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辽源双辽 双辽市历史

火烧 2021-09-08 18:23:42 1220
双辽市历史 双辽的历史由来双辽市城区原称郑家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郑家屯位于吉林省西部、双辽市境域西南部,地处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点,东、西辽河汇流处,坐落在西辽河的西岸上。郑家屯自古

双辽市历史  

双辽的历史由来

双辽市城区原称郑家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郑家屯位于吉林省西部、双辽市境域西南部,地处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点,东、西辽河汇流处,坐落在西辽河的西岸上。郑家屯自古以来就以“辽河航道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和“东北重镇”而闻名全国。

据说在明朝初年,郑家屯一带还是平沙无垠,杂草丛生的大草原。距今双辽市城区5公里有一座饽饽山,古时候叫金山。

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攻下北京城后,迅速派麾下大将军冯胜进军东北开原(今辽宁省开原市)、然后挥师北上,一举消灭了盘踞在金山的元朝残余势力。至今在饽饽山一带还时有古战场的遗物出土,似乎还能感觉到往日金戈铁马鏊战中的人喊马嘶、金鼓齐鸣之声。

到了清嘉庆初年,蒙古东部的阿鲁台•瓦剌被邻近部落打败,酋长奎蒙克斯哈达逃往黑龙江省嫩江避难。同族的达尔罕王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把西辽河两岸划为自己的牧区。

同年,温都尔郡王把辽河西岸3公里内划为开放地,允许一部分蒙古人开荒种地。 1796年(清嘉庆元年),温都尔郡王见辽河两岸来往行人越来越多,便派一个蒙古人在今郑家屯地方开设旅店,接待来往客商。

这个店主叫正月,汉族人都称他为郑月。也有人说,是一个汉族人郑某在此开店。

总之不论店主是蒙古族人,还是汉族人,反正后来旅店的生意越来越大,人们都尊称店主为郑爷,旅店就叫郑家店。由于郑家店买卖兴隆,许多人家都愿意在旅店附近落户,周围住户逐渐增多,形成一个大聚落,人们就把这里叫郑家屯了。

1861年(清同治元年),温都尔郡王把郑家屯西北10公里、今那木斯蒙古族乡(驻后金力)白市村辟为牲畜市场。次年开始放荒,又有许多汉族人相继来这里安家落户,有的还开设商店、旅店、牛马市,人口日益增加,村落也多起来,这一带渐渐成为边外西辽河流域物资集散的地方。

在温都尔郡王一族中有两个人,一个叫三喇嘛,另一个叫八梅伦,二人为了筹钱抵债,又把郑家屯附近郡王所有的荒地大片出卖给汉族人。大批法库门(辽宁省法库)、奉天(辽宁省沈阳市)、锦州等地的商人、无业游民闻讯纷纷赶来,移居此地。

有些人和本地的蒙古人一同开辟牛马市场,建造房屋,铺筑市街,使郑家屯初步形成今天长方形格状街区的雏形,并分成南街和北街。南街多为商贸店铺,成了商家汇聚之地,北街是官府和居民区。

当年的郑家屯,已经是“商贾云集,日兴夜繁”,成为远近闻名的繁华集市。打这以后郑家屯又有了“买卖街”的称号,又有人把“买卖街”和“郑家屯”捏在一起,管这儿叫“郑家街”。

1875年(清光绪元年),设置梨树、康平两县,郑家屯属于康平县。1880年(清光绪六年),在郑家屯设立分防主簿。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设辽源州,衙署驻郑家屯,隶属于昌图府。这时郑家屯已有大小店铺300多家,人口万余。

西辽河的航运极大地促进了郑家屯经济和文化的繁荣。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郑家屯东南25公里的三江口开放,为溯航辽河的终点码头。

当时,三江口为郑家屯的码头,郑家屯为三江口的本街,相互依托,所以郑家屯曾有“沙荒宝路”的美称。后来达尔罕王允许航道延伸到郑家屯,码头也就移到了郑家屯附近西辽河岸边,称为辽河码头。

