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3号桥 咸阳二号桥的历史
咸阳二号桥的历史
一、沙河古桥历史、传说、名字、修建时间、宽、高、外貌
位于咸阳城西南10公里处秦都区钓台乡西屯村和资村村交界处沙河古河道。秦汉桥梁遗址。1986年陕西省考古所发掘了两座桥梁遗址。两座桥相距330米,均为木架结构。
一号桥始建于战国末期或秦迁都咸阳不久,毁于秦末农民起义或项羽之手。一号桥木桩排列整齐,清理出16排143根桥桩。
二号桥始建于西汉初期或中期,毁于西汉末年的王莽变乱。二号桥清理出5排40根桥桩,东西排列,南北对应。桥宽约16米。附近出土有铜构件、铁槽板、变形葵纹瓦当、素面半瓦当和几何形方砖、绳纹板瓦、筒瓦等。
沙河古桥是秦咸阳城、汉长安城去上林苑和西入巴蜀跨渡沣水的桥梁。1989年这一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沙河古桥是目前世界上迄今所知规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大型木结构桥梁,在人类交通史,世界桥梁史上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两座古桥,志书无记载。根据碳同位素年代测定数据为:一号桥为2120年±80年,二号桥为1900年±80年。两个数据都没有超出秦至西汉的年代界限,与文物形制反映的时代基本吻合,经过深入调查考证,专家认为,一号桥始建于战国末期或秦迁都咸阳后不久,毁于秦末农民起义的项羽“西屠咸阳”;二号桥始建于西汉初期或中期,毁于西汉末年导致关中“生灵涂炭”大型建筑物“十不存一”的王莽变乱。这两座古桥虽位于现在的沙河古道,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实地考察,有专家认为,古桥所在的现今沙河曾是古沣水的主河道,这两座桥就是秦汉时期首都咸阳和长安去往皇家园林上林苑和长杨宫、五柞宫、黄山宫及巴蜀等地跨度沣水的古沣水桥址;也有专家认为,沙河古桥是汉唐时期的西渭河桥。
不知道满意吗
二、咸阳二号桥 免费
今日,秦皇路城区段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开始施工,工程北起珠泉路东口,南至一号桥北,预计2011年2月10日完工,施工期间对道路管制,车辆需要选择通行。
小型客车免费通行二号桥
秦皇路供水管道改造工程涉及路段为珠泉路东口至咸阳桥(一号桥)北,施工期间实行部分道路封闭,珠泉路东口至七厂什字段,东边道路封闭,七厂什字至一号桥北段西边道路部分封闭。
◆公交车通行:由七厂什字往南行驶的15路、21路、22路、59路公交车将改由人民西路、咸通路、滨河路、一号桥通行。咸阳市公交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具体的通行将根据道路的情况而定,尽量维持原线路,减少给市民带来的不便。”
◆汽车通行:长途汽车南站发往户县、周至方向的车辆由人民西路、秦都桥(三号桥)通行,发往北部各县长途客车改由长途汽车北站始发。由312国道、208省道去往西安方向的车辆由文林路、东风路过渭城桥(二号桥)通行。
另外,施工期间珠泉路东口至陈杨寨转盘所有货车禁止通行,七厂什字至珠泉路东口由南向北通行的车辆和七厂什字至一号桥由北向南通行的车辆提前选择绕行。施工期间,所有小型客车可以免费通行二号桥。
三、咸阳的历史
夏代开始,咸阳属禹贡九州之雍州。
殷商时期,咸阳称做“程”。 西周王朝,称毕国。
武王都于镐京,其地在今长安县斗门镇附近。京者,大也。
周制:”邦畿千里“,所以毕国当为畿内所属。 秦孝公初期,首都在栎阳。
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城咸阳,筑冀阙秦都九迁西犬丘、西垂、天水、雍、平阳、m?渭之会、泾阳、栎阳、咸阳),而咸阳为其最后定都之地。 秦王朝,首都咸阳。
汉高祖(刘邦)元年,长安是原来的咸阳。武帝(刘彻)元鼎三年,始更名渭城(以其地临近渭水),属右扶风。
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诈昭帝平陵五个陵邑都在咸阳原上,所以汉后把咸阳原也叫五陵原。详文咸阳是我国秦、汉王朝的故都之地,位于泾、渭二水交汇之处,古籍称作“渭lm”,是我国一座迄今已有两千多年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
据考古资料证明,远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这里沿渭水流域已有尹家村、铁江咀、药王洞等多处原始村落。先民们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过着漫长而艰苦的岁月,创造着人类的古代文明。
从夏代开始,咸阳属禹贡九州之雍州。约公元前十六世纪,我国历史进入了殷商时期。
奴隶制继夏代之后有了相当的发展。殷商时期,咸阳称做“程”。
《周书》记载:“惟王季宅于程”,当时是一个奴隶主封国。王季即季历,为古公N陡傅谌樱芪耐跫Р母盖住N耐跻嘣映蹋筢愣加诜帷!吨熳蛹¡烦啤俺獭笔呛何ط龇绨擦辏裨诰┱紫萄粝亍啊┱撸笠病V苤疲骸卑铉芮Ю铩埃员瞎蔽٧苣谒簟?秦部族原居西戎之地,与戎狄杂居,以畜牧也养马为主。
