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讨论网络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 什么是德拉吉报道,对新闻传播有怎样的意义

火烧 2023-01-04 00:33:31 1068
什么是德拉吉报道,对新闻传播有怎样的意义 什么是德拉吉报道,对新闻传播有怎样的意义德拉吉报道 (Drudge Re ort)是一家美国新闻网站,创始人是马特·德拉吉.与主流媒体不同,德拉吉报道挖掘了很

什么是德拉吉报道,对新闻传播有怎样的意义  

什么是德拉吉报道,对新闻传播有怎样的意义

德拉吉报道 (Drudge Report)是一家美国新闻网站,创始人是马特·德拉吉.与主流媒体不同,德拉吉报道挖掘了很多内幕消息,如率先报道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这些颇有刺激性的内幕消息,也为它争取到了不少读者.

讨论网络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 什么是德拉吉报道,对新闻传播有怎样的意义

德拉吉报道 (Drudge Report)是一家美国新闻网站,创始人是马特·德拉吉。与主流媒体不同,德拉吉报道挖掘了很多内幕消息,如率先报道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这些颇有刺激性的内幕消息,也为它争取到了不少读者。
----------------------------------------------------------
您好,答题不易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古腾堡印刷术的发明对新闻传播有何影响?

那个时代,报纸(也就是新闻纸)是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但是要靠手写,印刷术出现后,取代了原来费时费力的手写报纸。手写和印刷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该发明的出现让报纸更为大众化,壮大了新闻事业

改革开放后新闻传播有什么表现

国际在线消息(驻广州记者韩希、见习记者张焱尧):中国传媒发展与改革研讨会近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中国新闻界专家表示,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为新闻传播带来更加自信的表现。
研讨会以“中国使命与媒体变革”为主题,与会者循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新闻传媒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中国新闻传媒呈现出的深刻变革。
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认为,今年5月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中国新闻传媒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认为政府发布公开信息条例、北京奥运期间对外国媒体记者开放,这些都是一个国家自信的表现。

德国新闻传播史

德国新闻史笔记
一、简单的德国史
公元843-919年,路易之后的加洛林王朝
919-1024年,萨克森王朝
962年起获得“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号
此后这个国号下德国经历三四个王朝的更迭,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国家”。最后退位的皇帝来自哈布斯堡王朝。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只是名义上的“国家”,由3000多个邦国组成(16世纪骑士起义失败后减少到300多个,拿破仑占领后减少到30多个),没有统一的军队、没有预算,皇帝由7个选帝侯国选举产生。因而“德国”实际上是个极为松散的以语言和邦国间政治依附为纽带的“国家”。
1806-1871年,德意志联邦(一种松散的“国家”政体,只有象征政体的联邦议会,后期实际上被普鲁士王国掌握)
联邦的主要两个邦国:
1701-1871年,普鲁士王国
1254-1918年,奥匈帝国,1866年退出德联邦
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
1919-1933年,德意志魏玛共和国
1933-1945年,法西斯德国(所谓“第三帝国”)
1946-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1990年-今,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当代德国地图
二、德国新闻史的特点
1,落后的政治体制、分散而发达的地方新闻传播。现在德国的新闻业仍然呈现分散的特点。
2,普鲁士新闻政策的特点:专制政体与形式上的新闻自由相结合,造成畸形的新闻业发展:从1840年起,在经济上逐步放宽新闻出版的限制,非政治类新闻传播基本不加限制,但是对政治异见的报刊和报人迫害不断。
3,魏玛共和国时期开始真正自由的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蓬勃发展之时,突然被赤裸裸的法西斯专制替代。
4,1945年以后,德国的新闻业几乎完全被摧毁。西德在战争的废墟上,依照西方民主体制重建新闻业。东德则按照苏联模式重建新闻业。1990年德国统一后,东德依西德模式重组新闻业。
三、简单的德国新闻史
1,可提及的历史上的传媒
1457年,世界上第一张印刷新闻纸
1615年,世界上第一张“真正的”报纸
1650年,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以下是勉强可以提及的历史上有影响的报纸:
1704年,普鲁士的民营报纸《福斯报》创刊
1740年,普鲁士的民营报纸《施本纳报》创刊
德意志联邦时期,最大的报纸《总汇报》(1798创办,巴伐利亚)
《莱茵报》(1842-1843年)德国第一家民主主义报纸,马克思是后期的主编。
第一家通讯社沃尔夫社(1849年)
19世纪下半叶的报纸代表《法兰克福商报》(1856年创刊)
19世纪末形成三个非政治的商业报团:摩塞、雪尔、乌尔斯坦因(老板均为犹太人),后来雪尔报团被霍治堡收购。
1923年创办广播电台(公私合营)
魏玛共和国两个最大的政党报刊集团:社会民主党报团、共产党报团。
1932年报纸共4703种。
2,法西斯德国的新闻政策:
1,将沃尔夫通讯社收归国有,变成德国通讯社,直接控制主要的新闻源。
2,私营的广播电台全部收归国有,大力发展广播用于宣传民众效忠法西斯主义,以及对外宣传。
3,封闭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全部报刊,禁绝全部公开的反对意见。
4,用暴力夺取犹太人的两个报团,只保留雅利安血统的霍治堡报团,使之急遽扩张,成为惟一的忠于纳粹党的民间报团,该报团最多时拥有报纸1600家。
5,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机关报《人民观察报》成为主导报纸(主编罗森堡),还有政府宣传部长戈培尔的报纸《进攻报》也是主导报纸。
3,二战后的德国新闻业
二战后东德的主要报纸是德国统一社会党的机关报《新德意志报》(1946-1991年)
西德在美、英、法军队1949年撤出后,实行完全的新闻自由制度,自然形成了以地方性为主发展传媒的传统特点。
在分别建立州或州际的公营广播公司八个,然后各州的广播公司联合建立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产权属于各州的广播公司共有。
报纸以地方为主的传统占主导,只有很少的几家报纸在全国发行。
1986年西德议会确认公营、民营广播电视体制并行。
四、目前德国新闻业的格局
1,报纸(日报总数2000多种,但是编辑部只有近400个,同时编辑1300多种地方日报)
全国发行的报纸只有《世界报》30万、《图片报》430万、《法兰克福总汇报》35万、《南德意志报》40万。
最大的地方报纸《西德意志总汇报》(110万)
2,周刊,代表性的新闻周刊是《明镜》,发行量100万,每期350页。时事政治周刊是《明星》,发行量110万。
世界报2003年4月22日
图片报2004年4月13日头版新闻的标题
左上角的头版头条:每周40小时的工作制度又回来了!该条右下角将“35”划了个×。
该条右侧(头版二条)的标题新闻:他们真的做了:第一个克隆人(详见7版)。右上角为广告
第二排左侧为报头:图片
第二排假头条的标题新闻:联盟的强力前锋姆蓬扎(体育新闻,详见12版)
第二排真头条的标题新闻:和当年的拉方丹一样(肩题):疯女人刺死基民盟主席(详见2版)
新闻周刊《明镜》2004年4月10日出版186页
3,通讯社,独大的是德国新闻社(DPA),1949年建立,报联社体制。
4,广播电视,全国性的公营广播电台是广播一台、广播二台(均在美因茨)。全国性的公营电视台是电视一台(汉堡)、电视二台(美因茨) 。产权属于各州的公营广播公司共有。全国性的民营电视台是(Prosieben-SAT.1)普罗西本-卫星1台(美因茨)、卢森堡台(科隆)。
5,传媒集团,普罗西本-卫星1台公司、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贝塔斯曼(Bertelsmann)集团、刚垮台的基希集团。

