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怎么理解善与恶 人性论:善与恶

火烧 2023-02-22 22:27:34 1064
人性论:善与恶 古今中外,人类的所有认识工具,诸如神学、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等,都离不开对人性的探究与表现;同时,人性又是所有理论大厦和文学艺术殿堂的基石。关于人性的理论大体可归纳为四说:性善说、

人性论:善与恶  

古今中外,人类的所有认识工具,诸如神学、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等,都离不开对人性的探究与表现;同时,人性又是所有理论大厦和文学艺术殿堂的基石。

关于人性的理论大体可归纳为四说:性善说、性恶说、亦善亦恶说、非善非恶说。

对这四说,我都不能完全同意,因为:

1、世间一切事物中,的确普遍存在着二元对立且相互依存的现象,比如足球赛,但对于复杂多变的人性,却不有用这种思维模式简单套用,因为,事物还存多元对立、共存的现象,如打麻将。

怎么理解善与恶 人性论:善与恶

2、善与恶是两个极,中间有许多过渡色,有许多复杂情况,所以善恶说不能描述出人性的状态,更不能抽像出人性的本质。

3、丰富性、复杂性、多样性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等等一切事物所共有的现象,人性当然不可能例外。显然,善恶论的思维模式,正好能扼杀了这种真实的存在。

4、善恶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评价。当人的言行不对外界发生任何影响时,你怎么能辨别出他是性善还是性恶呢?所以,看到人所做的善事,你才能说人性是善的;看到人所做的恶事,你才能说人性是恶的。可是,人有大量的善行,也有大量的恶行,所以形成了性善性恶的四种说法。但假如我们的评价眼光和评价尺度变了,情况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美国人攻打伊拉克,有人说这是在行善,有人说是作恶,这里的恶与善只是人的一种平价,与人的本性无关。

5、善恶既然反映的是人与外界的一种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人性的认识和利用,改变人的言行对外部所形成的影响,即善恶转化,比如,人有自私性,如果他这一本性对他人、对社会形成了伤害,那么它就是恶的;如果我们利用经济、行政、情感等手段,使之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那它就是善的。这就是道德、法律、制度、规章等等社会规范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好的法律,好的社会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反之会使好人变坏。

——自然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而自然科学的所有成就都是对“物性”认识和利用的结果。比如,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对这一特性的认识和利用,既可以避免许多“恶”,又可以成就许多“善”。这一特性所表现的出来善与恶,与你对其认识和利用的有关。

6、单纯的性善说、性恶说、亦善亦恶说、非善非恶说都不值得一驳。这里要辩明的是,有人说基督教的原罪说,就是性恶论。这种观点我不认同:首先,基督教的罪与性恶论的恶完全不是一回事——基督教的罪中有恶、有邪恶、丑恶等等,但却不仅仅是这些——它指的是所有违背上帝旨意的思想、语言、行为等等,内涵非常广泛而丰富,所指非常深邃,需要对《圣经》反复阅读才能有所感悟,这里真是用语言说不清,只好从略。其二、如果人性本身就是恶的,是内在的,那么,人还会有什么希望呢?基督又怎能改变人,给人以新生命呢?其三、既然谈的上基督教的观点,那么,就应当从基督教的教义出发来认识问题。《圣经》中明确地说,亚当和夏娃是在吃了“分别善恶的树”(又译为智慧树)上的果子后,才“知羞耻,识善恶”的。请注意,这里的“分别”,“知”,“识”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就是说:善恶具有主观性;并且,善恶是人与外界发生关系后形成的,因此,人才能通过忏悔、遵守上帝的约成为新人,上帝才能实施大拯求,把人从罪中解放出来,给人以新生命。

总之,我的观点是——不要用善与恶的二维思维方式定义人性。人性是丰富的、复杂的、多样的。我们不但要从总体上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性,更要对某一具体的人性加以深刻的认识和利用,诱导和塑造人性向着真关美的方向发展,比如利用民主机制,促使人性的负面价向正面价值转化,并且促使其正面价值得到更加光大的发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