秦襄公时,以马匹护送周平王东前有功,遂赐以歧周之地。平王都于雒邑(今洛阳),始称东周。
秦从此据有关中之地,为诸侯国。史家称"襄公始国",即指此而言。
我国历史从此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秦孝公作秦王后,下令国中求贤,卫国人商鞅应募入秦(本名卫鞅,秦封于商亦名卫鞅),佐孝公变法。
孝公初期,首都在栎阳。(今临潼境内),经过一段变法,觉得那里距离东方诸侯国太近。
为了拜年法的需要,选择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泾、渭二水汇流的三角地带,于“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城咸阳,筑冀阙”,把首都从栎阳迁来。秦都九迁西犬丘、西垂、天水、雍、平阳、m?渭之会、泾阳、栎阳、咸阳),而咸阳为其最后定都之地。
九迁是步步东移,唯有从栎阳迁来咸阳是由东向西折回,为当时形势所需。秦在咸阳历经孝公、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后始皇赢政、二世胡亥共传遍全国八代而亡,长达一百四十四年。
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秦王朝,首都咸阳从此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咸阳一词是从秦孝公迁都这里方始出现的。
究竟为什么要叫咸阳?据清人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引《三秦记》云:“咸阳,秦所都,在九]U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三辅黄图》、《元和郡县志》、《长安志》均同此说。
咸阳地域范围,秦时期已难以稽考。 商鞅变法,推行县、乡、亭、里的行政制度。
及至始皇,“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宫观二百七十处。”又“迁十二万户富豪于咸阳。”
“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金人十二,立于宫门。”《三辅黄图》载当时咸阳“北至l?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
”大体包括了现在的关中。还以咸阳为中心,“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
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沛公(刘邦)元年,秦二世子婴降汉,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熄灭”,秦都咸阳被彻底毁灭。
文献记载中,多次提到咸阳市,如:惠王四年,昭王六年,狼先后两次入咸阳市,大概当时咸阳的规模、人口、商业贸易还不很繁荣。 昭王六年以后,咸阳市才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又如《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李斯列传》“公子十二人、Z晁老萄羰小!崩钏埂把断萄羰小!钡取5笔笔心谏栌邢萄敉ぃ萁夥藕蟪鐾恋奶掌饔∥模萄敉び杏依铩⑼昀铩⒍À铩€锏取O萄羰心诨褂谐て酵ぁ⒍庞释ぁ⑿⒗锿ぁ⑹倭晖ぁ⒀恿晖さ取A硗饣褂谐ぐ蚕纭⒁跸纭⒔ㄕ孪纭⑵皆纭⒀酉绲取R陨纤担梢源筇蹇闯鱿ρ艉偷笔笔星姆段А?汉高祖(刘邦)元年,被项羽毁了的咸阳得到恢复,取名新城。
七年又划归长安,所以司马迁说,长安是原来的咸阳。武帝(刘彻)元鼎三年,始更名渭城(以其地临近渭水),属右扶风。
西汉早期、中期的七个汉陵,军没有陵邑。除文帝霸陵、宣帝杜陵葬于长安南原外,其余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诈昭帝平陵五个陵邑都在咸阳原上,所以汉后把咸阳原也叫五陵原。
如刘邦的陵邑叫长陵县,曾显关东豪族万户以奉陵邑,至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已达五万户。长陵邑遗址在今市区内韩家湾乡怡魏村。
安陵县迁来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充陵邑,遗址在白庙村周围。茂陵县奉陵邑者六万户。
这些贵族公子不事生产、豪华奢侈、斗鸡走狗、生事滋扰。 。
四、谁知道西安沣东新区在哪呢
咸阳从陈阳寨到2号桥属于咸阳秦都区
2010年2月,在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沣东新城管委会正式成立。作为西咸新区五大组团的核心区域,沣东新城规划面积159.3方公里,西接沣河,东连西三环,北至渭河,南临西汉高速,辖区囊括西安市六村堡街道、三桥街道、王寺街道、斗门街道,咸阳市沣东街道。到2020年规划人口67万,建设面积75平方公里。
沣东新城地处关中渭河冲积平原,北临渭河,南靠秦岭、沣河贯穿全城,新河、沙河等多条河流水系在区内纵横交汇,新区山水田园生态独树一帜。
