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红岩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简介 红岩的内容简介

火烧 2022-09-02 14:26:57 1084
红岩的内容简介 1、主要内容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龙光华、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

红岩的内容简介  

1、主要内容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龙光华、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人英勇牺牲了。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2、原著简介

《红岩》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书重印113次,册数则超过了一千万。为红色经典作品,轰动一时。作者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烈火中永生》,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此长篇小说《红岩》,后改编为红色电影《烈火中永生》。

3、意义

红岩,这一史诗般的称号,是重庆的光荣象征。

《红岩》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gcdzg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红岩的内容概括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

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

“红岩”还是重庆的一处地名,红岩村位于重庆市郊化龙桥附近的“大有农场”内,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此外,还有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连环画、文学杂志以及同名中国画名作等。

扩展资料: 《红岩》是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

该书讲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中受刑,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的故事。

创作背景 建国初期,为了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罗广斌、杨益言和与他们并肩战斗过的刘德彬三个人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

1950年7月1日开始在重庆《大众文艺》上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后华东、华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

1958年又在《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

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

“文革”中该书被诬蔑为“叛徒文学”成为禁书,作者亦备受摧残。

罗广斌和杨益言在“文革”爆发后受到残酷迫害罗广斌简介,其中作者之一罗广斌于1967年2月含冤去世。

“文革”结束后小说重新出版发行。

红岩,这一史诗般的称号,是重庆的光荣象征。

《红岩》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gcdzg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

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红岩》小说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人真事。

我们不能否认,艺术的东西有些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实更完美一些,但当真实地接触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史实材料时,不能不承认没有夸大的真实很多时候要比加工过的艺术更具冲击力量。

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是发行量最大的小说;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

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岩

红岩每章内容概括

红岩每章100字概括: 第一章余新江走在市区中,发现炮厂被火烧,两个纵火犯被全身捆绑着解押过来,工人们早把两个匪徒认出来了,他们是总厂稽查处查处的特务。

他穿过大街小巷向甫志高说特务放火的情况,许云峰想在沙磁区设一处备用的联络站,联络人员已定,就是缺少店员,甫志高决定陈松林担任书店的店员。

陈松林第二天来到了书店,每到周一他就到附近的重庆大学去,甫志高让他送些上海、香港出版的刊物给华为。

今天是周一,他到附近的重庆大学去,校区的路上,贴着很多布告,,发现现在正在由炮厂工人代表报告炮厂惨案的真相,他往前走,只见训导处门口有一群学生,成瑶正在代表文学系讲话。

学生们激烈地争论着,训导处放跑了魏吉伯,《彗星报》主编黎纪纲被特务打伤,陈松林对黎纪纲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和同情。

第二章天色快黑尽了,陈松林忙着在人丛中忙碌着,听到一些零零散散的对话,大概都是讨论重庆大学的事情。

夜渐渐深了,顾客渐少了。

这时,甫志高来到了书店,浏览着图书。

在顾客中有一个头发长长、脸色苍白的青年,正聚精会神的读着书,这个青年常常最近来书店,有时入了神就会情不自禁的读出声来,于是,陈松林主动与他交谈,了解他叫郑克昌,他很歉疚耽误了他们的休息时间。

到周一时,陈松林到重庆大学走进了华为的宿舍,看见郑克昌躺在黎纪纲的床上拿着本书读者着,了解到他是黎纪纲的表弟失了业暂时住到这里,陈松林给了他一本《时代》。

第三章成瑶过江回家找二哥成岗聊天,她把《挺进报》带回来给二哥看,二哥担心她,和成瑶争吵。

成岗回忆以前的事情,抗日战争初期,他考进了工厂当了一名办事员,他到总厂的修配厂做管理员,那座工厂即将面临倒闭,机器不能用,工厂面临倒闭,他让工人复工,工厂恢复了。

