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企业会计准则制度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内容主要包括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内容主要包括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内容主要包括
1、财务会计报告目标
2、会计基本假设
3、会计基础
4、会计资讯质量要求
5、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
6、财务会计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应用指南是对准则和一种补充说明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吗?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财政部迄今为止释出1项基本准则和42项具体准则,最新的一项为2017年5月释出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于2006年2月15日释出,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基本准则为主导,对企业财务会计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则性的规定,为制定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提供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框架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由一项基本准则、42项具体准则和准则指南构成。其中准则指南包括会计准则解释、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由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财务报表、外币业务、附则等组成。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主要规范哪些内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现予印发,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办法和问题解答。 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 指南1号:存货 * 指南2号:长期股权投资 * 指南3号:投资性房地产 * 指南4号:固定资产 * 指南5号:生物资产 * 指南6号:无形资产 * 指南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指南8号:资产减值 * 指南9号:职工薪酬 * 指南10号:企业年金基金 * 指南11号:股份支付 * 指南12号:债务重组 * 指南13号:或有事项 * 指南14号:收入 * 指南16号:政府补助 * 指南17号:借款费用 * 指南18号:所得税 * 指南19号:外币折算 * 指南20号:企业合并 * 指南21号:租赁 * 指南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 指南23号:金融资产转移 * 指南24号:套期保值 * 指南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 指南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 差错更正 * 指南30号:财务报表列表 * 指南31号:现金流量表 * 指南33号:合并财务报表 * 指南34号:每股收益 * 指南35号:分部报告 * 指南37号:金融工具列表 * 指南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 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1) * 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2) * 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3) * 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4) * 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5) * 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6) * 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7) * 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8) * 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9) * 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10)参考资料: :easyfinance../special/Aounting-Standards.htm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一样 吗如题 谢谢了
不一样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疑问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过国务院批准释出,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会计部门规章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财政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许可权范围内制定的、调整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档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是财政部以财政部令第33号释出,属于会计部门规章。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操作规范
到下面的网页上找:
:chuangye123./wendang/wendang_199.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具体准则和基本准则。判断 到底对还是错
错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即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层次包括
三个层次组成: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释出于2006年2月15日,属于部门规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释出于2006年2月15日,属于规范性档案,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释出于2006年10月30日,属于规范性档案,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那些
(1)会计法律。它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称,即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会计行政法规。它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释出,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释出,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如,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释出的《总会计师条例》,1992年12月16日国务院批准,同月31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等具体会计准则。
(3)会计规章。它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的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档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的会计方面的档案,如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等,也属于会计规章,但必须报财政部稽核批准。会计规章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如财政部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释出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