新城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9公里,距西安北客站6公里,距西安市钟楼仅有12公里。六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快速干道等各种路网四通八达,地铁、公交、BRT等各种交通工具线路完备。 在传承历史文脉、突出田园生态、组团布局发展、公共交通连接、城乡统筹发展五大规划理念的指导下,沣东新城确立了“两带、七板块”的“v”字型空间布局。
两带分别为:周秦汉历史文化展示带、沣河滨水生态景观带。历史人文与生态景观将在这里交相辉映,各具风采!
七板块分别是:科技统筹示范板块、镐京田园城市板块、沣河田园城市板块、阿房宫人文旅游板块、昆明池文化生态板块、三桥现代商贸板块和六村堡现代产业板块。
一座由“核心板块支撑、便捷交通联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大开大合的现代田园城市,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五、咸阳古渡的历史
咸阳古渡 清·朱集义 长天一色渡中流 如雪芦花载满舟 江上丈人何处去 烟波依旧汉时秋 西安的东西两侧,有两座桥很著名,一座是城东的灞桥,一座是城西的咸阳桥。
两座桥都因离别而著名,也各自延伸出了“关中八景”中的一景,城东的是“灞柳风雪”,城西的是“咸阳古渡”。 据咸阳地方志记载, “咸阳古渡”有“秦中第一渡”之称,是古长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
繁荣与离别并存的古老渡口 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国都,咸阳被世人熟知。这座古城背原面水,形势险要。
其所背靠的原称为“北坂”或“毕原”。原下不远处滔滔渭水奔流东去,宛似一条游龙。
这段渭河也就是关中东西大道的分界线,东来西往的人必须从这里渡过渭河,然后才能东出函谷,或向西踏上丝绸之路,于是也有了“咸阳古渡”。咸阳古渡从何时兴起?这个问题似乎难以找到确切的时间,也许要追溯到渭河两岸开始有居民生活开始。
陕西秦汉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曾在咸阳市文物局进行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的祝烨告诉记者:“咸阳古渡繁荣于秦汉时期,自秦汉以来,此地称为杜邮或渭城,即长安通往西方诸国的渭水渡口。陕西地方志曾有记载,渡口自古建有木桥,是关中西通西域,南往巴蜀的交通要冲。
秦时官府正式在此架设桥梁,固有‘渭水贯河,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描写。行人站立渡口桥头,可西望雄伟华丽的秦宫殿。”

提起咸阳古渡,就不能不说到渭河三桥,渭河三桥包括东渭桥、西渭桥和中渭桥。祝烨说:“因为古代的渭河渡口大都依桥而设,以取地利和桥梁之不足。
渭河上最大的几个官方渡口都是依渭河三桥而建的。”其中东渭桥是汉景帝刘启五年在高陵县耿镇渭河上建的;汉武帝建元三年又在渭河东岸马家寨与曹家寨两村之间的文王嘴附近建起了西渭桥(也称便桥或便门桥);而中渭桥则是秦昭王始建,到汉代重修,在今渭城区窑店镇南的东龙村。
咸阳古渡的遗址就位于西渭桥的附近,所以咸阳古渡也有西渭桥渡之称。汉代修建帝王陵是东西渭桥营建的直接原因,不过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后,这里已成为丝绸之路的桥头堡,送行去西域这里是必经之路。
通过渭河只有两种方式,要么通过桥,要么通过古渡,据说渭河上或桥或渡,并存了很长时间,也许一段时间以桥为主,一段时间以渡为主,但究竟何时靠桥,何时靠渡,如今已不可考。唐时,西渭桥更名为咸阳桥,昔日之便桥成为一座见证了离愁别绪的“离别之桥”,古老的渡口也曾见证了多少离别的泪水。
虽然唐朝从军或出使西域是令人仰慕的壮举,但西域一带当时还比较荒凉,生活水平与风土人情都和中原大不相同。送客至此,心中不免悲伤。
因而,我们能感觉到在咸阳桥的送别辞和灞桥送别辞的情绪是颇不相同的。唐代很多诗人都写诗描绘了当时的心境,最著名的当属王维那首《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尤其是最后一句,至今听来仍有一种浓重的悲凉。虽然是离别之桥,不过咸阳博物馆原馆长李宏涛介绍,唐代的咸阳古渡已经非常繁华了,白天桥上车马穿梭,晚上城门关闭,舟船开始工作,把货物摆渡到码头。
码头附近建有“西市”,来往于长安的商旅、马帮、驼队必在这里歇脚。桥头两岸,贩夫走卒,人马喧闹,歌舞升平,一派繁荣。
咸阳渡,在治城南。明嘉靖中以舟为浮桥,岁可常通。
其后冬春有桥(其费由粮赋项下开支,作正报抵,岁不得过三千元),夏春仍以舟渡。通陇通蜀,过客众多,欸乃之声彻夜不息,为秦中第一渡。
案:自两寺渡至治城,河宽仅里许,俗名十里狭,非若上下流之可容多水也,故可以舟渡,或以木桥而不可为石桥。以石柱林立,水涨时不能畅行,又有禾草(俗名河络柴,水涨则有)以塞其眼,势必泛滥横流,不但南乡被淹,而县城且不可保矣。
冯玉祥驻咸,可颂者多,惟议修石桥人皆危之。乃或以为德政,而又惜其未修焉。
