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苍蝇的意思 康熙假裝放棄臺灣,此人掏出一隻死蒼蠅,康熙:誓死收復!

火烧 2022-05-09 06:24:05 1059
康熙假裝放棄臺灣,此人掏出一隻死蒼蠅,康熙:誓死收復! 明朝滅亡後,清朝繼之,有人認爲,清朝無名將。其實清朝至少有兩位名將,一人是晚晴的左宗棠,另一人則是清朝早期的施琅。施琅爲了中國的統一大業,做出了

康熙假裝放棄臺灣,此人掏出一隻死蒼蠅,康熙:誓死收復!  

明朝滅亡後,清朝繼之,有人認爲,清朝無名將。其實清朝至少有兩位名將,一人是晚晴的左宗棠,另一人則是清朝早期的施琅。施琅爲了中國的統一大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當年康熙假裝放棄臺灣,施琅掏出一隻蒼蠅,豪氣干雲說了一段話,康熙聽完後表示:誓死收復臺灣!

明朝末年,海盜鄭芝龍力量強大,不僅擁有萬貫家產,還擁有自己的艦隊。明朝無力征剿,只得轉而詔安。清軍入關時,鄭芝龍保護南明王朝一路南退,是南明王朝最依賴的將領之一。鄭芝龍手下有兩元大將,一人名叫施琅,另一人名叫鄭成功,前者是鄭芝龍的心腹,後者是鄭芝龍的兒子。

不過,清朝實力太過強大,南明朝廷不堪一擊,在洪承疇的策反下,鄭芝龍投降,施琅也隨軍投降清朝。只有鄭成功帶領部下寧死不降,逃到廈門,最後死守臺灣。當然,鄭成功這時候趕走了荷蘭殖民者,讓臺灣重歸中國人管理,從這點講,鄭成功是民族英雄,值得尊重。

不過,清軍出爾反爾,鄭芝龍投降後被殺,施琅隨即逃跑,又去投奔鄭成功。可惜,鄭成功和施琅都是著名將領,二人放在一起,政見不合。鄭成功殺了施琅的父母和兒女,施琅不得不再次投降清朝。當時康熙年幼,輔政大臣鰲拜認爲施琅擅長水戰,留下了以後或許有大用,所以對他既往不咎。

康熙六年,大臣孔元章奉旨招撫臺灣,鄭經(鄭成功之子)不願談判,清朝內部爭論紛紛,鰲拜認爲臺灣“孤懸海外”,打算放棄臺灣。施琅立即上書反駁,認爲寶島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萬萬不可放棄。當時康熙雖然未親政,但對施琅印象很深。

苍蝇的意思 康熙假裝放棄臺灣,此人掏出一隻死蒼蠅,康熙:誓死收復!

康熙二十一年,此時康熙已經29歲,雄才大略,打算對臺灣用兵。但朝中仍有很多反對聲音,大多認爲臺灣是蠻荒之地,沒有價值,不值得清朝出兵攻打。因爲當時剛剛平定“三藩之亂”,國庫空虛,短時間內不宜再有戰事。在朝堂上,康熙假裝說要放棄臺灣,讓施琅發表看法。

施琅走讓前去,對大家說:“吾在京二十又五年,日夜磨心熟籌,無時不注臺灣之動向,臺雖孤懸,而連骨血,若他日爲虜所據,再出兵討之,必晚矣。至如耳之蠅,不能寢食以安。”(小編譯:我在北京25年了,日夜演算戰法,關注臺灣的動向,寶島雖然孤懸海外,但和我們骨肉相連。如果現在不出兵,以後被異族佔領,我們再去攻打,就晚了。到時候就好像耳邊有一隻蒼蠅,我們拍不死,將寢食難安。)說着,侍郎竟然從袖子裏掏出一隻大蒼蠅,往身邊的索額圖臉上靠近,索額圖慌忙躲避,惹得康熙哈哈大笑。

施琅在朝堂上的表現,讓康熙非常開心,立即當衆表示,誓死也要收復臺灣。其實,在上朝之前,康熙派心腹大臣李光地前去拜訪施琅,希望施琅能夠主戰,施琅當即表示:“臺灣雖在外島,關四省要害,斷不可棄!”所以,爲了說服衆人,施琅才準備了一隻死蒼蠅,沒想到效果顯著。據《清史稿》記載,康熙本身不太信任施琅,李光地說施琅和臺灣鄭氏有大仇,康熙纔信任他。

​第二年夏天,康熙命施琅、姚啓聖等人負責征討臺灣,施琅連續攻克澎湖諸島,臺灣的戰船損失慘重。在康熙的威逼利誘下,鄭氏家族終於答應歸降,從此,臺灣收復。施琅被康熙封爲靖海侯。

施琅打仗,不拘章法,算是一位名將,《清史稿》評價他:琅治軍嚴整,通陣法。尤善水戰,諳海中風候。對於施琅,歷史上評價不一。從明朝舊臣的角度來評價,他三次背叛舊主,而且人品不佳,被人說成奸臣。但小編認爲,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首先要看他對國家的統一有沒有貢獻,從這點來說,施琅毫無疑問,貢獻頗豐,是爲英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