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乡的变化 了解,家乡历史牢记渤海精神
了解,家乡历史牢记渤海精神
滨州市是原渤海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1944年1月,清河区抗日根据地(大致在黄河以南)、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大致在黄河以北)合并成立了渤海区抗
日根据地,中共渤海区党委、八路军渤海军区随之成立。
景晓村任区党委书记,杨国夫任军区司令员。
渤海区曾经是山东5个抗日根据地(渤海42、胶东27、滨
海17、鲁中24、鲁南17)之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战略区,一直是山东战场、华东战场的大粮仓、大后方。
渤海区有多大呢?成立之初,有45个县;至1945年9月,有42个县(6个专署),仍为山东人口最多(近1000万)、面积最大的一个战略区。
它涉及今
沧州、德州、济南、淄博、潍坊、东营、滨州7个地级市。
(2009年11月23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面积占全省1/6,区划上
19个县占全省139个县的14%,约1/7。
渤海区有45个县,区划上占当时山东127个县的35%,1/3强。
换言之,区划上,1个渤海区≈
2.5个黄三角经济区;面积上,1个渤海区≈
2黄三角经济区)为了新中国成立,渤海区牺牲了(在册)烈士55308名,占山东29%、全国3%;[①]输
送子弟兵20余万,培养了380多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
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走出来的将军(或曾任副军以上)有204人。
仅在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
中,就有上将3人(许世友、萧华、宋时轮),中将9人,少将26人。
[原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太恒(广饶县人,1945年9月参军,任渤海军区第7师1团参谋处通信员)、政委宋清渭(陵县人,1944年任山东渤海军区2专署文书。
1945年6月参加八路军,任山东渤海2军分区后勤处油印组长,军分区政治部文书组长、文书股长。
1947年任山东渤海军区13团3营9连副指导员。
)上将,都是。
ht,老渤海女婿]
一渤海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革命史、奋斗史和创业史,其实就是“老渤海精神”的形成过程。
在渤海平原上,很早就有党的革命活动,渤海平原也因此成为中共建党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成为山东农村党组织发展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
(1927年5月,
山东党建立了1个市委、5个地方执行委员会。
其中,这5个地执委,全都在渤海地区。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渤海地区是山东革命的根基和摇篮,在山东革命史
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济南是山东党组织的诞生地,渤海地区则是哺育山东党组织成长、壮大、发展的摇篮。
不恰当比喻:生母,奶娘)
清河区和冀鲁边区成立于抗战初期,大致以黄河为界而划分的。
(冀鲁边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与山东省北部接壤处,人口约600万,包括河北盐山、黄骅(新海)、海兴、孟村、东光、南皮、吴桥、沧州(沧县)、青县等9个县,山东德州(德县)、宁津、乐陵、庆云、陵县、商河(现属济南)、临邑、济阳(现属济南)、平原、
禹城、齐河等11个县以及惠民、无棣、阳信、沾化、滨县等5个县(今滨州市黄河以北5县区),共约25个县。

清河区,人口约380万,包括淄川(现属淄
博)、博山(现属淄博)、博兴、广饶、寿光(现属潍坊)、益都(青州,现属潍坊)、潍县(潍城区,现属潍坊)、昌邑(现属潍坊)、临朐(现属潍坊)、邹
平、长山(1927—1956.3,期间1943.9—1950.4,改名耀南县,属淄博;1953.6以后属惠民)、桓台(现属淄博)、临淄(现属淄
博)、章丘(现属济南)、历城(现属济南)、齐东(属惠民专区,1927——1958)、高苑、青城(后合为高青县,现属淄博)等20个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