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个会计分录怎么理解?

火烧 2022-11-23 06:56:19 1068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个会计分录怎么理解?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个会计分录怎么理解?根据《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国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个会计分录怎么理解?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个会计分录怎么理解?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个会计分录怎么理解?

根据《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5号)第二条的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发生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规定,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按取得成本,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当期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以后期间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待以后期间允许抵扣时,按允许抵扣的金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例2.彤升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月开工兴建生产厂房,采购建筑材料234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34万元,当月认证通过。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下同)
借:在建工程200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13.6(34×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34×60%)
贷:应付账款等234
在第13个月(2018年1月),可以抵扣进项税额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13.6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 这笔分录是什么意

将原取得进项发票(按税法规定暂时不能抵扣)时记入待抵扣的税金,转入进项抵扣抵扣。按原发票税额填报。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不是代表负债增加了,这笔分录都是应交税费科目之间的转换,负债不增不减。这笔分录的意义是,办公楼在第13个月的时候可以抵扣前一年剩余40%的待抵扣进项税了,因此需要从“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明细科目,转入“进项税额”明细科目中。

应交税费_待抵扣进项税额

购入不动产在会计上作为固定资产的不动产,采用分期抵扣,先抵扣60%,未抵扣的40%记入“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借方,等到第十三个月再把原来计入借方的“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余额冲销记贷方,转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至此原来没有抵扣的进项税已经全部抵扣完。你不要去理解负债增加。

元月份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应交税费-待抵扣增值税进项税。怎么写摘要?

摘要写本月抵扣的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分录

建造办公楼领用外购原材料,为自用,即用于非应税专案,故进项税额转出1700元。火灾属非正常损失,故进项税额转出3400元。综上,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的金额为(5100)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请问大神这笔分录什么意思

这应该是一笔调账的分录,说明企业原来应该记入进项税额专案的,错误的记入了已交税金专案中,但通常已交税金应使用红字借方,而不使用贷方。
除调账之外,没见过这笔分录。

为什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借方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计入到贷方?

应交税费属于负债类科目,贷方表示负债增加,借方表示负债减少。
进项税额是你支付的税额,销项税额是你收取的税额,销项税额(贷方)减去进项税额(借方),其贷方余额就是你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借方余额就是你留抵的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在借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记在贷方,这样没错吧。

应交税费是一级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是二级科目,在这个二级科目下面还有三级科目,比如“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但是不只有这两个哦,还有很多(以后学税务会计的时候会有介绍的),其中就有一个科目叫做“已交税金”,销项税额是应该要交的税,一般情况下,记在贷方没错: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是用来抵扣的,也就是可以减少要交的增值税,一般情况下,那就是记在借方了: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销项和进项的差额就表示企业实际应该交纳的增值税,记在“已交税金”科目(一般销项户大于进项),会计分录就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等到企业真正交纳时,就记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所以最后反应交增值税税的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这个分录怎么理解啊?

首先需要了解一般纳税人购进商品的账务处理,购进商品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其次如题所述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这个分录其实是上面这个分录的分解,也就是说刚开始入库没有考虑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直接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
最后就是补做没有考虑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分录,补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