每天都有船只往来于郑家屯与营口之间,郑家屯成为客商们必到之地,因此更加兴旺起来。 民国初年,郑家屯已发展为政治、军事和商贸重镇,达官显贵聚集于此,高修门庭宅院,大建公馆寺庙。

1922年(民国十一年),奉系军阀吴俊升由洮辽镇守使升为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后,在郑家屯大兴土木,建起行辕,俗称大帅府(今双辽市博物馆)。当年全城有4大公馆,最大的是吴俊升的公馆。

当年镇内还兴建了一些宗教建筑,城隍庙为当时最大的庙,属四合院式建筑。此外还有天主教堂、基督教堂、佛教堂等。

1926年(民国十五年),四(平街)郑(家屯)铁路建成通车,郑家屯又呈现出新的繁荣景象。后来郑(家屯)通(辽)、郑(家屯)洮(南)两条铁路相继开通,促成了通辽、洮南的发展,郑家屯便失去往日的辉煌,但仍保持着中继市场的重要位置。

当年张学良将军的夫人于凤至之父于文斗由山东省海阳县下关东,到郑家屯落脚,推挎车起家,靠经营粮栈米庄“丰聚长”为业,成为富户。于凤至生于怀德县大泉眼村(今公主岭市南崴子乡),5岁到郑家屯,10岁入私塾读书,16岁考入奉天(沈阳)女子师范学校。

于凤至在郑家屯度过了青少年时代。由于她品貌超人,天资聪慧,加之其父与张作霖有患难之交,1916年(民国五年),于凤至19岁时与张学良缔结良缘,在此地完婚。

沦陷时期,1931年郑家屯为辽源县公署驻地。1932年伪县公署高垒土墙,增设九门,并在墙上安置了守城的大炮。

1940年5月设双辽县,郑家屯为伪双辽县政府所在地。 1945年12月gcdzg派遣的干部和民主联军占领郑家屯,将郑家屯改称为辽源市(亦称郑家屯市),双辽县改为辽源县。

1946年5月国民党占领郑家屯,在这里成立辽源县政府。国民党军队在城区四周强迫民工修筑城墙,以便固守郑家屯,当时的城墙底宽7米,高3米,顶宽2米,墙。

请教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的历史沿革

双辽市-历史沿革 双辽市 清朝,现双辽境内系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部左翼中、后旗达尔汗王及勒葛合来王的游牧处所。

1866年(同治五年)…… 1902年设辽源州,1913年改为辽源县。1940年与东部的双山县合并,始称双辽县。

1945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东北局筹建辽北省,11月3日,辽北省正式成立。双辽县民主政府成立。

驻郑家屯镇。隶属于辽北省辽源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亦驻郑家屯。

1946年6月,划划辽吉区第二专区。1947年5月,双辽县获得解放;10月,划归辽北省二专区。

1948年10月,划归为辽北省直辖县。1949年1月,双辽县人民政府成立;5月辽北、辽西合并,双辽县归辽西省管辖。

1954年7月,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办字1336号]关于贯彻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的实施方案确定,从原辽西省将双辽县划归吉林省直辖。双辽县辖9个区139个村。

1955年2 月,辽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双辽县人民委员会。区划调整后。

双辽县辖2个区、1个镇、39个乡、8个街道。 1956年7月3日,由吉林省直辖县划归白城专区管辖。

1958年9月,双辽县辖2个区、1个镇、21个乡、6个街道。 1958年10月23日,设立四平专区。

将原白城专区管辖的双辽县划归四平专区管辖。 1960年12月,双辽县辖3个镇、5个公社、40个生产大队。

1964年3月,双辽县辖1个镇、5个公社、40个生产大队。 1968年1月,双辽县辖1个镇、16个公社、153个生产大队。

撤销双辽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双辽县革命委员会。 1971年,四平专区更名为四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1月10日,四平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四平地区行政公署;双辽县隶属四平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初,双辽县辖2个镇、17个公社、2个场,176个生产大队,995个生产小队。

