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嗔目 嗔三毒

火烧 2022-06-02 02:01:38 1069
嗔三毒 一、又作欲、、著,略欲、。是於自己所喜的外境,生起染污的耽著心。在典中有多形容的譬喻,可助我了解的毒害:1.如水:“水能舟,也能覆舟”。水能身心,是持生命不可缺乏的要素;水,也具有迅速的透力,

嗔三毒  

一、

又作欲、、著,略欲、。是於自己所喜的外境,生起染污的耽著心。

在典中有多形容的譬喻,可助我了解的毒害:

1.如水:“水能舟,也能覆舟”。水能身心,是持生命不可缺乏的要素;水,也具有迅速的透力,能很快地浸染物。就像水一,能生大的力量,透心,滋法的生。

2.如瘴疠:住在的山林,容易受的瘴侵害而生病。如果常常生活在欲求中,不知醒,身心就受到逼,甚至失生命。

3.如瀑流:在湍急的瀑流中行船,不但以渡,而且有之虞。如同瀑流一般,能溺惑人心,我的善根漂失,使我流在生死苦海中,不得到彼岸。

4.如轭:把轭架於牛的上,可以方便。如果我不能知足常,就被的轭所,身心在的引下,不得自在。

嗔目 嗔三毒

通於三界,依惑的程度,可分下列:

1.欲:是欲界的,性不善。欲又分淫欲境界。

2.有:是色界和色界的禅定,性有覆;因患甚微,作用很弱,所以不招感果,但是能障道。

的性不但使我的心日攀外境,生多痛苦,而且障覆修道,使我不能渡生死流,所以,佛修道戒除。

二、嗔

嗔又作嗔恚、嗔怒、恚、怒。是於逆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恚,而使身心的精神作用。

嗔恚欲界所有,在色界、色界有嗔恚的。

“一念嗔心起,百障。”社上多年的好友,由於一芝麻小事而反目成仇;密的夫妻,因一言不合而各奔西;一句不心的言,使人大干戈,落得家破人亡;一不意的白眼,招身之……,些都是嗔心盛所的不幸。古德有:“嗔火滔滔,功德林。”即使我集了多少的功德,嗔心一起,就像烈火一,去努力修行的心血都焚殆。所以,在佛教的典中,常常教佛弟子戒嗔。《增一阿含》卷十四:“佛般涅,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大智度》卷十四:“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最;心病中,第一治。”菩戒中也特立嗔戒以警惕,《梵》卷下:“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嗔法、嗔,而菩生一切生中善根诤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於一切生中,乃至於非生中,以口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嗔不解者,是菩波夷罪(重罪)。”

三、

又智、、明、非、昧、愚、黑、不。是愚昧知,不明事理的精神作用。佛典中常以“明”二字代替以上,有多分。例如《大乘起信》明分根本明、枝末明二:

1.根本明:又作始明、元始明。是的根本,因不了真如的道理,而忽然起差立的最初一念。例如惑、、苦三道,都是以此其微的最初念之心根本,而有惑、、苦的因果系。

2.枝末明:是依於根本明而生起的粗的。

唯宗根子行的系,明分眠明明:

1.眠明:指明常逐著生,眠在第八阿耶中的明子,眠明。

2.明:指明著生的身心,而使生不能出生死苦海,所以明。

佛典常以明喻父,喻母,二者和合而生我,使生起惑造,流生死,有出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