安刘渡,在县东三十里。旧志因安、刘二氏近渡故名。
或谓因诛吕安刘名。又名嘉麦渡,以地产嘉麦也。
今为左所渡。 中桥渡,在安刘渡东十里。
即古中渭桥所,唐乔谭有记: “自鸟鼠穴者兹水广矣,依凤凰城者兹桥壮矣。水朝巨海而不竭,桥通大路而居要。
,不然岂自秦至我唐,六干甲子而独存也?稽厥弘道率兹帝圻侯天根之见,当务农之暇,司金司土鸠而集也,水工土工速而至也。挥刃落雪,荷锸成云。
京兆尹紫绶而董之,邑吏墨绶以临之。远迩子来,结构勿亟。
无小无大,咸称天休;经之营之,不愆于素。丹柱插于坎险,朱栏赩而电炫。
乃虹引成,势犹雀填,就功连横,直抵禁苑。南驰终岭商洛,北走滇池鄜畤。
济济有众,憧憧往来,车马载驰而不危,水涝起涨而转固。人思启者,吾其有济。
赩赩赫赫,轰轰阗阗。且周穆之驾鼋鼍振千祀也,东方之聚鱼鳖称一时也。
孰若我由之而必达,凭之而必安。若以匹敌,夫何远矣。
遂因行迈,睹兹崇饰,将刊石以表迹,敢搦札以纪事。赤奋岁流火之月也。”
今名千家渡。 庵阳渡,在县西五里。
两寺渡,在庵阳渡西五里。先是三里桥以木为之,重车行其上辄摇动,一遇大雨桥板。
六、咸阳市各做桥的资料
咸阳古为帝王都,因秦地而生辉,纵是与历史名城西安依渭河为邻,咸阳仍不失其古城风采。
历史对这片风水宝地厚爱有加,秦地沃土,曾经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的国都,后又为汉、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车粼粼、马萧萧……尘埃不见咸阳桥”这是记载中的咸阳;今日咸阳,风采依旧,西部大开发、西咸一体化……滚滚的发展浪潮推动着古城。而古时的“咸阳古渡”已转为今日的渭河大桥,在巨大的变化中忽然变得拥挤和不堪重负了,交通要道急需再扩。
咸阳渭河三号大桥位于市区西部,东距渭河一号大桥约3公里,大桥北与咸阳电子工业区相接,长虹路、中华路相接,南至世纪大道西延段,全长1890米,其中桥梁884米,南北引线道路1006米,桥面总宽度28米,双向4车道,北岸道路宽50米,南岸道路宽60米,设计时速为60公里,其中快车双向4车道16米,非机动车道两侧各6米,人行道两侧共6米,设计通行能力为35000辆/日,设计荷载为城A级,总投资为1.2亿元,为城市I级主干道。 咸阳渭河三号桥由陕西省城市规划设计院于2000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陕计投资[2001]1116号文件批准立项,通过公开招标由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设计,并经市政府批准,由咸阳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国际惯例,采用BOT方式进行投资建设经营,2003年5月8日开工建设,2004年8月18日完工,2004年9月18日竣工通车。
渭河三号桥是贯通市区西部通往沣河新区的交通要道,该桥南与世纪大道、咸户路相接,北与西宝北线、中线相接,主要分流西宝北线、中线的过境车流,并为咸阳西部、电子工业区服务。三号桥的建成对缓解一号桥及市内交通压力、改变过境交通、货运交通和市区交通、合理布局市内交通流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拉大城市骨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3年4月29日,由咸阳市政府李永民副市长主持召开的三号桥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市政府、秦都区、市国土局、市城建局、咸阳中铁路桥有限公司、市自来水公司等参加会议,这次会议对加快大桥建设速度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咸阳市委书记宋洪武、市长张立勇、副市长李永民多次到大桥工地查看施工情况,三号桥的施工质量是这些父母官最关心的。
他们还在工地现场办公,对拆迁遗留问题进行了解决,确保大桥建成后两边道路畅通。 此外,咸阳市城建局、秦都区政府等各级政府也给予了极大帮助。
采访中我们得知,咸阳市政府在投资、法制、人文上给予公司的是“保姆式的服务”,凡是需要他们出面解决的问题,都在最短的时间得到处理,他们的投资理念已渗透到老百姓的心里,这对三号桥整个项目的操作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渭河三号桥承建单位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第一个BOT项目, BOT: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总经理、咸阳中铁路桥公司董事长扈振衣表示:“渭河三号大桥是公司在咸阳市的第一个投资项目,也是总公司和二十局运作的第一个BOT项目,是先导性工程,是价值性工程。
