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成长的感悟语 如何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如何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TA的保护神,是TA全部的依赖,特别是7岁之前的孩子。帮助、引导、教育孩子对父母而言,既辛苦又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孩子在父母的眼睛里变得:会笑、会爬、会走路、会说话、会处理问题、甚至会关爱、帮助父母,这些过程凝聚了父母点点滴滴的心血,也给父母留下无尽的乐趣。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教育孩子的案例,仅供朋友们参考。孩子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等等原因,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方法,未必能到达同样的效果。也就是说:同一个例子,一定有很多很多的处理方法。
案例一、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没礼貌
错误做法:当众训斥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连问好都不会,我平时是怎么教你的,真没出息。”
结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确做法:给孩子台阶下,“不好意思,我这孩子很棒,就是有点认生,慢慢就好了。”
孩子的心声:“下次我一定做好,让大家知道我真的是一个很棒的好孩子。”
案例二、孩子把水、牛奶等撒在了桌子上
错误做法:对孩子发脾气、训斥孩子,说孩子笨、说孩子没用,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并温和的对孩子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可以把桌子收拾干净吗?”
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孩子学会了宽容!
案例三、孩子问课本之外的问题,大人不会
错误做法:态度烦躁,并训斥孩子:“别瞎问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孩子的心声:“天天就是学习学习,什么时候才能不上学啊?”不仅让孩子对学习没有信心,而且,以后再遇到难题一概略过,不求甚解。
正确做法:“孩子你真棒,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说明你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了。不过,我也不知道答案,咱们一起探讨探讨,好不好?”
结果:孩子很高兴,以后遇到问题一定锲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案例四、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丢不丢人!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真的笨死了!”更有甚者踹孩子几脚。
孩子的心声:“我完了,我就是笨,再怎么学也学不好了。”
正确做法:“我知道你心里一定也不好受,没事的孩子,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这次没考好的原因,争取下次考好。相信你,下次一定比这次有进步。”
孩子的心声:“我一定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案例五、孩子作业写得潦草
错误做法:“怎么写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吗?”有的父母甚至把孩子的作业本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你写成这样,好多字我都看不懂写的是什么。一旦养成习惯,考试的时候你也会写成这样,老师在改卷的时候,就会不小心把你写对的看成是错的,那样就会影响你的考试成绩了。重新写一遍,相信你一定一次比一次写的好。”
孩子的心声:“比刚才的字有进步,我能做到。”因为也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
案例六、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
错误做法:“你怎么又没写完,一会儿不盯着你都不行,快写,我看着你。”
结果:孩子并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心想:“反正有人陪我,写不完又怎么样。”
正确做法:“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睡觉时间到了,明天自己去跟老师解释吧。”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心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呢?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不然没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