发、易渗漏、易集聚静电荷的特性。加油站必须确立"安全第一"的 思想,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保证安全经营。加油站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学习石油商品知识和用油机具知识,掌握业务操作要领,熟悉加油站管理制度,并经过相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
进站规定
①站内严禁菸火。
②严禁在加油站内从事可能产生火花性质的作业,诸如不准在站内检修车辆,不准敲击铁器等。
③严禁向汽车的汽化器及塑胶桶内加注汽油。
④所有机动车辆均须熄火加油。机车、轻骑、拖拉机等熄火加油后要推离加油机四米后才能发动。
⑤严禁携带一切危险品入站 。
发展现状
在中国,加油站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 由分散经营到规模经营、由单一经济成分向多种经济成分、由经验型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由单品种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化的发展过程。
加油站安全挂图根据《中国加油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分析,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加油站已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0年代全国加油站总量只有70座左右;60年代末不到200座左右;70年代末发展到600座左右;1985年全国加油站大约有3600多座;1990年底为5000多座;1993年猛增到38000座左右;1996底达到42600座。到2000年底,全国加油站总数达到8万多座。
截至2006年底,全国93879座加油站中,中石油自营及特许加油站数量为18207座(其中自营站16906座,特许站1301座),较2005年增加43座,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19.4%;中石化自营及特许加油站数量为28801座(其中自营站28001座,特许站800座),较2005年减少846座,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30.7%;其他国有、民营、外资加油站总计46871座,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49.9%。
中国石油的加油站我国目前共有加油站9.2万座,其中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全资和控股的约占44%,其他加油站约占56%。国际三大石油巨头仅仅通过合资建立了3000座加油站,数量上不及中石化、中石油,拥有加油站总量的5%。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已完全开放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外资公司可在国内建设油库、码头和销售网路。但是中国加油站市场未来仍将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为主,其连锁经营与集中配送的发展尤其会得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同时,他们亦会加快与跨石油公司合资经营加油站的步伐。
加油站中国的加油站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目。全部加油站中,国有加油站占53.3%,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占46.7%,非国有加油站中,外商投资企业占2%。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成品油的需求迅速增长。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对外放开已近两年。审视国内成品油市场环境,一个微妙的变化日益清晰,那就是作为成品油销售最前端的加油站被推到了市场最前沿。
行车要求
加油站行车应具备的素质
除了安全方面需要注意,加油站作为公共场所,同时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行车法则。
1、记住加油口位置
一般家用车的油箱口通常位于两侧后轮上方的位置,有些在左侧、有些在右侧。车主应当记清自己油箱盖的朝向,加油时将车停在相应的位置,尽量让油枪正对加油口,避免加油口位置不对,油枪长度不够,来回挪车耽误时间的状况。
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很多车型仪表盘中油表显示的位置会有一个小箭头,箭头指向哪边,我们的油箱口就在哪边。当然不是所有车型都有箭头,这个办法只是作为参考。
2、尽量不要挡住整条过道
一般加油站内空间相对拥挤,不过两排加油机之间还是可以并排停下两台车的,这里就需要各位车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加油机停车,避免一辆车挡住两条车道的情况,不要给他人造成影响。
3、加油高峰期如果可能的话先挪车再开票
上下班高峰期,不光路上会堵,加油站里也会比较拥堵。车多其实大家能理解,就怕那些加完油不紧不慢的,有些人油加完了在屋里等著刷卡结账、有些坐在车里检查检查小票、记录记录油耗,后面众多车无奈只能跟着等。
