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年历史中考题 2008年汕头市历史中考大纲

火烧 2021-06-15 06:11:56 1041
2008年汕头市历史中考大纲 汕头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既可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

2008年汕头市历史中考大纲  

汕头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结果既可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历史学业考试必须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原则,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历史学科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学习水平的程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有利于高中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并实现均衡发展。

二、指导思想

(一)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

切实有效地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程度;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试题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合。

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当融合考查汕头地方历史文化及社会变迁。

(三)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确保试题的效度、信度,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杜绝有科学性错误的试题。

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和评分要求,以保证阅卷工作准确、公正、合理地进行。

三、考试依据

汕头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是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有关精神,并遵循《广东省2009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大纲》的要求而制定。

四、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

(依据省大纲,有较大的删减)

中国古代史

(一)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二)统一国家的建立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三)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了解隋朝的统治及大运河的开通

(四)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中国近代史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3)了解邓世昌和《马关条约》

(二)近代化的起步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2)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中国现代史

(一)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历年历史中考题 2008年汕头市历史中考大纲

(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认识gcdzg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世界古代史

(一)上古人类文明

(1)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世界近代史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2)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1)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世界现代史

(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评价罗斯福新政。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汕头地方历史部分

(一)汕头追古溯源(参见《汕头的变迁》之“追古溯源”篇)

(二)近代汕头开埠与变迁(参见《汕头的变迁》之“百载商埠”篇)

(三)近代汕头的民主革命(参见《汕头的变迁》之“革命之旅”篇)

五、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一)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采用纸笔考试,闭卷形式。

(二)历史科考试时间60分钟。

(二)历史卷总分80分。

(三)历史试题难度分布:难中易的比例约为2:3:5。

(四)知识内容分布:中国古代史约20%,中国近、现代史约32%,世界古代史约5%,世界近现代史约35%。

酌情考查汕头地方课程教材《汕头的变迁》部分重要内容(比例为8%)。

六、题型、题量、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约占70%,2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二)综合题约占30%,2道题,共24分。

七、说明

为减轻学生考试负担,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考试范围及考核内容有较大的删减,以后每年会根据实际情况变换考试范围和删减考核内容。

八、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 D )

A.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

B.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他的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

C.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

D.商鞅是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

2.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

下列物种,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 B )

3. 2007年9月27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开幕。

世界华人华侨相聚孔子故里,共同举行祭孔等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

这体现了全球华人华侨①在血缘上同根一脉 ②在文化上拥有同一渊源③在政治上拥有共同信仰 ④在经济上融为一体 ( A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到来,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对于这一主张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D )

A.“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主张

B.“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中国人所能达到的先进认识

C.“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唤醒了不少中国人,在挽救民族危机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D.当时国人应认识到既学西方的技术,又学西方的制度,中国才不会屡战屡败

5.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dp拟一份发言提纲。

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D.实行改革开放

6.“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 C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7.下列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理解,错误的说法是 ( C )

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

B.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表明资本主义经济有相当的生命力

C.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非常短暂,表明它不太适合当时的国情

D.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理念

8.新石器时期,潮汕先民就能够烧制出精美的细泥薄胎黑陶。

其生产力水平与下列哪组远古人类相近似①山顶洞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 ( B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二、综合题:

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

航海家

项目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航海次数 7次 4次

各次航海的船只 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少3只,最多17只

每次航行人数 约2.7—2.8万人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材料二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1万至1.2万人。

……(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

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尊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

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

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去”。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不得照抄材料)(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嘎尔尼使团对清朝当时航海状况的评价。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出现材料二所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5分)

答案:(1)时间早(1分),次数多(1分),人数多(1分),船队规模大(1分)。

(如学生只是照抄材料一,酌情给1—2分。

)(2)中国的航海技术停滞不前。

(3分)(如学生仅从造船技术方面作答,酌情给1一2分。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精神(3分)。

10.(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已建立了l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

海尔产品已打入欧洲l5家大连锁店中的12家,以及美国l0大连锁店中的9家,销售量正成倍增长。

——东方网2002年3月5日的消息

材料二 美国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

波音公司的总部在美国的西雅图 市,波音公司在美国有自己的总装厂和一些主要部件的生产厂和研发中心。

但是,一架设备先进的飞机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

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质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零部件生产厂。

如波音757—200的发动机就由英国工厂制造。

中国的工厂也为波音飞机生产部分主要配件。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兴起的根本原因和具体表现是什么?(4分)

(2)请提取材料二中最能反映这一趋势本质要求的语句。

(1分)

(3)你认为是否有哪个国家在主导当代经济全球化?为什么?(3分)

(4)我国在这一趋势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4分)

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分)根本原因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力提高。

(1分)具体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2分)

(2)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质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零部件生产厂。

(1分)(说明:如整段照抄材料二,则不给分。

)

(3)评分说明:答案可分三种:

①答“有”,是美国。

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军事上的超级大国。

(3分)

②答“没有”。

理由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或几个国家主导,可得1分。

③答“没有”。

理由不充分,给0分。

④言之有理可酌情给l一2分。

(4)机遇: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分)

挑战:由于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如发达国家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可能转移到中国来;国际经济风险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1分)一些西方国家可能会以“人权”等政治问题要挟中国,牵制中国对外经济交流与发展。

(1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