撤销双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双辽县人民政府。 1983年,撤销四平地区,设立四平市(地级),双辽归四平市管辖。

1985年12月,双辽县辖5个镇、15个乡,177个村。1988年9月,双辽县辖5个镇、14个乡,176个村。

1992年11月21日,撤销王奔乡、红旗乡,设立王奔镇、红旗镇。1994年11月14日,撤销玻璃山乡、兴隆乡,设立玻璃山镇、兴隆镇。

1995年12月,双辽县辖9个镇、9个乡、1个民族乡:郑家屯镇、茂林镇、双山镇、卧虎镇、服先镇、红旗镇、王奔镇、玻璃山镇、兴隆镇、建设乡、茂林乡、柳条乡、东明乡、秀水乡、桂花乡、新立乡、向阳乡、永加乡、那木斯蒙古族乡。共有98个居民委员会、182个村民委员会。

双辽市 双辽市 1996年6月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96]63号)文件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双辽县,设立双辽市(县级)。以原双辽县的行政区域为双辽市的行政区域。

双辽市设立后由四平市代管。 1999年12月,双辽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8个乡,190个村。

2000年1月3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茂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茂林镇管辖;撤销建设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和辽西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巨丰村、辽南街道办事处管辖张家村的张家屯划归那木斯蒙古族乡管辖。(另有一说:6月29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茂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茂林镇管辖。)

8月20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桂花乡、秀水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分别划归茂林镇、双山镇管辖。 2000年,双辽市辖5个街道、9个镇、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404499人,其中:郑家屯街道 35194人、辽东街道 12056人、辽西街道 22512人、辽南街道 32022人、辽北街道 21148人、茂林镇 42549人、双山镇 41482人、卧虎镇 27038人、服先镇 15935人、红旗镇 10155人、王奔镇 22887人、玻璃山镇 18057人、兴隆镇 12984人、东明镇 17300人、那木乡 20002人、柳条乡 15897人、新立乡 14885人、永加乡 11465人、向阳乡 10931人。 双辽市 2002年12月,双辽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5个乡。

2003年,双辽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5个乡:郑家屯街道、辽东街道、辽南街道、辽西街道、辽北街道、茂林镇、双山镇、卧虎镇、服先镇、红旗镇、王奔镇、玻璃山镇、兴隆镇、东明镇、柳条乡、新立乡、那木斯蒙古族乡、向阳乡、永加乡,189个行政村。面积3121.2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

截至2006年1月,双辽市辖18个乡镇街,其中4个乡、8个镇、6个街道:郑家屯街道、辽西街道、辽北街道、辽南街道、辽东街道、红旗街道、茂林镇、双山镇、卧虎镇、王奔镇、兴隆镇、东明镇、玻璃山镇、服先镇、柳条乡、新立乡、永加乡、那木斯蒙古族乡。共有29个社区(其中城镇社区22个)、190个行政村。

注:按吉民行批[2005]7号,双辽市的向阳乡已经合并到服先镇,但双辽市没有操作,此表中向阳乡未在统计在内。

双辽是古代那个朝代

双辽市南有东辽河,西有西辽河,外乡人多以为双辽县是因两条辽河而得名。

其实,“双辽”二字与水脉无关,而是经过漫长的政区演化逐步形成的。早在远古“禹平水土置九州”时,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双辽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辽源双辽 双辽市历史

汉代以后,双辽是鲜卑、契丹、女真等民族的祖居之地。辽中属韩州、信州管辖,一些出土文物证明,这里曾是古战场。

嘉庆元年(1796年)有郑姓之人(另说其人名正月),在今双辽县城所在地郑家屯开店,供过往蒙古族人歇宿,从此郑家屯便开始形成。当时,这块土地系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部左翼中旗和硕达尔汗王、博多勒葛台亲王的放牧之所,由温都尔郡王所辖。