对于现金付账的朋友,可以加油完毕后将车往前开一些,待后面车辆加油时再去门市领取 小票。如果车上还有同行人员,可以自己挪车,让车内朋友去结账,尽量为大家节省一些时间。
4、注意关窗,防止偷盗
如果加油时车内有同行朋友还好,如果是独自驾车来加油,必须去门市内结账等离开车辆时,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关闭车窗,有可能的话可以锁上车,避免车内物品遗失。
5、不要逆行
为了保证加油站内行车有序,一般加油站都会设定明确的出入口。但由于很多客观原因,造成在一些加油站经常能看见有车主图方便逆行驶入,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大多情况下加完油的车主心态还比较放松,冷不丁逆行一个车会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另外加油站特殊的区域,任何事故有可能导致更大的隐患,因此按照指示顺行是很有必要的。
6、拉手刹防溜车
如果说日常生活中小刮小蹭不算什么,到了加油站,任何意外都可能造成大危险,因此建议停车加油拉起手刹,防止溜车发生磕碰,增加安全隐患。
注意事项
散装买油需注意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加油站一般是不向个人出售散装油的,也就是说必须开车来加油。但如果车辆真的因没油抛锚在了路上,车主又不想通过救援的方式,那么这种情况下拎着油桶买油也是被允许的。但这有两个前提,首先为了安全必须使用铁质油桶来打油,铁质油桶在汽配城等地都有销售,一般加油站也有销售。另外就是需要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居委会开具相关证明,带着证明就可以来买油了。
雷电天气不加油
原则上加油站是24小时营业的,但在一些极端天气下会暂停服务。比如强雷电天气时为了安全往往加油站会停止营业,待雷电结束再重新营业,因此建议车主夏季雨季多关注天气变化,适时调整加油时间。
加油站打手机
加油站内禁止打手机,是一个传言。加油站普遍采用电脑控制,在加油站接打手机,会造成加油站的部分设备引起感应,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最终导致计量不准。而实际上,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的。
而实际上,专家调查了各地加油站的火灾爆炸事故,没有一例是因为使用手机引起的,根本不存在"由于使用手机而引发的加油站火灾和爆炸的事件"。2001年,俄克拉荷马大学无线电磁感应研究中心的Glenn Kuriger小组完成了最广泛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所谓的手机来电产生火花进而引爆弥散在空气中的油汽,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只有在极其严苛的条件在才有可能发生,而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安全管理
安全意识
● 加油站里应有的安全意识
加油站加油站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保证安全必然是重中之重。
1、禁止吸菸
严禁菸火,是加油站随处可见的提示,对于很多有停车一根烟习惯的朋友来说,这种习惯一定不要带到加油站。因为加油时单位空间内的汽油浓度会增大,明火存在引燃汽油的可能。
2、禁止打电话
通常加油站都会在显著位置贴上禁止使用手机的提示,偶尔遇到一些在加油站使用手机的车主,工作人员也会第一时间进行制止。
加油站使用手机首先威胁的是安全问题,电话接通时信号强度瞬间提升,与加油站电子设备间有可能产生电子摩擦引燃油气,这种摩擦虽然强度不大,发生危险的机率也不高,但是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因此为了绝对的安全,加油站是禁止使用手机的。另外,同样是由于接通电话时信号强度的变化,是存在干扰加油站电子设备工作的隐患的,为了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车主不要在加油站内使用手机。
如果真的有急事需要使用电话时,每个加油站都有门市或是便利店,那里使用手机是绝对安全的。或者离开加油站十几米的距离也可以保证安全。
3、加油要灭车
加油时要灭车,相信大多数车主都知道,每当我们驶入加油站,工作人员也会提醒我们将车辆熄火。但是在一些自助加油站或是小加油站,的确看见过加油不灭车的情况出现,虽然也没出什么状况,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车辆在运转过程中,进排气的气体流动,以及线路上的细微老化,都会产生静电甚至火花,当潮湿天气下,存在引燃引爆汽油的危险。
4、不要拍打化纤类衣物
加油站最怕的就是明火和静电,化纤面料衣服容易产生静电,因此加油时不要下车进行拍打,以免产生静电造成危险。
安全通告
2020年8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关于严格加油加气站内扫码支付等使用手机行为安全管理的通告。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加油加气站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禁在加油加气作业区内进行扫码支付等使用手机的行为。如需使用手机,应在站房或辅助服务区内进行。
二、严禁开展各类易引导顾客在加油加气作业区内使用手机的宣传行为。
三、对违反本通告规定的,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