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员阶层 从《论十大关系》分析当今社会阶层关系
从《论十大关系》分析当今社会阶层关系
md在1956年的前几个月,听取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这篇文章的基本思想是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当时我们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只能以俄为师。
md发表《论十大关系》正是在看到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暴露了许多缺点和错误提出的,毛希望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所上能够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少走一些弯路。
报告中的十大关系中,前五大关系主要讲经济问题,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来调动各种积极性;后五大关系主要讲政治等问题,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各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50多年的实践表明,md当年提出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是极具准确和生命力的,准确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禁得起时代的考验。
在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的问题上,md还是坚持阶级分析法,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认为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
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
反动势力虽然是消极的因素但仍然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在国际上,也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总之要调动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
一、关于经济发展思想
1. 协调好农轻重三大关系
十大关系前5点谈了经济问题,包含了丰富的经济思想,首要就讲了经济建设要处理好农轻重的关系,以优化产业结构。
这一点显然是针对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提出的,希望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中能够吸取苏联的教训。
斯大林模式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可否认这一指导思想在苏联打退西方资产阶级的进攻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但斯大林统治后期,这一思想也日益凸显弊端,苏联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降低,后来苏联解体也和这一模式有重要关系。
只有保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才能保持物价和币值稳定,才能保障人民生活的需要,经济发展的基础才能更加稳定。
笔者认为,这一思想在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仍要坚持,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协调好三大产业的关系仍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
在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是重点,农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提前和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这一点已得到了党的当今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已经连续十几年在“一号文件”中关注“三农”问题。
加大了农村税费改革力度,在ht执政时期取消了农业税。
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这些利农惠农政策的出台都能使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也使新型工业化路子得以顺畅进行。
2. 统筹区域发展
md第二点提出了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由于历史交通的原因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很大。
在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md分析了我国工业不合理的状况,他指出:“我国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三十在内地。
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
中国的近代化就是从沿海先开始的,由于沿海地区先遭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列强为了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就在沿海地区首先兴办企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客观的差距确实存在,我们要在承认差距的基础上统筹区域发展。
中央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很好的统筹了地区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又再次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大项目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
的确,革命老区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地处内地,再加上革命就在那里爆发,遭受了严重的创伤,因此很多革命老区经济在现在发展的并不好,我们不能在革命的时候就提起了革命老区,而在和平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就忘记革命老区。
笔者认为中央的这一系列措施都是对md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的思想的贯彻。

3.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并重
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中,md首先认为国防建设就很重要,但国防建设不可偏废,要想造出原子弹就必须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只有经济搞上去了国防建设才能跟上。
精简国家机,构减少军政费用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一个条件。
这个战略在现在也还在不断地贯彻,现在我们在保持战斗力的前提下不断地进行裁军,军费的开支在不断缩减。
我们国防建设既要有科学的投入,同时经济建设也不能偏废。
军事专家张召中有一本书《打赢信息化战争》,现代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那我们的军队就必须提高部队的素质,要用高科技武装我们的军队,要提高武器的科技含量,科研。
这都需要一定的财政支出,但经济建设这个主线不能丢,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发展,一心一意谋发展。
4.坚持公平与正义,协调好国家,企业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之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也要处理好关系。
md说:“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
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地调整。
”当前,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样到制度既承认了差别,也兼顾了公平。
但是,也应该看到现在的收入的分配机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一个很明显的表现是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据官方统计的数据,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这说明社会的贫富悬殊程度已经相当大了。
收入不均表现在行业,地区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比如行业差距,一个企业尤其是垄断行业的国企高管拿着几半万的高薪,而普通员工每月只有几千元的收入。
因此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现在在方面的改革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央企的高管已经开始降薪,降到原来的半分之三十。
现在我们虽然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的水平,但这种小康还是很不平衡的小康,不全面的小康。
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因此,国家一定要统筹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国家要坚持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等,这些措施都是对《论十大关系》第四点的贯彻。
收入分配就好比一块蛋糕的分配,国家既要把做蛋糕,就是要大力发展好生产力,还要把蛋糕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与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5.统筹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中央集权制,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现代民主社会,但地方的能动性大部分还是遭到不同程度的压抑,《论十大关系》中,对于中央与地方适度分权,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md当时提出要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主要是针对当时苏联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提出来的。
毛认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
我们现在也强调不能统的国死,要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在这个基础上,也要处理好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关系。
这也涉及到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
现在我们要尤其要深化国企改革,要加快股份制改革的步伐,要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国企还要加快薪酬制度改革,逐步打破收入的不均。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建设。
逐步把银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对民间资本开放。
这凸显了社会在进步,经济发展的思路在进一步搞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历来是一对矛盾,但我们坚信一定能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只要处理好这对矛盾,理顺这对矛盾,经济发展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民营经济生存难这一直是一个问题,这里面有机制的问题,也有发展思路的问题,现在这个难题也在逐步破解,国家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时候也坚持毫不动摇的坚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就是一个重要的兆头,世界企业500强里也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身影。
在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名营企业的经济实力是越来越雄厚。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好,政府鼓励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比原来获得更多的资金贷款。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国家重视非公经济的发展,努力统筹国家和地方的发展。
二.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和思想文化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在《论十大关系》中,md首先提出了要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根源,但历史遗留的发展差距还在,我们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
对于少数民族边区,国家给予大量的援助,这有利于缩小发展的差距,实现共同繁荣。
这两年,极端恐怖主义势力有所抬头,他们借着民族问题妄图搞民族分裂。
前两年如热比娅针刺事件,打杂抢烧事件,今年的昆明火车站事件,疆独藏独势力愈演愈烈,甚至还和国外的恐怖主义势力相勾结,严重地威胁了祖国的和平与稳定,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因此,对于搞民族分裂的极端分子,一定要毫不手软的打击,才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民族问题我们自古就有,许多国家都是由多民族构成的,也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民族问题,而且民族问题往往会和宗教交织在一起,变得异常复杂。
矛盾肯定会有,但一定要妥善解决。
我们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极端民族主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权利,充分的调动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性,也保障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2. 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md在《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要处理好党和非党的关系。
对于民主人士们我们要团结。
在今天这一点也非常有意义,我们要发充分扬党内党外民主,这一点有利于处理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关系,只有搞好关系,才能稳定发展,发扬群策群力,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积极力量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一点相当重要,民主党派的力量是不能忽视的。
因为许多民主党派人士都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在各行各业往往是一些精英,专家。
实践证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论十大关系》是探索建设社会注意道路的一篇重要的文章,里面的十大关系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重要意义,现在我们的经济政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汲取其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