咸丰年间,温都尔郡王开放了郑家屯西北10公里外的白市部落作为贸易市场的预定地,郑家屯的住户大有增加。同治元年(1862年)温都尔郡王族中的三喇嘛和八梅伦俩人因没钱使用,把郑家屯附近的郡王所有地零卖出去,因而从法库门、沈阳(旧称奉天)、锦州相继迁入许多汉人,来此开设商店、旅馆、牛马市,郑家屯才形成了街市的雏形。

光绪初年,设康平、梨树两县后,郑家屯隶属于康平县。光绪六年(1880年)经奉天将军许可,达尔汗王和温都尔郡王赞助,派30名蒙古族兵维护,在郑家屯设立了分防主簿衙门,隶属于奉天省昌图府之康平县。

此时街市贸易渐至兴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郑家屯大小商业店铺超过300家。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郑家屯设辽源州,归昌图府直辖。

1913年国体变更,辽源州改为辽源县。与此同时,东部的采合新甸又设立了双山县(因大、小哈拉巴山在其境内而得名),由长岭府管辖。

1915~1929年,郑家屯还设立了洮昌道尹公署,辖辽源、双山等县。 中华民国之初,郑家屯就已发展为政治、军事和商贸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1922年,奉系军阀要员吴俊升由洮辽镇守使升为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在郑家屯大兴土木,建起行辕,俗称大帅府(现郑家屯博物馆);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少年时曾在郑家屯读书,19岁时与张学良缔结良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东北成为沦陷区。

同年9月22日日本侵略军侵占了辽源县及双山县。1932年3月1日分别建立伪政权。

1940年按伪满洲国国务院勒令第五号命令,将双山县、辽源县合并,各取县名字首,史称双辽县,县公署设在郑家屯,直属四平省统辖。日本侵略者侵入辽源县和双山县后,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祖国光复。

1945年11月,gcdzg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次解放了郑家屯,中共东北局西满分局以及中共辽北省委、辽吉省委、辽西省委、辽北省政府先后设立在郑家屯。李富春、陶铸、黄克诚、吕正操、阎宝航、邓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来到双辽革命老区参加战斗和工作。

何光、王奔等一大批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双辽牺牲。1945年,gcdzg分别在双山和郑家屯成立中共双山县委和中共辽源县委。

同年12月,郑家屯第一次设市称辽源市(亦称郑家屯市),1946年3月,随著中共东北局西满分局战略北撤,辽源市撤销。1947年5月24日,郑家屯第二次解放,在重建民主政权时,双山、辽源两县又合并为双辽县,1996年5月20日双辽撤县设市,始称双辽市,政区再无变更。

902年设辽源州,1913年变更为辽源县,1940年与东部的双山县合并,始称双辽县。双辽县政府所在地郑家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21年奉系军阀吴俊升由洮辽镇守使升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在郑家屯设行辕,建有大帅府。少帅张学良与原配夫人于凤至在郑家屯缔结良缘。

1945年后,中共西满分局以及辽北省委、辽西省委先后在郑家屯成立。李富春、陶铸、黄克诚、吕正操、阎宝航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双辽战斗和工作过。

解放后,郑家屯成为沈阳军区16个重点设防城市之一,于199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现辖6个街道、13个乡镇,总人口40万人。

双辽历史文化作文四年级

童年趣事 打开了时间大门,时光开始倒流了。

我又回到天真的童年。童年是一片没有莠草、污秽的净土,是一片无遮无拦、明郎的天空。

这里流淌着纯真和甜美,总会使人产生美好的回忆。 有一次,我过生日的时候。

爸爸给我了一张又新又直的100元,我因为太小无知,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我跑去问我的朋友,他说:“你真笨,连这个都不懂,这个东西是书签,可以夹在一本书里面。”