他担任印刷《挺进报》,与江姐见面又担任了写钢板的责任。

第四章江姐和华为乘船,甫志高送他们,到华为他们家乡的地方,江姐看见布告上写着死去的战友,得知彭松涛也牺牲了,她眼泪盈眶。

到了华为他们家,老太婆激动迎接江姐,江姐误认为老太婆还不知道老彭已牺牲,而华为却刚知道。

老太婆和江姐眼泪盈眶。

第五章郑克昌骗取甫志高、陈松林的信任,成岗花费很多精力印刷好《挺进报》。

李敬原来到成岗家,成刚想要印刷《进攻》,李敬原拒绝,成岗知道他珍藏着的这份文件是李敬原写的,产生了额敬意。

李敬原回想起他参加重庆市委领导与周总理见面的事情。

第六章在一栋黑沉沉的大楼里,徐鹏飞是这里特务的头子之一,主宰着一切人的命运,《挺进报》到处流传查不到来源使他非常愤怒,徐鹏飞审问共产党,他从魏吉伯、黎纪纲(他们都是严醉身边的特务)口中了解到《挺进报》的来源,甫志高、陈松林暴露。

第七章许云峰得知沙坪书店甫志高要扩大、准备办刊物,陈松林与许云峰说新来的店员郑克昌,使许云峰确认是特务,陈松林离开。

甫志高面对许云峰的命令与审问不以为然。

不听从他的命令,要回家于是被捕。

郑克昌与魏吉伯来店内抓人,被骗。

第八章李敬原和许云峰在茶园里接头,许云峰没想到早已断绝组织联系、自己过去的交通员成岗那里骗钱,看见甫志高守在门口,甫志高已叛变罗广斌简介,许云峰保护李敬原被特务捕,特务们赶到成岗家,意外发现《挺进报》的来源,成岗急中生智把扫帚挂在窗口保护大家,成岗被捕。

成瑶与李敬原在中山公园碰面,成瑶知道成岗被捕和印刷《挺进报》。

第九章沈养斋打电话祝贺徐鹏飞捕获,徐鹏飞审问许云峰,而许云峰却不为所动,徐鹏飞把他所有的事情挑出念给他听。

铁门打开,许云峰发现在里的成岗,已血肉模糊。

徐鹏飞了解到,《挺进报》的领导人是许云峰。

许云峰有意把敌人的全部注意力都引向了自己,保护了组织和群众。

许云峰写“我的‘自白书’”发表自己对党的深厚的感情。

第十章徐鹏飞和徐太太在客厅中迎接客人,公、秘单位都归徐鹏飞一人领导,毛人凤为共产党正在煽动全市工人罢工,共产党到处散发传单。

特务用计妄想和许云峰举杯喝酒偷拍上报纸,结果失败,许云峰识破。

他和特务头子毛人凤交谈,毫无退缩。

第十一章刘思扬回想起被甫志高出卖,被特务头子审讯,了解到刘思扬他们家是资本主义,父亲给了特务一些钱,所以特务不像对待其他共产党那样对待。

刘思扬没哟偶叛变,他被关进监狱,认识了余新江、丁长发和龙光华。

红岩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简介 红岩的内容简介

监狱的生活很凄惨,没有水,饭也是特别的难吃。

第十二章余新江在监狱中遇到了当年的夏老师,现在被称为“老大哥”许云峰架着担架、被推进了监狱,把他隔离了。

监狱里的共产党员们用歌声交流。

没过几天,许云峰用坚强的意志下地走路。

监狱里降生了一个孩子,许云峰起名为“监狱之花”,放风时,每个共产党员挖水坑舀水,特务发现龙光华,他被打成重伤,监狱里的人愤怒阻止。

第十三章 龙光华回到监狱,每个人都轮流照顾他,他在昏迷不醒的时,表达了对党的热爱

红岩主要内容,故事梗概

《红岩》讲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中受刑,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的故事。

