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计入成本 增值税抵扣好还是计入成本好,我企业增值税为6%,企业所得税为15%

火烧 2023-04-03 18:36:53 1042
增值税抵扣好还是计入成本好,我企业增值税为6%,企业所得税为15% 增值税抵扣好还是计入成本好,我企业增值税为6%,企业所得税为15%这个要看企业自己的情况了,如果进项税额足够抵销销项的,且利润较高,

增值税抵扣好还是计入成本好,我企业增值税为6%,企业所得税为15%  

增值税抵扣好还是计入成本好,我企业增值税为6%,企业所得税为15%

这个要看企业自己的情况了,如果进项税额足够抵销销项的,且利润较高,没有足够的成本费用,就可以不抵扣增值税,计入成本;如果企业的进项税不够多,缴纳的增值税税款较多时,最好是抵扣进项税,利润高的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想办法做账务处理。

土地增值税可以在企业所得税中扣除吗

土地增值税可以在企业所得税中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税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税金是企业为取得经营收入实际发生的必要的、正常的支出,与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性质相同,是企业取得经营收入实际发生的经济负担,符合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因此,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将税金和成本、费用并列为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税金是指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通过增值税的税负本质,说明企业为什么觉得增值税相对于企业所得税而不感到负

 增值税税负也是一种税收负担的表示,但本质上是一种行业平均成本的体现,对税负发生本质作用的也是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
企业的生产成本有两大块,一块是相对稳定的物质不变成本C,一块是可变成本V。从这里可以看出C变动引起的税负变化是全行业的,比如现阶段有色金属材料的涨价就会引起比如那些以铜为原材料的行业的成本上升,从而抵扣增加,引发整体税负下降。而V是人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真正源泉,也是产品增值的主要动力,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V的成本上。增值税税负也主要体现在对V产生的增值部分的税负。因此,如果一个企业发生了不正常的抵扣行为就为在增值税税负上反映出来。
在文章第二部分开始时的大前提中,企业存货的变化也是一个引起税负变动的大变数,但它对税负起的不是本质上的作用。比如你现在在做6月份的账,但如果6月发生了一笔2月份已经销售的贷物的退贷,这时你的进项抵扣还是正常的抵扣,但你的当月销售额且因此进行了红字冲减,这时的税负就发生了大大的变化。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决定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速度,同行业企业的材料耗用、生产工艺、平均利润相近,因而增值税税负趋近。因此,税务机关对同行业企业在税负上进行监控和评估,是有其合理性的。这也是税收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行业税负预警是税收预警管理的主要指标。
说了老半天,总结一下税负的计算公式:
税负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售额
一般来讲一个公司的税负率高低是由行业来决定的,一般在3-5%为好 (17%这个税率可根据各个公司的不同来变动。)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企业所得税可以抵成本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第138号):
第六条 计算增值额的扣除专案:
(一)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二)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
(三)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费用,或者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
 (四)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
(五)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专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财法字〔1995〕6号 )
第七条 第五款规定:
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是指在转让房地产时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因转让 房地产交纳的教育费附加,也可视同税金予以扣除。
综上,税法规定可以在土地增值税清算时作为成本扣除的税金不包含企业所得税。

请问企业节税主要是节什么税,企业所得税还是增值税营业税?

如果就单纯比较这两种税.
应该是这样是营业税.
因为节了营业税可以起到节源作用,原因在于营业税以营业业务收入作为税基,而所得税是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费用"作为就算基础.
既然节了营业税,那么一般就减少了收入,计算所得税的所得额一般就会少(就算发生有营业收入,在所得税应税额抵扣中,主营业务税金中营业税一般都为3~5%税率最普遍,城建设税7%,而费用类的教育费附加才3%==这些根本起不到抵减营业收入以达到减少应税所得额的目的)

下列属于地方税有 A 增值税 B 土地增值税 c 企业所得税 D资源税

答案应该是BD,不指一个的。
下列属于地方税有(B 、土地增值税 D、资源税)

A 增值税(不管是小规模还是一般纳税人都是国税)
c 企业所得税(一般纳税人一般在国税,小规模一般在地税,所以不一定的)

增值税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处理

不可以抵扣的话就算做是成本呀!计算企业所得税将它扣除即可!