各位大神们,新闻传播有什么就业

专科专业:广播电视技术,摄影摄像技术,音像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影视动画,影视广告,主持与播音,新闻采编与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电视制片管理,新闻与传播,新闻学与大众传播,信息传播与策划,传媒策划与管理,影视灯光艺术,数字传媒艺术,电视摄像,摄影,作曲技术,剪辑,录音技术与艺术,新闻,新闻与文秘
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媒体创意,国际新闻,播音,体育新闻,新闻,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影像工程)
研究生专业:新闻学,传播学

规避新闻传播侵权行为有什么现实意义

新闻摄影侵权类型1.文字说明不当,造成失实报道造成文字说明不当的常见情况有两种:一是事实出错。还有就是文字说明中用词不当。新闻照片以形象说话,作者的评价要通过画面自然流露出来,而对客观事物或人物用文字来作倾向 性甚至是侮辱性评价也容易出现问题。2.图文不配,造成名誉侵犯在一些批评性、揭露性的报道中,运用配文照片时刊发与文章内容无关的照片,这样极易给读者造成歧义理解,从而给照片画面中的人物造成名誉损害。3.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侵犯有些场合,拍摄未成年人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很可能会不小心侵犯他们的个人隐私。4.肖像图片被用作商业活动,构成侵权在公开的活动中拍摄新闻图片,并在报纸上刊发,当事人不会追究什么,但报社很多商业活动需要图片时,就会调用图片库里的图片,在这个时候就存在一定侵权风险。5.街头抓拍构成侵权在没有现成的新闻事件拍摄任务时,扫街是记者共同的职业习惯。街头抓拍到的图片,往往构图自然,人物瞬间表情生动而为读者所喜爱。但由于是现场抓拍的,当事人不知情,又没有进一步核实新闻事实,图片一旦见报,要是当事人认为丑化了他个人的形象,或者在新闻要素上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当事人就可能以侵权为由将记者告上法庭。6.图片网络传播构成侵权一些网民下载摄影记者所拍摄的图片,经过一番篡改后,或移花接木,或改头换面,或添油加醋,结果使得整张图片事实和形象大变样。再加上网络的快速复制传播,其造成的恶劣影响可想而知。这种侵权行为随着网络的普及率提高,也增加了摄影记者的职业风险。
现实意义:1.减低新闻从业人员法律风险;2.保障相关人员合法权益;3.促进新闻业健康发展;4.提升社会良好风气。

