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安徽徽派建筑代表古镇 青岩古镇的主要建筑

火烧 2022-02-26 00:08:38 1075
青岩古镇的主要建筑 石牌坊历史上,青岩古城四门内外有八座牌坊,现保存的只有南门外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坊”和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寿坊”三座。三座牌坊的建筑造型基本相同,均呈四柱三

青岩古镇的主要建筑  

石牌坊

历史上,青岩古城四门内外有八座牌坊,现保存的只有南门外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坊”和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寿坊”三座。

三座牌坊的建筑造型基本相同,均呈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式,高9.5米,宽9米,面北背南,属清朝石牌坊建筑风格。

惊奇的是,三牌坊都没有基槽,靠4个长方形柱基直接立在地面上,且一竖就100多年。

其中“赵理伦百寿坊”距定广门仅几步之遥,创意独特,被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为是“实属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三座石牌坊也成为摄影发烧友的挚爱。

[10]

背街

背街是青岩最具特色的一条石巷,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已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给街巷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

街边都是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路窄而幽静,沿山势起伏,是摄影的绝佳地点。

背街附近也是景点比较集中的地方。

状元府

状元府是贵州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故居,坐落在小镇状元街1号,状元街与北街交接,靠南边那一截叫“下院街”,北街干道上有指示路牌比较容易找到。

大院门前是一副简单的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显示了主人一生的志愿。

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均为一正两厢,风格是歇山式,总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左右。

现存前殿、正殿、两厢和朝门,朝门内墙上有许多不同“寿”字残迹,据说这是赵以炯曾曾祖父赵理伦百岁时所留。

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主的,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一派书香风范。

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东街143号,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

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年间重修,砖木结构,依山而建,为攒角重楼八角式。

是旧时读书人常去读书、聚会、祭拜文昌帝君的地方。

慈云寺

慈云寺位于北街5号。

始建于康熙年间,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修,总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

传说是西街吴姓人家捐修的。

整个建筑构架保持完好,有很多石柱础为贵阳市石柱础中石雕艺术精品。

万寿宫

安徽徽派建筑代表古镇 青岩古镇的主要建筑

位于西街3号,毗邻慈云寺。

清康熙年间建,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最早并不是一座道观,而是江西会馆,为南来北往的商贾之所,后来改造为道观。

整座宫院由正殿、配殿、西厢、戏楼和生活区组成,坐东向西,总占地1000多平方米,但建筑大都在“文革”中被毁,多是后来重建。

宫内最有看头的便是戏楼,其中的木雕精美绝伦。

在戏楼右侧的木质横梁上,一组高浮雕人物图案最为著名,内容为“鸿门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很有军旅文化特色。

迎祥寺

迎祥寺,坐落在南街西侧的小山脚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有“黔山祖庙”之美称,是贵阳市的著名古刹之一,至今仍然香火旺盛。

该寺有殿宇三重,前为天王殿,现殿中塑有弥勒佛像,殿两侧塑有四大天王之像。

穿过前殿,便是大雄宝殿,正中供俸佛祖释迦牟尼,两旁供有文殊、普贤两位菩萨。

后殿下层供观音菩萨,观音两旁,立有善财童子与龙女。

令人诧异的是楼上供奉的居然是道教的神仙“斗姆”,一问当地人才知,这里早先叫做“斗姆阁”,本是供奉斗姆的道观,后来才被佛祖们抢了地盘,变为佛寺,人们便将斗姆像移置于此,一起供奉起来。

名人故居

抗日战争期间,青岩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偏僻安全,接纳了很多的“避难者”。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宣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ze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住过。

李克农亲属曾居处:位于青岩镇北街10号,1939~1941年李克农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属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邓颖超之母曾居处:位于南街75号,邓颖超之母杨振德女士1939~1941年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经营快餐;ze总理之父曾居处:位于青岩背街2号,1939~1941年,ze父亲周懋臣老人曾在此居住,已对外开放。

张公馆原为蒋介石的侍从张尚钦及兄弟张尚全的住宅,为民国年间建筑,是青岩典型民居。

该建筑地块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修复后的张公馆将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公馆文化,成为贵州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表演及非遗文化产品、手工技艺展示的窗口及基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