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照弈秋围棋 圍棋名家|圍棋“鼻祖”——弈秋

火烧 2022-10-29 13:07:38 1087
圍棋名家|圍棋“鼻祖”——弈秋 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古今中外圍棋名家之圍棋"鼻祖"—— 弈秋弈秋,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名秋,姓氏不詳。只因棋力過人,名揚列國,故以弈代稱是以稱之爲弈秋。因最早見記載於《孟

圍棋名家|圍棋“鼻祖”——弈秋  

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古今中外圍棋名家之圍棋"鼻祖"—— 弈秋

弈秋,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名秋,姓氏不詳。只因棋力過人,名揚列國,故以弈代稱是以稱之爲弈秋。因最早見記載於《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節》:“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是以推斷此人是孟子同時代或更早期的人,時代相差不不會超過太久。

日照弈秋围棋 圍棋名家|圍棋“鼻祖”——弈秋

歷史背景

弈秋生活的時代與孟子同期或稍早,也就是戰國初期。此時百家爭鳴,各國之間的征戰愈發頻繁。有識之士周遊列國,希冀名聲顯赫得明君賞識。弈秋,被孟子稱爲“通國之善弈”,可見此時圍棋已經十分普及,各國皆有高手。而孟子講學時,時長比喻,借用衆所周知的事物講學,故此可知,弈秋善弈的名聲之大。

相關記載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節》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爲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弈旦評》

凡制必原所始,不忘本也。今追尊陶唐氏、有虞氏爲弈帝,如酒帝之都醉鄉,草聖之君書苑也。丹朱撫軍,商均監國,其爲弈王,明適統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有吹笙過者,不知弈道。是語也,齊東乎?不得不以此道推鼻祖也。

圍棋影響

圍棋在那時已經如道家、墨家、儒家、醫家、占卜、建築等行業一樣成爲了一門學問(技藝)。雖然圍棋的影響不如政治、哲學、雜家等,但在百家爭鳴的時代,任何一門學問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圍棋也如孔子七十二門徒、墨家學術團體等一般,有着自己獨立的圈子。如同後代將魯班捧爲建築業的祖師一般,後人也將弈秋推爲圍棋"鼻祖"(明代馮元仲《弈旦評》)。弈秋是見諸史冊的第一位圍棋高手。在古代沒有專業棋手的概念,但有以棋爲生,或者以棋爲主業的人,如果不能從同輩棋手中達到頂峯,幾乎不可能青史留名。事實證明,即便有衆多達到了頂峯的棋手,在史冊上也失去了名姓,但有一些零星的影子。

弈秋

可惜的是,除此一段文字外,關於弈秋的記載再無其他文字可考證,亦找不到弈秋與同時代高手較量的記載,更沒有著作或者門徒來爲其傳承。弈秋以降,出現在史冊上以棋聞名者一直延續到西漢的杜夫子。弈秋通國善弈的事蹟也得到了後人的推崇,紛紛引用。如《後漢書-張衡傳》"弈秋以棋局取譽,王豹以清謳流聲"。《文選-安陸王碑》"弈思之微,秋儲無以競巧"。儘管古代的一些著作中能見到以棋喻理的言語,但在那時人們的眼裏,圍棋畢竟還只是一門微藝末技,難大行於世,更不會有棋藝專著或理論專著。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大量焚燒諸子言說,並禁止私學、禁止聚衆,使得需要二人以上方能對弈的圍棋亦趨向銷聲匿跡,僅僅在極小的範圍內流傳。這便使得弈秋的存在價值更爲寶貴了。漢王朝推翻秦代暴虐統治後,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給圍棋再次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使得圍棋的發展開始展現勃勃生機的一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