新闻报道中什么是最快速的传播媒介

最快的传播方式是直播,最快的媒介这个不好界定,看你怎么运作了,谢谢采纳-

中国新闻传播史-----申报的特点及对当下的借鉴意义

答《申报》的题一定要分为两个时间段:①英国商人美查创办,以盈利为目的 ②是比较关键的阶段,即史量才接手后,在广告、发行以及印刷技术方面都做了较大的改进,尤其是“一二丶八”之后,改变盈利立场,转为支持抗日的爱国主义立场,尤其是创办了副刊《自由谈》,使之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阵地,经常发表左翼作家文学如鲁迅先生的作品等。
借鉴意义主要有两点:①经营方面(创新,采用最新技术,广告,发行等)②立场(爱国,为中国的进步提供强大的舆论力量)
记住主要的自己再发挥就好了,考试顺利~~

新闻传播媒介的含义

指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中介,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是用来表达某种含义的静态的或动态的任何物体和物体排列。
其他资料也都送给你吧,相信有的对你有用:
新闻媒介的类型
i. 报纸。作为大众化的新闻媒介,报纸的历史是最长的。它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散页出版物。
ii. 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媒介。
iii. 电视。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的一种传播媒介。
iv. 互联网。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融合的产物。同时,它的作用很难说是传播新闻,但它传播新闻的功能却是独特的,是传统三大媒体在许多方面是无法相比的。
v. 通讯社。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是新闻信息高速、有效流通的重要媒介或通道。
vi. 手机。第五媒介。由于手机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不可忽视其在信息传播,包括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简析主要新闻媒介的个性特征
I、报纸:
① 报纸是视觉媒介
② 报纸的保存性强
③ 报纸的选择性强
④ 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
⑤ 报纸的工作程序多而复杂,因而时效性较差
⑥ 报纸借文字传播,要求读者有文化,限制了读者范围
⑦ 报纸的感染力较弱,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逼真。
II、广播
广播通过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等,可以充分展示广播新闻的个性色彩,而广播自身非语言符号音响、音乐和其他声音的实时应用,更能显现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受性,它甚至可以通过听众的想象和推理塑造出在场的感觉。
广播声音符号的优势和劣势始终相伴;声音语言的口头化是得其不容易像文字那样做深度报道。
总结起来,就是:
广播视听觉媒介,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
广播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
广播渗透性好,影响面广,可以不受空间和条件的限制;
广播的保存性弱、选择性弱。
III、电视
电视与其他新闻媒介相比,拥有的收受者最多,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媒介。
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齐集荧屏,以全能语言的方式让人们同时可以接受声像和文字传播;而它另一突出特点是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这就极大地扩展了收受人群的范围,把新闻传播带入了一个普遍收受的时代。与报纸的文字信息相比,电视的图像语言更具有更为直接的信息刺激作用和力量。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绕过人们大脑的理性思考,直接指向人们内心,引发心灵的震撼,产生及时效应。它不仅使得观众的现场干增强,同时大大强化了新闻的可信性。
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重大新闻或重大新闻的部分细节并不总是可以看得见的,这就意味着电视无法用自己特有的画面方式进行记录,事实上电视不能展现自己风采的时候往往正式报纸能够出彩的机会,因此它们具有互补的关系。与广播一样,电视具有顺时而播的特点,对人们的随意收视形成了客观限制。
IV、互联网
互联网大容量、高速度、超文本、互动性、多媒体形态的特点,使得新闻传播朝着更加快捷、更加便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网络新闻是真正全球化的新闻,它以自己的技术优势,不仅给社会公众提供了自发自收的自由,而且提供了抵抗多种可能的收发限制,这就使网络新闻能够在一些事件、问题、人物、现象上,形成了独特的舆论环境。
网络新闻传播使新闻源、传播者、收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传统的新闻媒介中
人们收受到的新闻都是经过职业化的新闻传播这加工处理的,很难与最初的信息源直面,但网络却使得一些新闻不再经过职业化的新闻“守门人”的把关或过滤,而直接与公众见面。
网络媒介可以借用自身的技术手段,以影像的形式将一些新闻事件复原再现。
网络媒体也有缺陷:第一个问题是新闻真实性受到挑战。其次是网络新闻的获取需要一定的物质能力和知识技术能力。再次,网络新闻信息的海量特点,冗余信息,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大量存在,严重干扰了人们对新闻有效获取和理解。
V、通讯社
新闻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被称为“供应新闻的大动脉”、消息的汇总处。严格意义上讲,通讯社应该叫做新闻媒介组织,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是并列的概念。
通讯社主要有几大特点:
① 具有庞大的信息采集网络
② 具有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
③ 能够提供量多质高的信息
④ 受众是其他新闻机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