我一听,很惭愧的想:我还以为这是一张很好的东西,原来是一张破书签。我垂头丧气地往家里走,刚好遇到了妈妈,妈妈问:“儿子,你手里攥着钱干什么?” 我一听,疑惑不解的问:“妈妈,你既然刚才说我手里拿的是钱,那么钱是干什么的呢?”妈妈装着很有学问地说:“钱可以买东西呀。”

我听完,还是不知道这张纸是钱还是书签,就把这张纸藏再了枕头下。几天后,我看见妈妈把一大叠的钱不停地往油桶里扔,我注视着妈妈手里的一大叠钱,其中一张跟爸爸给我的那一张一样。

我跑到床边,拿出那张100元,想:妈妈不是说钱可以买东西?那么他为什么要把钱烧了?可能是妈妈怕我知道钱是没有用的。我冲到了妈妈旁边,把钱递给了妈妈,妈妈问也没问就烧了。

晚上,爸爸对我说:“儿子,你那100元拿来,给你买几本书。”我生气地说:“你们别骗人了,那张100元根本不能买东西。”

爸爸说:“怎么不能了,你快拿来。”我说:“你问老妈要吧。”

爸爸听完,立刻跑到厨房问妈妈:“儿子那100元钱呢?”妈妈连忙说:“我又没拿,问我干什么。”我急冲冲地赶了过来,把这件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爸爸哈哈大笑地说:“你妈妈烧的是钱纸,拜财神爷用的,而你那张钱是专门来买东西的。”我一听傻了眼,情不自禁地大笑一番。

童年美好的,童年的我是那么天真、幼稚,一定会好好珍藏这部童年的影片,让它永远留在我的心底。

吉林双辽属于哪个市

吉林双辽属于吉林省四平市。

吉林双辽地处吉林省西南部,辖区面积3121.2平方公里。位于东北123' 20''—124' 05''—44' 05''之间,南接辽宁省昌图县和吉林省梨树县,东邻吉林省公主岭市,北靠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西连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和后旗。

吉林双辽历史悠久,早在远古“禹平水土置九州”时,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双辽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织地。1880年清王朝设分防主簿,1902年设辽源州,1913年变更为辽源县,1940年与东部的双山县合并,始称双辽县。199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扩展资料

截至2019年6月,双辽市辖6个街道、8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郑家屯街道、辽西街道、辽南街道、辽北街道、辽东街道、红旗街道、茂林镇、双山镇、卧虎镇、服先镇、王奔镇、玻璃山镇、兴隆镇、东明镇、那木斯蒙古族乡、柳条乡、新立乡、永加乡。具体介绍以下几个乡镇:

1、双山镇位于双辽市中东部。镇政府驻中心街,距市区37千米。203国道、105省道过境。名胜古迹有大哈巴山、小哈巴山两座死火山和辽金时期古墓群。

2、服先镇地处双辽市东北部,距市区62公里。北与长岭县新安镇交界,东与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接壤,南与双山镇、兴隆镇毗邻,西与向阳乡相连。镇政府所在地为服先堡。

3、那木斯蒙古族乡地处吉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左后旗交界处。东与双辽市县城郑家屯镇相望,南部和西部与科左后旗布墩苏木接壤,北部与科左后旗欧里木乡相连。乡政府设在后舍力屯,距县城8公里。长通公路从乡政府所在地通过。

参考资料来源:双辽市人民政府-双辽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辽

双辽未来有什么发展

■双辽·地方志 双辽市地处吉林省西部的东、西辽河汇流区,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吉林、内蒙古、辽宁交界处,松辽平原与科尔沁草原接壤带,是吉林省西南部门户城市。

双辽市历史悠久,1902年设辽源州,1913年变更为辽源县,1940年与东部的双山县合并,始称双辽县。双辽县政府所在地郑家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21年奉系军阀吴俊升由洮辽镇守使升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在郑家屯设行辕,建有大帅府。少帅张学良与原配夫人于凤至在郑家屯缔结良缘。

