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原文_翻译及赏析

火烧 2021-04-29 11:58:42 1043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原文_翻译及赏析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唐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原文_翻译及赏析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唐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诗三百首 乐府冬天边塞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拚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原文_翻译及赏析

鉴赏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三、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三、四句接着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景象非常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共鸣了。

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更不必说远戍到此的“行人”了。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没有人不想班师复员。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拚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厉。拚命死战的结果无外乎“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就是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阿拉伯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这里“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见帝王是怎样的草菅人命了。

创作背景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著许多愁。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尽叫得鹃声碎,却教人空断肠。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