《红岩》是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

1958年又在《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

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

“文革”中该书被诬蔑为“叛徒文学”成为禁书,作者亦备受摧残。

罗广斌和杨益言在“文革”爆发后受到残酷迫害,其中作者之一罗广斌于1967年2月含冤去世。

“文革”结束后小说重新出版发行。

扩展资料小说《红岩》中那个形象高大完美的共产党人许云峰,主要是根据许建业的原型塑造出来的。

许建业的社会职业是志诚公司的会计,化名杨清,1921年生,四川邻水人。

真实身份是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负责工运工作。

小说中和许建业碰头的那个人叫李敬原,这个人物是虚构的。

历史上真正与许建业碰头的是地下党员高震明。

《红岩》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gcdzg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

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是发行量最大的小说;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

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岩...

红岩每章内容概括500字

导读:《红岩》故事梗概(刘彤拟写)第一章:余新江介绍特务纵火灾情,甫志高开设书店开展学运。

重庆大学学生追讨特务。

第二章:郑克昌获得陈松林好感,甫志高指导陈松林工作。

陈再入重大认识黎郑。

第三章:兄妹谈心,成瑶被训斥;往事回忆,成岗管工厂。

重回组织,担任交通员;接受重任,印刷《挺进报》,接替江姐刻写工作。

第四章:江姐到川北工作,蒲志高送行,华为陪江姐进城,江姐得知丈夫被害,强忍悲痛,找到了游击队,见到了华为的母亲、华莹山游击队司令双枪老太婆。

第五章:郑克昌伪装积极进步,骗取了甫志高信任,成岗设计新机器更好地印刷《挺进报》,第六章:“慈居”成为军统特务的老巢,军统少将特务头子徐鹏飞正因与严醉的矛盾,缺乏共产党地下组织情报而烦恼,不得已同意处决长江兵工总厂纵火特务,逮捕云阳县的假共产党案犯,沈阳斋向徐鹏飞密报了黎纪纲、郑克昌渗透进地下党组织的消息。

第七章:许云峰看出了郑克昌的可疑,安排陈松林撤离,区委会议改期,指示甫志高撤退郑克昌和魏吉伯抓人失败,甫志高回家被抓。

第八章:新生市场茶馆许云峰和李敬原交流工作情况,甫志高叛变出卖同志,许云峰、成岗被捕,李敬原与成瑶谈心,安排她做《山城晚报》的记者。

第九章:特务头子徐鹏飞审讯许云峰和成岗,威逼利诱,毒刑拷打,都没有用,最后不得不用假枪毙结束了审讯。

第十章:徐鹏飞大摆庆功宴,毛人凤宣读嘉奖令,山城再现《挺进报》。

许云峰识破假宴请,毛人凤利诱真技穷。

第十一章:补叙刘思杨被捕,渣滓洞敌人用断水折磨革命者,龙光华抄叶挺的《囚歌》激励大家意志,老大哥劝大家吃霉臭的米饭,特务屠杀革命者。

第十二章:暴雨过后,余兴江与老师相认;汽车疾驶,许云峰被抬入牢房;许云峰高唱《国际歌》,同志们放声应和;女牢中“监狱之花”诞生,放风时,龙光华取水被打。

第十三章:龙光华牺牲,革命者愤怒。

要求追悼龙光华,谈判代表被拘禁,难友们绝食抗议四天不动摇,特务们用米饭肉片诱惑终失败,绝食抗议获得成功。

第十四章:叛徒出卖,江姐被捕。

游击队途中援救,狗特务奸计得逞。

第十五章:半夜提审江姐,竹签子钉十指,狱友们唱《囚歌》鼓励安慰,趁着放风,各囚室送来慰问信和诗篇。

第十六章:战友带来好消息,狱中新年大联欢。

第十七章:陈静(成瑶)戳穿国民党假和谈新闻发布会,众记者提问是否释放政治犯,重庆学生游行请愿,工人宣布全市总罢工。

徐鹏飞抓捕成瑶,陈松林批评引导。

第十八章:刘思扬家人营救,国民党假意放人。

回家遭软禁,雨夜见生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