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去世视频 賈母去世後,王夫人做下兩件事,直接要了林黛玉的命
賈母去世後,王夫人做下兩件事,直接要了林黛玉的命
在第一回,文中便交待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來歷,賈寶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對林黛玉的前世絳珠仙子有澆灌之恩,因此,在得知神瑛侍者下凡造歷幻緣後,絳珠仙子便也跟隨下凡,稱要將一世的眼淚還給他。所以,林黛玉的一生,註定淚盡而逝。
雖紅樓未完,不過慶幸的是,作者雅擅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之道,在前八十回給我們留下了不少線索,所以,根據這些線索,大致也能對黛玉之死梳理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
自打進府,黛玉便因寶玉常常流淚,然而也未見不妥。所以能讓她淚枯而逝,必定是遭受一番重大打擊,情志失和、生無可戀,以致失去了求生慾望。那麼,黛玉淚枯而逝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首先可以肯定,賈母在黛玉之前去世,黛玉失去了庇護。關於賈母死在黛玉之前,文中曾給出兩處提示。
其一,是在第二十九回,清虛觀打醮回來後,林黛玉和賈寶玉二人因爲張道士說親一事發生口角,以致寶玉怒而摔玉。賈母知道後便急了,抱怨道:
“……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着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咽這口氣。”
其二,在第五十七回,紫鵑試玉後與黛玉夜間談話,說到黛玉的將來,紫鵑深爲憂慮,其道:
“……若孃家有人有勢的還好些,若是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
紫鵑的話肯定了寶玉的心意,也點出只有賈母能保護黛玉,而賈母一旦去世,寶玉是沒有能力保護這個林妹妹的。很顯然,結合文中給出的這兩處信息,我們知道最終賈母先去世了,而黛玉則真的憑人家欺負了。
那麼黛玉被誰欺負呢?其實在黛玉死去之前,文中通過一個人進行了黛玉之死的預演,那就是晴雯之死。這與秦可卿死去之前,用賈瑞之死作爲牽引一樣。
晴雯去世之後,寶玉作了一篇誄文,此文被衆多紅學研究者點出:名誄晴雯,實誄黛玉。此外批書人脂硯齋更直批:明是爲與阿顰作讖,卻先偏說紫鵑,總用此狡猾之法;一笑一嘆。一篇誄文總因此二句而有,又當知雖晴雯而又實誄黛玉也。
所以,黛玉之死與晴雯之死一樣,始作俑者皆是王夫人。那麼王夫人對黛玉作下了什麼事呢?
第一件,將寶玉搬出大觀園,以隔絕林黛玉。
早在第三十四回,襲人跟王夫人獻言時,就建議將賈寶玉搬出去,以防未然。而在第七十七回,王夫人雷嗔電怒趕到怡紅院攆走晴雯等人時,便撂下了一句話:
因教人察看了,今年不宜遷挪,暫且捱過今年,明年一併給我仍舊搬出去乾淨”
可知襲人的建議,暗合王夫人的心思。而讓寶玉搬出大觀園,當然不是放寶釵,更不是防賈府三春,而是防林黛玉。如此,黛玉在與寶玉分開,原就是一種痛楚,兼王夫人對自己的敵意和嫌隙,自然更抑鬱寡歡了。

第二件,趁寶玉外出,逼黛玉嫁人。
黛玉的《葬花吟》曾寫過,“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風刀霜劍自然不會是賈母在的時候,而是在賈母去世之後,更在寶玉不在黛玉身邊的時候。
在第二十八回,寶玉在賈母屋裏,準備和黛玉賠不是時,有人來喚,寶玉匆忙出門,黛玉追出來道:“阿彌陀佛,等你回來,我死了也罷了”。
及至第七十八回,迎春被接出大觀園,準備嫁往孫家時,文中寫到寶玉“天天到紫菱洲一帶地方徘徊瞻顧”,此處脂批:先爲對景悼顰兒作引。
根據這兩處可知,黛玉去世時,寶玉出門在外,至於寶玉去了哪裏,個人覺得二十八回寶玉急匆匆去見的人就是答案,寶玉是被叫去馮紫英家喝酒的,而在此之前,馮紫英談起在鐵網山被兔鶻捎一翅膀而掛彩的事,言語間影影綽綽涉及政事,個人覺得寶玉後來因此事而避禍去了。總之,黛玉去世時,寶玉是不在賈府的。
寶玉不在賈府,黛玉又因爲到了婚配年齡。彼時賈母去世後,黛玉的婚事完全由舅舅、舅媽做主,王夫人自然恨不能將其立刻送走。那麼黛玉會被逼嫁給誰呢?北靜王!
北靜王與黛玉,雖素未謀面,但因爲寶玉這個媒介,二人早有了瓜葛,當然,根據襲人接受了蔣玉菡汗巾,最後嫁給蔣玉菡來看。黛玉兩番拒絕寶玉轉贈北靜王的禮物,說明林黛玉和北靜王最終無緣。
那麼北靜王怎麼找上林黛玉的呢?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平兒罵的“餓不死的雜種”賈雨村。
關於黛玉的卓然風姿,賈雨村是見識過的,更有在黛玉回蘇州送喪回來的路上,文中又再次安排這倆師徒一同進京,彼時黛玉是“出落得越發超逸了”,文中如此安排,自然有用意,就是讓賈雨村再次留心這個女學生,使其將來成爲他攀附權貴的籌碼,所謂“玉在櫝中求善價”也。
所以,賈雨村應是見到賈府大勢已去,想攀附北靜王,便以林黛玉獻寶,而北靜王對黛玉和賈寶玉的情感一無所知。另一方面,賈雨村又在賈政面前極力遊說,此舉更中王夫人下懷,便給黛玉施壓。而黛玉此生除了賈寶玉不可能接受任何男子,故整日以淚洗面。
原本就孱弱的林黛玉,在王夫人兩番打擊下,痛心入骨、悲不自勝,最終淚枯而逝。黛玉是死在賈府的,未曾沾染半分“臭男人”的氣味,所謂“質本潔來還潔去”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