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断更者必死 冲锋时躲在后面更安全?老兵:必死则生,必生则死

火烧 2022-03-10 02:48:48 1056
冲锋时躲在后面更安全?老兵:必死则生,必生则死 经常观看战争题材影视剧的朋友,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冲锋在前面的士兵,在敌人的密集火力下,割韭菜一样纷纷倒地,惨烈无比。于是,有“聪明”的观众会得出一个结

冲锋时躲在后面更安全?老兵:必死则生,必生则死  

经常观看战争题材影视剧的朋友,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冲锋在前面的士兵,在敌人的密集火力下,割韭菜一样纷纷倒地,惨烈无比。

于是,有“聪明”的观众会得出一个结论:要是有一天我上战场,可不能冲在最前面,一定要躲后面!

我们暂不讨论这种做法是不是有辱军人名节的问题,单单讨论一下在战场上,躲在后面是不是真的安全。

诚然,冲在最前面,无疑会第一个面临敌方火力的阻击,是非常危险的。不过,真正训练有素的军人,尤其那些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并不会像电影中那样,以密集队形,直挺挺地冲向敌人阵地的。

稍有讲究的战法,步兵断然不会首先以血肉之躯面向敌方阵地冲锋的,而是要等待己方炮火对敌人先进行火力打击,等己方炮火停止后,步兵才会开始冲锋,而且绝非一窝蜂不要命地冲。在接近敌方火力范围时,就开始卧倒,匍匐前进,利用一切可以隐蔽的东西如石头、弹坑、树桩甚至尸体,一边前进一边射击。许多冲锋战,往往打成阵地前的激烈交火战!冲锋一方也会运用一切有效的武器进行火力压制,而不是完全被动挨打的份。

有时,如果防御一方工事构筑不好,武器火力不足,攻击一方又火力强大的话,经过阵地前的交火,关系就往往逆转,防御一方会成为被动挨打的一方,败退难以避免。这时候,冲锋战就变成了追歼战。

抗日战争中,许多日军进攻的战例往往是,日军匍匐前进到国军阵地前百十米处,停下,一边射击,一边用掷弹筒对国军机枪阵地进行精准摧毁,有时甚至还会用铁锹挖掘临时掩体。日军还有后方支援火力迫击炮不断发射,打击国军防御阵地。

【日军在国人印象中似乎很擅长“猪突冲锋”,其实日军很注重火力运用,而不是一味“猪突”。即使后期的“万岁冲锋”,也并非像飞蛾扑火一样愚蠢】

待国军被消耗得差不多,战斗意志较弱、纪律较差的国军部队就往往开始溃逃,日军这时候才会开始他们的“猪突冲锋”:日军指挥官拔出军刀一挥,大喊一声“阿给给”。日军这时会集体投掷一阵密集的手榴弹,然后趁着爆炸,端着刺刀凶神恶煞一般,狂呼滥叫发起百米冲刺般的最后冲锋,而这时的国军阵地,只剩一些伤残士兵了。

那么,躲在队伍最后面是不是就安全了呢?未必。如果防御一方是一支装备精良的正规化部队,那么他们的防御战术会是立体的,绝非只顾眼前,也就是说,防御方并不是只瞄准冲在最前面的敌人,他们有专门的火力针对侧翼以及队中、队后的敌后续梯队进行打击。

断更者必死 冲锋时躲在后面更安全?老兵:必死则生,必生则死

更可怕的是,距离己方越远,也就是冲在最后的那个位置,打击的火力可能越暴虐、越致命,越可能遭受中远程火器如迫击迫、重炮的打击。

战斗中,防御方往往会有专门打击后续梯队的火力点

在近现代战争中,绝大多数伤亡是远程火力造成的,遭受敌方炮火打击才是最悲惨的。躲在后面的胆小鬼,一点也不安全,因为他们可能最先遭到敌方炮火的打击。

躲在后面还有一个弊端,那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规律:历史上绝大多数军队,都非常痛恨胆小鬼,知道落在最后的十有八九都是懦夫,所以会设置“督战队”“刀斧手”,逼士兵往前冲,不听命令,或者发生败退之时,这些躲在最后面的人,往往成为挨自己人子弹的倒霉鬼!

那么,有一些更加“聪明”的胆小鬼会说:我躲在中间,不就更安全了吗?须知进攻战都会是次第进攻的,第一排并不是永远的第一排。第一排抵近敌方后,卧倒,作为阵前火力支撑点,压制反制敌人火力,继续冲锋的,正好是中间那些“聪明鬼”!

所以,在残酷的战争中,并没有耍小聪明的机会。唯有用好手中的武器,树立心中的勇气,才能保存自我、战胜敌人,正应了那句至理名言:“必死则生,必生则死!”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