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战争一旦爆发 两百年期间发生十二次战争,他们为何恩怨不断,最终走下历史舞台

火烧 2021-12-27 04:11:55 1086
两百年期间发生十二次战争,他们为何恩怨不断,最终走下历史舞台 奥斯曼土耳其和沙皇俄国的冲突最早来源于沙皇俄国向南方伏尔加河流域扩张,与克里米亚汗国发生了冲突,而克里米亚汗国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克里米

两百年期间发生十二次战争,他们为何恩怨不断,最终走下历史舞台  

奥斯曼土耳其和沙皇俄国的冲突最早来源于沙皇俄国向南方伏尔加河流域扩张,与克里米亚汗国发生了冲突,而克里米亚汗国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以东欧奴隶贸易闻名,并且是金帐汗国的继承者,虔信伊斯兰教,在15世纪附属于奥斯曼帝国,也是奥斯曼帝国将势力范围和贸易范围投射在东欧伏尔加河的前锋。

在俄国早年与周边国家,波兰,立陶宛等国家陷入冲突时,克里米亚常常插手谋取利益,并且也和沙俄产生了冲突。在沙皇俄国崛起后,克里米亚汗国就不免成为俄国进入伏尔加河下游流域的下一个目标。这也就不免和奥斯曼土耳其产生了冲突。

从宗教上来看,沙皇俄国信仰东正教,在拜占庭灭亡时迎娶了拜占庭公主,自称第三罗马,是东正教的坚决捍卫者。从民族上来看,沙俄将自己视为斯拉夫民族的集大成者,全体斯拉夫民族的守护者。而奥斯曼帝国从塞尔柱人建国起信仰伊斯兰教,在巴尔干先行扩张,获得了巨大的疆域,并且灭亡了拜占庭帝国。从民族上看,奥斯曼巴尔干领地内民族众多,其中不乏包括南斯拉夫人,奥斯曼帝国实行"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和平",对宗教和民族问题较为宽容,但在民族主义兴起后,这恰恰成为了巴尔干火药桶,后几次俄土战争,和两次巴尔干战争,都同巴尔干复杂的民族问题有关。

从两国的本质性质来看,就决定了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也不可能调和。沙皇俄国作为第三罗马帝国,一心想要染指居士坦丁堡;而奥斯曼帝国则也以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称,历届苏丹将自己头衔加上为"罗马帝国的凯撒",但这反而与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背道而驰(希腊化东罗马统治者的头衔被称为"巴塞勒斯")。奥斯曼和沙皇俄国这两位不正统的"罗马"都称自己为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并且相互敌视。同时,沙皇梦想成为全斯拉夫人的皇帝,所以针对奥斯曼治下的斯拉夫民族,也是双方矛盾的一个冲突点。

从地缘上来看,俄土战争爆发之前,奥斯曼土耳其将影响范围投入在东欧以及乌克兰,而俄国在积极向南方的大草原扩张,这就不免和哥萨克人,克里米亚,还有奥斯曼帝国产生了地缘冲突。同时和波兰在"大洪水"时期受到削弱,俄国侵入哥萨克乌克兰也有着关系,让我们来看俄土战争的细节。

阿斯特拉罕永眠大教堂

第一次的俄土战争发生在1568年,(按照常理来说1676年已经是第二次俄土战争了,按照这个计算方式,一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共发生了十二次俄土战争。但一些人将1676年视为第一次俄土战争,那么就只有十一次。)第一次俄土战争的起因是沙皇伊凡四世在1556年征服了阿斯特拉罕汗国,切断了亚洲到小亚细亚的贸易,奥斯曼帝国对伏尔加河下游的影响力遭到削弱,于是在1568年对俄宣战。尽管奥斯曼土耳其远征到了阿斯特拉罕,但是依然被击退,第一次俄土战争以奥斯曼的战败而告终。

俄罗斯皇帝彼得大帝占领亚速

第二次俄土战争发生于波兰"大洪水"之后,大洪水直接导致了波兰立陶宛的衰弱,在东欧产生了权利真空,奥斯曼从波立联邦手中夺取了波多里亚地区,而沙皇俄国从波兰获得左岸乌克兰、斯摩棱斯克一带和北顿涅茨克等领土,并且同波兰建立了针对奥斯曼的防御战略,并共同管理扎波罗热哥萨克。奥斯曼对乌克兰地区的插手是第二次俄土战争的爆发成因,哥萨克在俄国的帮助下发动了起义,反对土耳其的扩张。俄军和土军围绕着奇吉林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最终俄国获胜,双方签订了《巴赫奇萨赖合约》,俄国获得了更多的领土。

