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我能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了下一句 太不可思議!受持這部經典哪怕是一句,都能獲得無量無邊甚深福德

火烧 2021-06-22 00:19:42 1057
太不可思議!受持這部經典哪怕是一句,都能獲得無量無邊甚深福德 01 牛頭山融禪師 唐朝的時候在牛頭山有一位融禪師,潤州人,俗家姓韋。家裡世代傳習儒學,家學淵源,博通經史,他卻沒有入世求取功名的心。一天

太不可思議!受持這部經典哪怕是一句,都能獲得無量無邊甚深福德  

我能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了下一句 太不可思議!受持這部經典哪怕是一句,都能獲得無量無邊甚深福德
01 牛頭山融禪師
唐朝的時候在牛頭山有一位融禪師,潤州人,俗家姓韋。
家裡世代傳習儒學,家學淵源,博通經史,他卻沒有入世求取功名的心。
一天,他偶然看《般若經》,明白了真空妙有的道理,棄學進山出家,二十年里修法精進毫不懈怠。
貞觀年間,融禪師在牛頭山石室為一百多人講解《法華經》。
當時正是寒冬時節,厚厚的積雪覆滿石室台階。
忽然,在冰中出現兩朵蓮花,金色燦爛,盛開七天不謝。
又有一頭大鹿,常常在融禪師講解《法華經》的時候來聽經,講完就離開。
門人弟子發心持誦《法華經》為正業。
——《法華經顯應錄》
02、汴州廣福寺釋功迥
釋功迥是唐朝汴州浚儀人。六歲的時候,母親口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十六歲的時候,到秦山拜弘法師為師。功迥年紀雖然不大,卻嚴持操守。
穿布衣、住茅棚,修法精進。他常說:「在山林中靜默修行是獨善其身,要延續佛法慧命,必須教化誘導,才能弘法。」
後來,功迥去南方參學,在慧福寺專誦《法華經》,又撰寫了五卷《法華經疏》。
常常為人演講《法華經》,感應普賢菩薩騎著六牙白象現身,地面都變成了銀色。
功迥前後講《法華經》五十多遍,每次講到藥草喻品時,天必下雨。
——《法華經顯應錄》
03、宋東掖山能仁寺釋本如
釋本如是宋代四明句章人,小時候跟從法智禪師學習佛法。
宋真宗祥符四年,本如到東山大弘教觀,講法華、金光明經、觀無量壽等經,每部經都講了六七遍。
他後來又集合百名僧人,修習法華長懺一年。
本如曾經在東山的西南角看見一隻老虎趴在地上,他用禪杖打了老虎一下,說:「這不是你住的地方。」
老虎就低頭離開了。他後來在老虎趴的地方建造草屋,閑居在此。
本如師禪坐時,原來住在這裡的五通神經常將本如師和禪床一起抬起在空中飛行。
本如師傾慕廬山的道風,和郇公章得象等賢人結白蓮社。慶曆年間,皇帝賜號神照,賞紫方袍,賜寺額白蓮。
本如師臨終的時候和眾人說法訣別,江上很多人看到雲端上有僧人向西而去。
嘉定四年遷葬,已過去二百多年了,打開龕室,看到本如慈祥的相貌和生前一樣,鬚髮長垂,舍利滿龕。
——《法華經顯應錄》
備註:
法華經、楞嚴經與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
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是說一乘之果;也可說前十四品是開權顯實,後十四品是開近顯遠,不入法華,不知佛恩之浩瀚。
許多高僧大德都因為持誦《法華經》而進入禪定境界,因為持誦《法華經》而開悟的更是不乏其人。
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大師更是《法華經》的倡導者。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雲∶"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恆、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
最為第一。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雲∶"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用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雲∶"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
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暗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雲∶"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法華經·法師品》雲∶"藥王!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法華經·法師品》雲∶"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印光大師文鈔》∶"法華奧典,位冠群經,聞即往生,位齊等覺。"
受持讀誦《法華經》疾至一切種智,何況小小人天福報。
以上所示乃《法華經》無量殊勝功德之一滴也。
總而言之,讀誦、受持、書寫、解說、供養者,皆具無量之功德,其之功德,佛智籌量不得其邊。
皆是大菩薩,自舍清凈業報,愍眾生故,生此人間,為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非菩薩事也),與如來共宿,諸佛護念,一切魔外不得其便,一切煩惱所不能侵,現世安穩,所願不虛。
上根之人,須臾聞之即得究竟成佛。一般之人聞已信解受持即得近佛果凡聞《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釋迦本師即與授記成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