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 中国第一个公开剪掉辫子的人是谁

火烧 2021-05-29 09:48:05 1065
中国第一个公开剪掉辫子的人是谁 康有为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向皇帝奏请断发剪辫的人。1903年,《学生界》发表“剪辫易服说”一文,申述剪辫有利于“强兵强种”之由。1904年,《大公报》又发表一篇文章,提出中

中国第一个公开剪掉辫子的人是谁  

康有为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向皇帝奏请断发剪辫的人。

1903年,《学生界》发表“剪辫易服说”一文,申述剪辫有利于“强兵强种”之由。

1904年,《大公报》又发表一篇文章,提出中国出洋留学生应该“改装去辫”,以“便与西人来往”。

尽管提出者小心翼翼,把剪辫的范围限制在去洋留学生之内,但此种议论在当时仍然有“易服改元,革命排满”之嫌,没有更多的人敢于去冒这个风险。

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 中国第一个公开剪掉辫子的人是谁

但是,以“排满革命”而自任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却敢于冒这个风险。

辫子和满装虽然已经沿袭了近三百多年,但这三百多年的记忆并没有消失,尤其是那一条被讥为“豚尾”的辫子,依然被许多人视为汉人的耻辱,因此,除掉这条辫子便是与清廷决裂的标志,在鼓动反清、宣传革命之际,这是动员民众支持革命的最有力的召唤。

早在1895年,孙中山、陈少白等人就在清廷鞭长莫及的日本剃发易服,以明革命之志。

在1903年爆发的“拒俄运动”中,留日的青年学生纷纷剪掉辫子,以示与清廷决裂。

风气越演越烈,以致去日本留学者均以剪掉辫子为荣。

山西同盟会会员景定成(梅九)论述1905年的一次剪辫事件颇有代表性。

留学生归国后,又把剪辫的新风气带回了国内。

1903年时,江南一带,青年学生剪辫者已不乏其人,1903年10月16日的《大公报》所载文章中便这样形容:“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

”特别是随着二十世纪初年清实施新政,各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后,蓄辫与一些新规矩的矛盾越来越大。

1905年6月,新编陆军实行改服制,不少官兵穿上新式军服后为便于戴军帽遂将发辫剪去一束;同时,最早实行制度的天津,也已“剪去发辫三分之一”。

鉴于学界和军界剪辫成风,1907年5月6日,经学部奏准,严禁学生、军人剪辫,其中学生“一经查出,即当咨明学部,分别惩处”;军人“如有不遵定制,改用他装,以及剪去发辫等事,无论官僧、兵丁,均即斥革”〔4〕。

这是清中央关于严禁剪辫的第一道命令。

此令既出,剪辫之风稍杀。

但是,一个新风气一经传开,依靠一道行政命令岂能止住?况且,当时每一个明智的人都已经认识到,“中国之发辫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使清廷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也不再坚持蓄辫,这是时势之所使然。

1910年10月3日,作为清朝新政产物的资政院第一届常委会开幕。

开会不久,一名叫罗杰的议员便提出了《剪辫易服与世大同》的议案;接着,来自湖南实为革命X人的议员周震麟又提出《剪除辫发改良礼服》的议案,资政院议决时认为“两案之主旨,皆以中国辫装妨碍运动,朝廷整军经武,非剪除辫发,改制冠服,不足以灿新天下之耳目,改除骄奢之习惯”〔5〕。

最后,以大多数议员赞成获得通过。

资政院关于剪辫易服的议决案一经通过,消息传来,不管清廷是否批准此案,民间的剪辫便“一时风发云涌,大有不可遏制之势”。

但是,这时候的剪辫还是一种自由的选择,没有形成强制性的社会压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