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历史年表 双流区的历史沿革

火烧 2022-10-27 16:02:59 1103
双流区的历史沿革 双流历史悠久,古称广都。古蜀国王蚕丛、杜宇、开明氏等曾先后以广都瞿上、樊乡为国都,与成都、新都并称“蜀地三都”。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周赧王元年(

双流区的历史沿革  

双流历史悠久,古称广都。

古蜀国王蚕丛、杜宇、开明氏等曾先后以广都瞿上、樊乡为国都,与成都、新都并称“蜀地三都”。

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

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封子通为蜀侯,以陈壮为相,以张若为蜀国守。

双流地属蜀郡。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广都县,属蜀郡。

王莽时(9年),广都县更名为就都亭,置就都大尹。

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讨公孙述,拔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使精骑驰击广都。

次年,汉光武帝命吴汉直取广都,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攻克成都。

东汉永平元年(58年)复名广都县。

蜀汉时期,广都县隶属关系不变。

晋朝,广都县迁徙县治于今址。

东晋永和八年(352年),以蜀之流人置宁蜀郡(侨郡),广都县改属宁蜀郡。

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废宁蜀郡,广都县仍属蜀郡。

隋仁寿元年(601年),避炀帝杨广讳,借左思《蜀都赋》中“带二江之双流”语,改称双流,属蜀郡。

唐龙朔三年(663年),析双流复置广都,同属成都府。

龙纪初年(889年),王建败眉州刺史山行章等于广都。

北宋时期,双流、广都仍属成都府。

熙宁五年(1072年),废陵州,以贵平、籍县为镇,划入广都。

南宋时期,隶属关系不变。

中国历史年表 双流区的历史沿革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废广都入双流。

至元十二年(1275年),双流属成都路录事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隶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四川布政使司。

洪武十年(1377年),撤销双流建制并入华阳。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隶属关系不变。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双流曾一度属“大西”。

清康熙六年(1667年),双流并入新津(曾一度用名“新双县”)。

雍正八年(1730年),复置双流,属成都府。

民国三年(1914年),属西川道。

民国一十八年(1929年)直属四川省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直至解放。

解放初,四川省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区并设行署。

双流属川西行署区温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省制,设专员公署,双流属四川省温江专区专员公署。

1959年双流曾一度与华阳合署办公。

同年7月,撤销双流建制并入温江。

1962年复置,隶属关系不变。

1965年,撤销华阳建制,华阳管辖的石羊乡等并入成都市区,其它地区并入双流。

(注:在1928年成都市正式建置时,华阳、成都的城区部分被合并为成都市)。

1976年,仁寿县籍田乡划入双流。

同年,双流由温江地区划归成都市管辖,形成今双流行政区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