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为历史文化村有什么用 内都村的历史
内都村的历史
有苏氏作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一直活动于古河内地区的太行山前沿地带。
历经夏商二代八百年的变迁,他们到了今焦作地区一带。
随着部落的发展,人数的增多,活动范围也变大了,西起济源,东到获嘉,北至太行山,南到黄河,都是该部落的活动范围。
同时,该部落的一些人可能已由牧转农,过起了定居生活。
从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中,这里有许多与有苏氏有关的传说和遗址。
文献记载,有苏氏曾居于原(今济源),又迁到温。
殷纣王曾伐有苏,迫使有苏氏献出妲己。
在当地有许多与有苏氏相关的传说和遗址。
温县城内有苏护、苏全忠父子墓,即联珠冢,今尚存大部。
联珠冢西百米有云团冢,为苏护大将郑伦之墓,在今实验小学院内,已平没。
县北的苏王村,传说为苏护的家。
与温县亢村一河之隔的博爱县内都村古称中都城,有中都亭,隋文帝时因避父杨忠讳而改名内都,传说即古冀州治,该村一直不准唱《反冀州》一部戏,认为是对冀州人的侮辱。
在县西夏庄苏忿生家族墓地中,有一大墓在清末塌出一块墓石,上书“商大将军苏全孝之墓”
温县解放路的中间,一堵灰色的围墙将一座高大的土丘从闹市中分割出来,显得格外突兀。
这里就是温县人常说的“联珠冢”,据说是妲己的父亲苏护及兄长苏全忠的墓地,相传二人同时战死于追随武王伐纣的战争中,后来被葬在这里。

扩展资料:
内都村位于官桥镇政府驻地北8.4公里处。
四面环山,山清水秀。
村委会设在田芷,有田芷、内寮、洋庄3个自然村。
聚落在连里寨、大帽山东麓,呈长带状分布。
聚落在连里寨、大帽山东麓,呈长带状分布,有3个村民小组,村民209户、731人。
内都村原与西庄村合为后半都。
后拆分自立时,因其自然村靠近山沟内,故取名内都,成立内都大队,1984年改为内都村委会。
内都村有耕地470亩,山地3400亩,主种水稻、甘薯。
林果以薪炭林为主,还有杨梅、龙眼等。
域内有蜜饯厂1家、果林场1家。
村道连接南官公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