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中国一盘散沙,为何匈奴没有趁机作乱?
三国时期中国一盘散沙,为何匈奴没有趁机作乱?

谢谢邀请。
三国时候的匈奴不是不想作乱,而是有心无力。
一、西汉时被打散。在汉、匈对峙中,除了汉高祖“白登之围”外,匈奴几乎没有占到半点便宜。经过文、景二帝的休养生息,西汉王朝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最能折腾的帝王——汉武帝。他可能是匈奴的天然克星,上天给了他一个卫青还不够,接着又给了他一个匈奴最无解的噩梦——霍去病,这个仅活了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带上八百个人就能转战数千里、俘获数万人;带上几千人就能犁庭扫穴、封狼居胥,连人家的大本营都给一窝端。连续几次打击,匈奴活不下去了,内讧分裂为南、北两部,南部内附,北部西迁。话说你迁就迁呗,还捎带着杀个汉使泄愤,结果这娄子捅大了,被一个叫陈汤的万里追击,斩帅夺旗,郅支单于授首,这就是著名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匈奴到此被完全打散。这一时期唯一的和谐之音来自南部匈奴,其自降身份,求为女婿,而且自告奋勇地充当西汉政府的北部屏障,这就是著名的“昭君出塞”。
二、东汉时被打残。经过西汉时期的连翩打击,匈奴被收拾地服服贴贴,虽然趁西汉末年的大乱略有抬头,但与其全盛时期相比已经是判若云泥。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致力于国内建设,对匈奴采取了防守策略,从明帝刘庄开始,东汉政府继续联合南匈奴打击北匈奴。经过窦固和窦宪、耿秉等人几次大规模战役,勒石燕然,北匈奴先是跑往漠北,后又远窜欧洲,被彻底打残,再也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三、三国时被拆分。东汉末年,为配合镇压黄巾军起义,南匈奴进入中原,并在在河北、山西形成割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于夫罗单于。曹操消灭袁绍、征服契丹和乌桓后,匈奴出于惧怕开始臣服,曹操借机对南匈奴进行了分化瓦解,把他们划分为五部,并委派官员去管理,使其各不相属。所以,此时的匈奴没有借乱世骚扰中原,并非因为驯化,而是实力不济。
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少数民族的狼性本能决定了只要有一点点可能,他们那颗不安分的心就会一直萌动。几十年后,西晋短暂统一后就迅速陷入“八王之乱”,匈奴质子刘渊趁机发动“永嘉之乱”,开启了“五胡乱华”的序幕,中华大地从此进入了近四百年的苦难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