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王府井和大栅栏哪个好 北京大柵欄兩條衚衕擬恢復歷史地名

火烧 2022-12-07 17:25:43 1052
北京大柵欄兩條衚衕擬恢復歷史地名 本報訊 記者 陳雪檸 記者近日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西城分局了解到,為保護利用歷史文化地名文化遺產,提升街區歷史文化底蘊,擬對大柵欄街道的大柵欄西街等兩條道路進行更名。
王府井和大栅栏哪个好 北京大柵欄兩條衚衕擬恢復歷史地名

北京大柵欄兩條衚衕擬恢復歷史地名  

本報訊(記者 陳雪檸)記者近日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西城分局了解到,為保護利用歷史文化地名文化遺產,提升街區歷史文化底蘊,擬對大柵欄街道的大柵欄西街等兩條道路進行更名。
其中,大柵欄西街西起鐵樹斜街、東至煤市街,全長約275米,現狀道路寬6米。根據清代地圖,該道路清代地名為觀音寺街,此次擬恢復歷史地名,更名為「觀音寺街」。另一條為楊梅竹斜街部分,西起延壽街、東至楊梅竹斜街,全長約38米,現狀道路寬4米。該道路清代地名為一尺大街,此次擬恢復歷史地名,更名為「一尺大街」。
順著大柵欄楊梅竹斜街一直往西,與琉璃廠東街相連的這條斜街就是一尺大街。一尺大街曾是北京最短的一條衚衕。隨著城市建設發展,一尺大街的名稱被撤併,成為楊梅竹斜街的一段。這個歷史地名也被越來越多人所遺忘。2015年,西城區大柵欄琉璃廠建設指揮部在地面設置「一尺大街」地標,引起人們對依然存在的老街的關注。觀音寺街則因其西端的護國觀音寺而得名。據考證,護國觀音寺始建於明代,並於清代乾隆年間重修,是元大都與金中都舊城之間街巷發展的重要實證。此次擬對歷史地名進行恢復,將進一步喚起人們的歷史記憶,彰顯老北京文化的源遠流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