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豪族 东汉名士徐稚简介,徐稚后人分布在哪
东汉名士徐稚简介,徐稚后人分布在哪
人物生平
徐W家贫,常常自己耕作,不是自己劳动所得的不吃。他为人恭俭义让,周围的邻居都佩服他的品德。徐W屡次被公府征召,都不前往。当时陈蕃任豫章太守,用礼物请徐W担任郡功曹,徐W没有办法,只得前往,等到谒见后就退出来。陈蕃在郡里从不接待宾客,只有徐W来特设一个榻,徐W走后就悬挂起来。后来将他选为有道之士,到他家中任命他为太原太守,徐W都不就职。
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徐W、袁阆、韦著等人。桓帝便用安车玄c,备礼召请他们,都不出仕。桓帝便问陈蕃说:“徐W,袁阆、韦著哪个在先?”陈蕃答道:“袁闳出生公族,闻道渐训。韦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徐W,出生在江南卑薄之域,如角之特立杰出,应当为先。”
徐W曾经被太尉黄琼所辟召,但没有应命。等到黄琼去世后归葬江夏郡,徐W才背着粮食步行到江夏,设鸡酒薄祭,哭完就离去,不告姓名。当时前来吊祭的名士郭泰等数十人听说后,怀疑是徐W,便派能言善辩的茅容轻骑追赶。到了路上,茅容替徐W安排饭食,一起谈论庄稼之事。临别时,徐W对茅容说:“替我谢谢郭林宗,大树将倒,不是一根绳子能够系住,为什么栖栖不暇宣处呢?”后来郭泰的母亲去世,徐W前往吊祭,在庐前放生刍一束后离开。众人奇怪,不知其中缘故。郭泰说:“这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哩。《诗》不说过‘: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我没有德行承受啊。”
汉灵帝即位初年,朝廷想用蒲轮征聘徐W,恰逢徐W逝世,时年七十二岁。
人物评价
胡广等:伏见处士豫章徐W、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陈蕃:至于W者,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孙绰:岩岩先生,迈此英风。含真独畅,心夷体冲。高蹈域表,淑问显融。昂昂五贤,赫赫八俊。虽曰休明,或婴险吝。岂若先生,保兹玉润!超世作范,流光遐振。坟茔垒落,松竹萧森。荟丛蔚蔚,虚宇帧S问尴钒,嘤鸟鸣林。嗟乎徐君,不闻其音。徘徊丘侧,凄焉流襟。何以舒蕴,援翰托心!
王:豫章徐先生,陶精太和,诞膺一德,藏器高栖,确尔特立,贞一足以制群动,纯本足以息浮末。宣尼有言:‘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若先生者,抑亦当之矣。
殷允:惟君资纯玄粹,含真太和,卓尔高尚,道映南岳,逍遥环堵,万物不千其志,负褐行吟,轩冕不易其乐,时携虚榻,伫金兰之眷,千里命契,寄生刍之咏,非夫超悟身名遁世无闷者,孰若是乎?
范晔:琛宝可怀,贞期难对。道苟违运,理用同废。与其遐栖,岂若蒙秽?凄凄硕人,陵阿穷退。韬伏明姿,甘是堙暧。
曾巩: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孺子尝谓郭林宗曰:‘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皇宁处?’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孔子称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孟子亦称孔子:可以进则进,可以止则止,乃所愿则学孔子。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朱熹:汉儒专以灾异、谶纬,与夫风角、鸟占之类为内学。如徐孺子之徒多能此,反以义理之学为外学。
罗大经:东汉徐孺子矫矫特立,诸公荐辟皆不就。然及荐辟者死,灸鸡渍酒,万里赴吊。于清高不混俗之中,有忠厚不忘恩之意,其为东汉人物之冠冕,不亦宜乎!
孙承恩:徐子高士,居贫食力。贞介益固,明哲允迪。君子道丧,群邪煽凶。我怀其人,冥冥飞鸿。
轶事典故
徐W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仁,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家族成员
徐胤,字季登,亦有贤名,隐居不仕,卒于汉献帝建安年间。
史书记载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
《重修后汉徐高士祠堂记》
籍贯考证
根据明朝万历年间《南昌府志》、清朝乾隆年间《南昌府志》、清道光年间《南昌县志》、《名山胜概记》、《豫章续志》、《寰宇记》、宋代曾巩《重修后汉徐高士祠堂记》、《水经注》、康熙《四库全书》、光绪《江西通志》、民国《南昌县志》、《南昌城迁考》、中华境内所有徐孺子后裔家谱等书记载,徐孺子故里在东湖之南完全吻合。
据历代地方志和相关资料记载,赣水北经南昌县,西历白社,有孺子墓。又北历南塘其东有孺子宅,际湖南小洲上。
现结合所有历史文献,均确定徐孺子故里在南昌东湖一带,所有资料均证实孺子亭公园一带即孺子宅、孺子故里,南朝宋时期毁于战火。
徐孺子宅《水经注》称在南塘东,南唐徐M续《豫章志》称在南塘东百步,则应在今孺子亭公园东百步范围之内,而此为陈蕃后迁之宅,最原始的孺子宅依南唐徐M续《豫章志》及《洞仙传》则在洪州东北三里,梅福宅之东。杨守敬考:《寰宇记》:“梅福宅在洪州东北三里,西接开元观东西池,书堂遗址犹存,在今南昌县东北”。此处宜为《水经注》中梅福故廨,《南昌古图经》中引杨杰诗:“故丰门近子真家”,则此梅福故廨当在唐洪州东北三里,宋故丰门附近,清南昌县东北,龙沙以内,孺子故居亦在此宅之东不远,则当在今天的城北区域,而绝不及于北沥徐家,徐家坊悬榻里亦伪。
后世纪念
墓址
徐孺子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门外东潭巷铁树坡旧城壕沟边。1957年,徐孺子墓被公布为全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夷为平地。但徐孺子墓的墓室并没有毁掉,墓地的两块石碑也保存完好。1996年,西湖区人民政府在孺子亭公园重建徐孺子之墓,原址的两块旧墓碑竖立于墓前。
祠堂
徐孺子祠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内的青山湖畔,北宋诗人黄庭坚游学南昌期间拜谒徐祠后写道:“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藤萝得意干云日, 箫鼓何心进酒樽。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古人冷淡今人笑, 湖水年年到旧痕。”曾巩亦曾以中牢礼祭祀徐W。
孺子亭
孺子亭始建于1979年,以沿湖耸立的孺子亭为主景围湖造园而成,1984年开放。园内已恢复修建孺子亭、孺子墓、碑廊等历史古迹。有素享盛名的“豫章十景”之一“徐亭烟柳”。
祭徐活动
明嘉靖年间,陈蕃的嫡裔陈绍儒时隔1400年后,继陈蕃出任南昌知府,他到南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访了北沥徐村的同族。另外,在明代万历年间,江西提学副使朱廷益决定模仿山东曲阜“祭孔”之例,在江西创立公祀徐孺子的“祭徐”制度,后选定北沥徐家的徐廷臣、徐文华为首任世袭的奉祀人选,由此拉开了官方“祭徐”活动的序幕,并一直延续到清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