项目不大,但我们十分重视,该项目的成功运作对于总公司下一步进行资本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的战略作用会在未来的时间里显现出来。” 在渭河三号桥项目确定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咸阳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三方按照55%:35%:10%的投资比例合资组建咸阳中铁路桥有限公司,按照国际惯例,采用BOT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经营,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经营期限为25年。
其中,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出资3600万元,占注册资金的90%。 2003年2月16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总经理扈振衣、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文忠和咸阳市城建投资公司总经理王鼎新在渭河三号桥合资建设合同上郑重签字,正式拉开了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咸阳共谋发展的序幕。
科学、过硬的设计方案 为了确保渭河三号桥的建设质量,咸阳中铁路桥有限公司选择设计方案中标的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作为大桥的设计单位,同时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作为大桥的监理单位,它们均是我国建筑行业设计和监理的“翘楚”,这样就从源头上保证了大桥的设计质量,同时也确保了大桥的监理力度。 在该项目的工程设计图上,记者看到,渭河三号桥位于咸阳市区的西部,南与世纪大道、咸户路相接,北与西宝北线、中线相接,主要分流西宝北线、中线的过境车流。
全长1889.98米,其中桥梁884.3米,设计时速为60公里,桥面总宽度28米,设计通行能力为35000辆/日,为城市I级主干道。 三号桥在天时、地利、人和均具备的情况下开工了,已有充分准备工作做后盾的建设历程是否一帆风顺,新生的咸阳中铁路桥有限公司员工又是怎样圆满完成历程的? 三号桥在历练中日益坚固 三号桥初开工便遭遇当时全国严峻的非典形势,受非典影响,负责施工的外地队伍不能及时赶到工地,一时间劳动。
七、咸阳历史典故知道多少
1. 咸阳曾是中国历史上十三个朝代的都城和京畿重地,请说出是哪十三个朝代? 答: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2. 咸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荟萃,请问咸阳在哪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答:1993年。 3. 秦始皇于哪一年在咸阳建都? 答:公元前221年。
4. 咸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请问咸阳建城已多少年? 答:2354年。
5. 请问“咸阳”名城的由来是什么? 答:因地处“九宗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6. 据统计,历朝文人墨客直书咸阳的诗篇多达二千余首,请您说出其中二首? 答:A:《兵车行》(唐)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B:《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渭城曲》(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7. 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荆轲刺秦”、“指鹿为马”等事件都发生在什么地方? 答:咸阳。
8. 秦咸阳宫遗址位于今天的咸阳市的什么地方? 答:位于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一带。 9. 秦咸阳三号宫殿遗址出土的一组壁画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宫殿壁画,请说出其中一幅壁画的名称? 答:车马图(驷马图)或仪仗图、建筑图、麦穗图。
10. “江南才子北方将,咸阳原上埋皇上”,请问有什么个皇帝埋在咸阳原上? 答:29个。 11. 汉高祖长陵陪葬墓出土的西汉兵马俑是我国最早经科学发掘的大批量兵马俑,请问这些兵马俑的出土? 答:1965年,比1974年发现的兵马俑早了9年。
12. 咸阳市渭城区的顺陵是谁的陵墓? 答:武则天之母杨氏陵墓。 13. 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的“文景”是指西汉的哪两个皇帝? 答: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
14. “苏武牧羊”、“飞鸿传书”都反映的是西汉时期,出使匈奴的外交家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故事,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不辱使节。请问:苏武墓在什么地方? 答:咸阳市武功县。
