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一击毙命的子弹不一定是最好的子弹
到底什么样的子弹才是好的子弹?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的专家就认为威力越大不见得越好。换句话说,子弹威力大,能一枪毙命,其综合效果未必就好过使敌人重伤的效果。因为一个伤号的战斗减员要影响到很多人,会加大敌方交通和后勤供应的负担,而且战后的伤残军人也会造成敌国长期的社会负担。从这个角度看,子弹威力的确不是越大越好。
![]() |
P226手枪采用9毫米口径卢格手枪弹 |
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使敌人丧失战斗力才是子弹应该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一枪就毙命。
那么,丧失战斗力的标准是什么呢?对于不同的战斗任务类型,如突击、防守、后勤,丧失战斗力的标准不一样。笼统地说,应该是弹头或破片击中有生目标后应保证目标在30秒内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像手枪这样的近距离武器,要求时间更短,如5秒以内。能达到这样设计目标的子弹,就是好子弹。
此外,虽然子弹在大部分情况下追求较好的侵彻能力,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下,并不希望子弹的侵彻能力太强。比如,反劫机时就不希望子弹能打穿飞机;在闹市区执行任务的警察也不希望子弹击穿罪犯后再打伤围观的人群;同时,为了侦查办案和审判的需要,警察也常常不希望把罪犯一枪打死。
![]() |
采用12.7毫米口径子弹的“沙漠之鹰”手枪 |
所以,什么样的子弹是好子弹,取决于子弹要达到的目的。
最后还要补充一句,当人被子弹击倒时,实际上并不是被弹头的能量“推倒”的,而是弹头触到了中枢神经。至于人体被子弹打飞的场景,恐怕14.5毫米以下口径的武器是很难达到的。
- 上一篇
为什么水下射击要使用专门的子弹
人们经常在荧屏上看到逃跑的一方跳下河去以逃避枪手的追杀,跳到河中真的不容易被子弹击中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实践证明,只要水不是太浅,往水里跳确实是防止被子弹击中的正确方法。一般而言,只要潜水的深度大于2米,基本上可保证不被普通子弹击毙
- 下一篇
为什么说马克沁重机枪是自动武器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我们现在常说的机枪,一般指配有枪架或枪座,能实施连发射击的自动武器。其中,最出名的就是1884年由美裔英国人马克沁发明的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重机枪的发明被认为是自动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为什么会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呢?这是因为从它开始人们找到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