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只是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感悟人生人的一生,犹如夜空流星,有的明亮,
人生不在时间长短,而在质量的高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际遇,也就有着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在用有限的时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而当所有人的历史总和,就是一个个鲜明的时代,历史记载就好比是眼里的房子,给人以整天感,但要知道,这个整天是由木料,金属,砖石,泥沙累积而来,而这些东西又可逐一细分下去无穷无限.多数人的眼里只能以看到的房子作为标准,但由无数微小组成却是不争的事实.每个人都是一部分独立的历史,只是有的人成了栋梁,有的人是泥沙,但却哪个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人生应该用来珍惜完善,太过空洞的感悟只是因为不懂.。
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像贝多芬一样顽强的意志,坚持与命运抗争的杰出
保尔柯察金;吴运铎; 吴运铎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2岁就当了矿工,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1938年,他毅然投奔新四军,从事军械修理和制造工作。一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了gcdzg,从此,不管是在马达轰鸣的车间里,还是在危机四伏的试验场,吴运铎不停钻研设计出了许多武器装备,并多次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各种炸弹、地雷的试制实验。
吴运铎的左眼被炸瞎,左手4个手指被炸掉了,两条腿也落下了残疾。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搏斗,被解放区人民誉为“中国的保尔”。
吴运铎的事迹感动了当时的苏联人民,他们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对这位奥斯特洛夫斯基式的人物表示崇高的敬意。吴运铎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
1953年7月,吴运铎写的《把一切献给党》在北京首次出版。这本书虽然只有6.8万字,但它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异乎寻常的强烈,特别是对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影响更大。
那时,中学生的书包里,差不多都装着这本珍贵的书。每逢少先队、共青团活动日同学们读这本书;写课外读书体会,同学们要用到这本书;学生寒暑假选读书目中也列有这本书。
它就像是青年学生的座右铭,成为青年人人生的路标。 一本《把一切献给党》曾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至今,这本书已经再版了44次,作为革命理想和革命教育丛书,它继续影响着新一代人。该书的作者,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在1991年5月2日,结束了74年的光辉人生,离开了人间。
三、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类似夸父,精卫这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讲的是90高龄面山而居的愚公开山修路,子孙相继,不畏艰难的故事。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寓意,它的本意并不在于“移山”或者“搬家”,它所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毅力”。这座山只是象征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某一种困难,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我们的智力、毅力或者体力去征服它、解决它。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再坚定不移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期间,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够执著,坚持一个方向,坚守一个信念,坚信自己的坚强和坚韧,我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征服不了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这层意义。

cabbage选我,我同你概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