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远古植物是怎样迁徙的

火烧 2015-02-11 06:00:59 十万个为什么 1079
蒲公英不同类型的植物有着不同的迁徙模式。在植物登陆以前,水生植物可以借助水体的流动而完成迁徙。陆生植物则需要依靠多种策略完成迁徙。在陆生植物的历史中,不同类型的植物在不同时期占据着优势。最早登陆的陆生植物是一些非常低矮的、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的地衣和苔藓类植
蒲公英


不同类型的植物有着不同的迁徙模式。在植物登陆以前,水生植物可以借助水体的流动而完成迁徙。陆生植物则需要依靠多种策略完成迁徙。

在陆生植物的历史中,不同类型的植物在不同时期占据着优势。最早登陆的陆生植物是一些非常低矮的、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的地衣和苔藓类植物,这类植物需要在有水的环境中才能进行繁殖,因此迁移的范围非常小。

蕨类植物叶背后的孢子囊


随后出现的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的蕨类植物,在今天的植被中蕨类植物大多为低矮的草本,但是在古生代,却曾出现过草本蕨类植物、木本蕨类植物等各种各样的类型,它们是古生代占据绝对优势的植物类群。成熟的蕨类植物以散发孢子的方式进行扩散和迁徙,孢子个体微小,直径通常为40~200微米,微小的风就能把这些孢子传播到很远的地方。现生石松的孢子可以借助风力传播最远达3000千米。在古生代,风力是驱动蕨类植物孢子传播并协助这些植物迁徙的主要动力。化石记录表明,古生代有大量蕨类植物分布范围非常广阔,甚至有些还呈全球分布,这种植物地理格局就是它们借助风力驱动孢子进行迁徙的有力证明。

蕨类植物繁盛的地质时代中,还出现了同时长有两种大小不同孢子的异孢型个体,其中大孢子直径多为200微米以上,最大可达1毫米左右。异孢型蕨类植物的大孢子迁徙能力远不如只有一种孢子的同孢型蕨类植物,但它们很可能与后来出现的种子植物存在密切的演化关系。

靠风传播的小干松


最早出现的种子植物是不开花的裸子植物,它们是中生代的优势类群。而开花的被子植物到新生代才成为优势类群,那时的陆生植物的面貌与今天的已经相差不多。种子是一种繁殖器官,它可以借助生物、风力等多种方式散播。另外,种子植物的受精离不开花粉,而花粉则比孢子还要小一些,在空气中散播能力更强。有些裸子植物,如松树的花粉还具有专门的气囊,可以更好地借助风力进行散播。除了利用风力,花粉还可以附着在昆虫、鸟类和翼龙的身体上进行传播,使植物实现更大范围的迁徙。



微博士:支持大陆漂移的舌羊齿

虽然陆生植物可以借助风力迁徙,但要越过大洋还是很困难的。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魏格纳曾经根据不同大陆板块上相同地质时代地层中有相同的舌羊齿化石记录,证明这些大陆板块曾经属于同一个古地理区系,以支持他的大陆漂移学说。舌羊齿主要发现于二叠纪,可能代表了一种高大的树木,树干直径可达40厘米,外形类似于蕨类植物,叶具有中脉以及细致的网状叶脉。叶子的整体呈舌状,故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