企业转让股票所得不征营业税、增值税,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转让股票所得需要征税:新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转让有关所得税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4]390号)一文,主要针对企业股权转让的涉税问题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明确:
一、股权转让人应分享的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或累计盈余公积应确认为股权转让所得,不得确认为股息性质所得。?
二、企业进行清算或转让全资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业时,投资方应分享的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应确认为投资方股息性质所得,在计算投资方的股权转让所得时,得以从转让收入中减除。
三、企业清算或转让子公司(或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的全部股权时,被清算或被转让企业应按过去已冲销并调增应纳税所得的坏帐准备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数额,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增加未分配利润,转让人(或投资方)按享有的权益份额确认为股息性质所得。
?
[评述]当局出台此文主要是为了避免对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双重征税。
举例言之:根据现行税收政策,如A投资于B,
且A、B税率同为33%,股息性所得不交税。
如A为33%,B为15%,则只需按18%(33%—15%)交税。
而若界定为股权转让所得,则应全额并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如,取得股权时以100万购入,转让时以120万卖出,则20万应全额交税。从本档案来看,先分配股利再转让股权对企业非常有利。
根据第二点,如企业进行清算或转让全资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业时,就没有必要进行这种筹划。
同时也说明,企业在清算前或转让前所持子公司股份未及95%,要探讨是否有可能先收购足够股份至95%以上再行清算、转让,因为此举可能为企业节省钜额税款。
第三点是针对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不同而可能形成的时间性差异而定。这部分准备在会计上企业不作为税后利润,不可能分配给股东,但从税务角度,可以作为税后利润分配给股东。档案把转让企业或投资企业应享有的这部分权益也界定为从被清算、被转让企业分配的股息性所得,对企业来说是有利的。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档案规定 2003年1月1日起,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股权转让合同还应当万分之五贴缴印花税。
股权转让所得还应当就取得所得主体的不同缴纳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计入成本 增值税抵扣好还是计入成本好,我企业增值税为6%,企业所得税为15%

如何合理的降低企业的税、比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这属于纳税筹划范畴,我只能说几个方面地考虑途径,具体的实施,还要看您企业的具体情况。
一、增值税:
1。纳税人的类别,指的是一那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通过计算税负平衡点,可以合理合法的选择税负较轻的增值税纳税人身份。
2。利用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比如加速折旧等。
3。利用增值税的减免税规定,比如地域和企业性质。
4。利用分机机构,比如不用的注册地和经营地
5。利用混合销售行为。选择税负较轻的税种。
6。销售方式,比如是中介或者是托销等。
二、企业所得税:(这个就更多了,说几个主要的!)
1。缩小应税收入。思路是及时提出不该认定为应税收入的专案或设法增加免税收入。比如:对销货退回及折让,即使取得有关凭证,并作冲销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年度计算收入总额时,对预收货款、应付张狂等专案予以剪除。多余的周转基金,用于购买政府公债,其利息收入可免缴所得税。
2。膨胀成本费用。注意合法凭证的取得等,注意复发规定由限额标准的费用额度。如:利息、工资、业务招待费、捐赠。提足预提的费用准备,足额摊销费用,将盈余分配专案改为费用支出。
3。利用税收优惠
纳税筹划是个要经过正规方法请专业人士一步一步的完成。要了解您企业内部的账务,管理体制系统地考虑。
三、补充说的是:
1。多开工资,不见得能减免税款,因为有些企业工人的工资薪金并不是全额据实扣除的,而是有计税工资的标准额度。工人的福利在税法总也是有比率抵扣的,但是加大免税福利也是思考的路子。
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