15.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写《咸阳》的一首诗,请问这是诗人看到什么有感而发的? 答:诗人看到被项羽焚烧的秦咸阳宫殿遗迹后有感而发。
16. 历史上咸阳境内最早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答:秦代的郑国渠。 17. 茂陵陵区内有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请说出这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 答: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
18. 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刻是一批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古代古雕艺术珍品,请说出其主题性石刻的名称? 答:马踏匈奴。 19. 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是什么陵?位于咸阳市哪个县? 答:是昭陵,位于咸阳市礼泉县。
20. 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骏”中四骏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余两骏现藏于美国的哪一所大学博物馆? 答: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21. 乾陵位于咸阳市乾县城北梁山上,请问乾陵是谁的陵墓? 答: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
2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所作的《渭城曲》,请问诗中国的“渭城”是指什么地方? 答:渭城,即咸阳。
汉武帝时更名为渭城。 2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描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她葬于何处? 答:杨贵妃(杨玉环)。
杨贵妃墓位于咸阳兴平市马嵬镇西。 24. 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唐墓壁画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请说出其中的一幅? 答:打马球图、狩猎出行图、观鸟捕蝉图、礼宾图、侍女图等。
25. “元老记者”、“监察之父”、“近代草圣”是对控历史上哪一位著名人物的赞誉?他出生哪里? 答:于右任。于右任先生出生在咸阳市三原县。
2. 2 魅力咸阳探究 26. 三原县境内的李靖故居,又称东里花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哪位著名将领曾在此居住过? 答:杨虎城将军。 27. 茂陵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马”造型生动,比例匀称,体态矫健,昂首挺胸,有一发千里之势。
它在古籍中被称做什么? 答:金马或者天马。是以西汉时大宛产的汗血马为模特精制而成的。
28. 咸阳市彬县大佛寺中著名的阿弥陀佛有“关中第一奇观”之称,请问这座坐像有多高? 答:20米。 29. 昭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陵园,请问昭陵陵园面积有多大? 答: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0000公顷(约合30万亩)。
30. 三原县城隍庙内陈列有一件石刻,明太祖朱元璋曾留下了“纯正不曲,字如其人”的赞叹,请说出它是什么石刻? 答:岳飞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 31. 传说中国农业始祖后稷的封地,位于咸阳市的哪个县? 答:位于咸阳市武功县。
32. 渭河、泾河是流经咸阳的两条主要河流,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反映的是两条河的交汇情况,请问这个成语是什么? 答:泾渭分明。 33. 咸阳古生物化石非常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化石是什么? 答:旬邑出土的黄河象和板齿犀牛化石。
34. 咸阳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民俗风情别具一格,具有特色大众参与的民间舞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