1945年后,中共西满分局以及辽北省委、辽西省委先后在郑家屯成立。李富春、陶铸、黄克诚、吕正操、阎宝航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双辽战斗和工作过。

解放后,郑家屯成为沈阳军区16个重点设防城市之一,于199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现辖6个街道、13个乡镇,总人口40余万人。

·数字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5.2亿元,同比增长21.2%;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3533万元,同比增长9.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415万元,同比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2亿元,同比增长35.4%;工业总产值完成165.8亿元,同比增长5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00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00元,同比增长20%。 到2015年,双辽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60亿元,年均增长23.6%;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3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1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万元,年均增长2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年均增长15.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54:3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增长5%。

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城镇化:城市建设是重大课题 近年来,双辽市城市建设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的方针,城镇化水平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双辽市城管大队今年共组织了20余次集体整治行动,取缔店外店、马路工厂、马路仓库共51家,没收灯箱37个,下达牌匾整改通知书218份,拆除不规范牌匾21块,清理门市橱窗小广告315张,排查和维护马路井盖41处。 同时,还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清理喷涂小广告、乱写乱画378处。

上半年,对各类违章建筑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60余份,现已停建39户,共2000余平方米。依法强制性拆除7户,共520平方米。

在全市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双辽市针对市区卫生死角和越冬残存垃圾及城乡结合部垃圾进行了突击清除。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临街的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上半年累积垃圾外运7万吨。

今年上半年,双辽市培育5万株优质花卉幼苗,引进了多种花草种子,为下一步市区彩化奠定了基础。3月中旬对辽河路、郑兴街、新市街等街路进行树木补植,共补植乔木300株。

4月上旬补植白市街珍珠1.5万株,新市街水腊1万株,迎春街水腊5000株,共补植灌木3万株。4月中旬种植辽河路草坪1万平方米,东春路草坪1269平方米,使残破的绿岛整齐划一,打造了5000平方米的嘉宇馨苑绿化广场,在市区和公园完成了各色花草的栽植任务,双辽市提前迈入了五彩缤纷的夏季。

今年,有6个小区列入了双辽市的棚改项目,截至6月末,已完成拆迁3.34万平方米,拆迁户数664户。双辽结合今年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双辽市2011年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实施方案》,还对租赁补贴发放标准进行了提高,低保家庭每月每户125元,低收入家庭每月每户95元,发放全年。

今年,双辽市共分配廉租住房92套,4156.66平方米,剩余的72套廉租住房将在年末进行二次抽签分配。双辽市现有廉租住房建设项目两个,其中的双廉阳光新居建筑面积4.35万平方米,将建成廉租住房927套,总投资5445万元,中央和省补助资金2610万元已全部到位,工程现正在拆迁阶段,已拨付建楼款900万元;吉运花园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将建成廉租住房208套,总投资1501万元,现正处于项目审批和批复阶段。

工业化:项目是未来的发展中心 “什么都能等,但项目不能等。未来双辽的发展将会以项目为中心。”

张志勇介绍说,几年来,双辽市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围绕建设电力能源、玻璃建材、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基地”目标,重点引进了一批高科技工业项目,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增添了发展后劲。总投资29.9亿元的双辽电厂二期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投资10亿元;计划投资20亿元、装机20万千瓦的华能四平鑫丰兴隆和向阳风电项目,已完成投资10亿元,并网发电10万千瓦;计划投资20亿元、装机20万千瓦的华电集团那木风电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已完成投资4亿元;计划投资35亿元、总装机35万千瓦的神华集团国华茂林风电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的悦然饮业、计划投资3.1亿元的郑家屯酒业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今年,双辽市继续强化项目建设,保持投资拉动的强劲态势,不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双辽电厂二期工程今年预计完成投资11亿元,风电项目力争完成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