第三次俄土战争发生在"伟大的土耳其战争"中,穆罕默德四世打造了近20万人的军队入侵神罗,在大维齐尔的带领下远征维也纳,波兰国王杨·索别斯基破天荒的说服瑟姆议会,集结了3万人南下解围。杨·索别斯基到达维也纳后,带领1万8千骑兵,在3千精锐翼骑兵的带领下发动了史诗级别的骑兵冲锋,翼骑兵维也纳之战成为了传奇,永久记录在历史中。维也纳围城解除后,土耳其与欧洲诸国"神圣联盟"的战争中处于下风,1686年,俄国加入神圣同盟,第三次俄土战争爆发。俄国发动了对于克里米亚和亚速的远征,但此时彼得大帝准备同北方的瑞典开战,于1700年签署了《居士坦丁堡和约》,俄国获胜,并且获得了第一个黑海入海口,亚速港。

1709年,大北方战争迎来高潮,瑞典军队兵败波尔塔瓦,瑞典年轻得传奇国王卡尔十二逃往奥斯曼境内请求奥斯曼帮忙,几个月后,奥斯曼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向俄国宣战,第四次俄土战争爆发。彼得大帝亲征至普鲁特河,却陷入了重围,这一次俄土战争以奥斯曼帝国的胜利告终,奥斯曼帝国重新夺回亚速港的控制权。

第五次俄土战争发生在俄奥组成反土同盟的大背景下,1735年,俄国向奥斯曼宣战,两年后奥地利参与战争,俄国发动了对克里米亚的远征,但奥地利却被暴打,1739年, 奥土,俄土恢复和平,俄土领土不变。

第六次俄土战争成因是1768年俄国干涉波兰内政导致的巴尔同盟起义,这为瓜分波兰打下了基础,奥斯曼帝国为了削弱俄国,对俄国宣战。传奇名将苏沃洛夫攻占多瑙河两公国。俄国获得了部分领土,并获得了克里米亚汗国的统治。

第七次俄土战争源于奥斯曼帝国和俄国的克里米亚冲突,奥地利也加入了这场战争。但迫于法国大革命,奥地利快速的获得了一小片地区,退出战争,1792年,俄土签订和约,俄国胜利,获得叶迪山地区。

战争一旦爆发 两百年期间发生十二次战争,他们为何恩怨不断,最终走下历史舞台

第八次俄土战争在拿破仑战争之中。1806年,随着拿破仑在奥茨特利茨胜利,奥斯曼和俄国开战。1812年,俄国获得了比萨拉比亚地区。

1827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英法俄干涉革命,第九次俄土战争爆发。1829年,俄国获胜,并且获得了黑海和高加索部分领土,同样获得了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控制权。

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也就是第十次俄土战争。俄国主要目的是将巴尔干和高加索的东正教纳入势力范围。战争以英法土撒胜利告终,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重新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

第十一次俄土战争发生在1877爆发,巴尔干各国都发生了反土大起义,奥斯曼镇压了保加利亚四月起义,俄国以解放巴尔干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各族为借口,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罗马尼亚很快解放,塞尔维亚和黑山公国也加入进攻,俄军攻势迅猛,但尼古拉耶维奇被奥斯曼努里帕夏拖在了普列文,挡住了俄军的攻势。最终俄军剑指居士坦丁堡,1878年3月3日,双方签署和约,但和约内容过于倾向俄国。同年6月,俾斯麦和欧洲列强重新规划了巴尔干的局势。

第十二次俄土战争被算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结果众所周知,奥斯曼加入协约国,最终战败,丢失了绝大多数的领土,但在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领导下,完成了土耳其独立战争。世俗的土耳其成立。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成立了红色苏联,退出了战争。

我们从此可以看到俄土十二次冲突的总体发展,前期几次俄土战争的聚焦点在伏尔加河下游流域和乌克兰的争夺,中期的争夺围绕着黑海出海口,以及黑海沿岸的控制权,中后期的冲突发生在高加索,以及罗马尼亚两小附属公国之间。最后的三次战争围绕着巴尔干的民族问题。宏观角度上来看,满足在开篇提到的矛盾,这也是不间断的俄土战争史的推动力发展。

双方的冲突结果是俄国大大扩大了其势力范围和领土,奥斯曼帝国走向了衰弱。最终,两个国家都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王冠落地,走下了历史舞台。两个"自称罗马"的历史,也停止在了历史的书页上。

(图文来自网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