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一年死期能不能取钱 钱,不是存出来的!
钱,不是存出来的!
如果你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手头并不宽裕,那么首先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储蓄。我这里所指的储蓄,和一般倡导的概念不太一样,不是 「收入-支出=储蓄」,而是「收入-储蓄=支出」,也就是每个月强迫自己储蓄之后,再来分配支出。
—— 萧碧燕,《买基金为自己加薪》
对于大部份的人来说,要赚钱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一个靠工作上的收入,一个靠投资理财上的收入,然而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却在这两个收入来源之间,让其分配的比例严重失衡,大部份的人都靠著赚取工作上的收入,而忽略了投资理财的重要性。
许多人认为没有钱,是自己没有投资理财的原因,但这却不是正确的观念,正因为没有钱,所以才更需要投资理财。人们靠著工作上带来的收入不是永远的保证,因为人会老、时间一点一滴在流逝,当人的年纪越大的时候,就越必须靠头脑赚钱,而不是靠体力赚钱,然而,钱却一点都不会老,当你累了的时候,你投资出去的钱仍然在二十四小时的为你卖命工作,所以要赚钱不能只靠努力存钱,还必须靠投资理财,只要能够认清这一点,就能及早步入投资理财的领域,提早学习投资理财的方法。
赚越多钱存越多的迷思
每个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迷思,只要我更努力赚钱,让薪水增加,存的钱就会变多,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如此,但他们忘了人的欲望无穷,当薪水增加的时候,自己的欲望也在增加,所以开销也变得更多,导致存的钱反而变得更少,当人们的薪水变高的时候,连带的也想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准,于是就陷入了赚越多花越多的恶性循环里。
到底该不该记帐?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总认为记帐是一个好习惯,但只要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大部份的成功人士都没有记帐的习惯,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记帐会浪费很多时间,而那些时间可以拿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换句话说,记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自己的资金使用方式,当你已经了解自己的资金使用方式,就再也不必须要记帐了,反而可以把那些时间拿来学习、做更重要的事情。

储蓄是一种美德,但过度的储蓄则是一种浪费
从小的时候,父母都告诫我们要好好储蓄,才能替自己存一比可观的财富,但事实上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只要看看银行的利率就会发现年利率低到不行,如果考量到物价以及通货膨胀,就会发现存在银行的钱都被吃掉了,而且是被通货膨胀吃掉的,存更多钱反而亏更多钱。与其放任自己的资产被通货膨胀吃垮,倒不如开始学习投资理财。储蓄是一种美德,但过度的储蓄就是一种浪费了,因为我们让自己的钱闲置在银行,什么事情也不做,而保管我们现金的银行则把我们的钱拿去投资,赚更多的钱,与其如此,不如我们自己把自己的钱拿来投资不是更好?钱不是靠存来的,而是理出来的。
少花点,就能存更多?
这也是大部份的人会有的观念,但这却不一定是正确的,少花一点虽然当下省了一些钱,但人总有物质欲望,如果常常刻意压抑自己,等到自己有一天受不了的时候,就会突然宣泄出来,在一两天之内疯狂血拼,把之前存的钱又一口气花掉了。
「因为没钱,用便宜的东西就好」这种观念会让自己陷入无法致富的恶性循环中。唯有经过用钱的挫败,才能懂得如何理财。当务之急,必须想办法摆脱恶性循环。
—— 藤卷幸大,《给10年后不后悔的自己》
该花的还是要花,但不是毫无意义的浪费,少花一点不一定能存更多,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的投资理财之道,让自己的钱替自己赚钱,然后滚出更多的钱。
萧碧燕女士提出的「收入-储蓄=支出」的观念,是正确的理财之道,公式里面的储蓄也可以换成投资,每个月拿到的薪水先扣掉拿去投资理财的钱,最后剩下的才是自己每个月的支出。爱因斯坦曾说,复利的威力比原子弹的威力还强大,只要能学会投资理财,就能让自己滚出更多的财富。
参考书籍:
1、买基金为自己加薪
2、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