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河间府门诊所怎么样 河间府的历史

火烧 2021-12-19 02:33:38 1056
河间府的历史 1.河间府建于那个朝代河间府,地名,现为河间市,地理位置于北京南190公里处,人口,82万,历史悠久,曾建州府县郡国.西汉时,4次建河间国,其间时国时郡。隋至唐属河间郡或瀛州。五代十国时

河间府的历史  

1.河间府建于那个朝代

河间府,地名,现为河间市,地理位置于北京南190公里处,人口,82万,历史悠久,曾建州府县郡国.

西汉时,4次建河间国,其间时国时郡。隋至唐属河间郡或瀛州。五代十国时,瀛州归契丹辖。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大观二年(1108年)罢瀛州改府,河间属之。元改府为路,仍领河间。明去路存府,河间属京师河间府辖。抗日战争时期伪政府和抗日民主政府并存,伪县政府先后属伪河北省津海道尹公署、渤海道尹公暑、河间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38年2月建立,先后属冀中区一、三、九、八公署。建国后河间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改隶天津专区,天津一区,后又改隶天津市,1961年5月津、沧分后,称沧州专员公署,河间属之,1990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河间撤县设市,由沧州地区代管。1992年沧州地市合并,河间市由沧州市管辖。

2.古代的河间府包括现在那些地方

河北省。

河间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春秋属燕国之域,战国时期分属燕、赵二国,秦属巨鹿郡。从西汉文帝至武帝400余年间,4次建河间国,其间时国时郡。隋至唐属河间郡或瀛州。五代时瀛州归契丹辖。

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大观二年(1108年)罢瀛州改府,河间属之。元改府为路,仍领河间。明去路存府,河间属京师河间府辖。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明洪武元年(1368)改河间路为河间府,属新设之河南分省。二年三月癸丑(1369.4,20)河间府属北平行省。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2.1),属京师。

明末,河间府府治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市)领县十:河间、献、阜城、肃宁、任丘、交河、青、兴济、静海、宁津;州二:景(领吴桥、东光、故城三县)、沧(领庆云、南皮、盐山三县)。

清末辖: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阜城(今河北省阜城县)、肃宁(今河北省肃宁县)、任丘(今河北省任丘市)、交河(今河北省泊头市交河镇)、宁津(今山东省宁津县)、吴桥(今河北省吴桥县)、故城(今河北省故城县故城镇)、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献县(今河北省献县)共10县;景州(今河北省景县)1散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间府

3.古代的河间府包括现在那些地方

河北省。

河间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春秋属燕国之域,战国时期分属燕、赵二国,秦属巨鹿郡。

从西汉文帝至武帝400余年间,4次建河间国,其间时国时郡。隋至唐属河间郡或瀛州。

五代时瀛州归契丹辖。 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

大观二年(1108年)罢瀛州改府,河间属之。元改府为路,仍领河间。

明去路存府,河间属京师河间府辖。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明洪武元年(1368)改河间路为河间府,属新设之河南分省。

二年三月癸丑(1369.4,20)河间府属北平行省。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2.1),属京师。

明末,河间府府治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市)领县十:河间、献、阜城、肃宁、任丘、交河、青、兴济、静海、宁津;州二:景(领吴桥、东光、故城三县)、沧(领庆云、南皮、盐山三县)。 清末辖: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阜城(今河北省阜城县)、肃宁(今河北省肃宁县)、任丘(今河北省任丘市)、交河(今河北省泊头市交河镇)、宁津(今山东省宁津县)、吴桥(今河北省吴桥县)、故城(今河北省故城县故城镇)、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献县(今河北省献县)共10县;景州(今河北省景县)1散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间府。

4.河间府衙在古代的大官是谁,官位是什么

河间府衙位于河北省河间市,总投资9000万元、占地83.7亩,其中河间府衙主体工程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明年工程完工后,不仅结束了“京南第一府”河间无府衙的历史,还将与逐步修复、复建的府衙古文化街、光明戏院、冯国璋将军第和毛公书院等文物古迹遥相辉映,成为河间市标志性历史人文景观。

自北宋置府以来,河间府、县并存计804年的历史。所以城内既设府衙,又设县衙。直至辛亥革命废府存县。1936年,国民党政府又一度在此建立专员公署,专署县衙均设在原府衙内(现在二中所在地)。

旧府衙座北朝南,衙前设高大照壁(影壁),照壁两侧建有辕门,辕门外有直通河间东西大街的甬路,临街有高大木牌坊,坊上雕刻有“燕赵雄风”四个大字。(传说是直隶总督方观承所书)大门两侧有石狮一对,大门附近有口水井。

5.宋朝的河间府是现在的哪里

宋朝的河间府是现在的河北省河间市。

河间府府治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市)领县十:河间、献、阜城、肃宁、任丘、交河、青、兴济、静海、宁津;州二:景(领吴桥、东光、故城三县)、沧(领庆云、南皮、盐山三县)。于赵都军城(河北河间市)置瀛州,辖河间、高阳、章武三郡。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瀛州为河间郡,郡治河间县即今河间市。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郡复称瀛州。天宝四年(745年)又罢瀛州恢复河间郡。

乾元元年(758年)废郡复称瀛州。后晋天福元年(936年)瀛州归入契丹,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归后周辖。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废瀛州建河间府。

扩展资料:

河间府的历史沿革。

河间府署始置于北宋大观二年,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宋朝李素之为河间府署兴建第一人。明弘治初年,知府谢文对府署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是自宋以后的唯一一次大动作。明正德辛未年,府衙毁于火灾,后张翊复建。

之后各任知府相继对府衙进行了完善。进入清朝后,清政府沿袭旧制,仍在此城设府存县,府署仍在原位。但随着民国以后废府存县,重心他移,加之财力不济,年久失修,到日本侵略者占领河间时已成废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河间府署

6.河间的历史

河间历史悠久,之名始于东周,距今有2700年历史。

历代在此设郡、立国、建州、置府,是京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地,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誉。汉代许多帝王至亲在此做河间王,东汉张衡曾任河间相,宋代名臣包拯做过瀛州知州,汉博士毛苌曾在河间传授《诗经》并以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流传于世。

河间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三皇五帝时颛顼创制九州,河间本属高阳国,到夏商周时,河间又属冀州。

河间古郡的名称已久,取名河间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在徒骇河、大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絜河、钩盘河、鬲津河等九河之间。

7.河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毛亨(生卒年不详),西汉河间人,学者,著有《毛诗诂训传》30卷(简称《毛诗》),古文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世人称为“大毛公”,并以“诗学”传毛苌。《诗经》经秦火,至汉复传,传诗者有齐、鲁、韩、毛四家。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后,学“毛诗”的人逐渐增多,其余三家大都失传,只有“毛诗”大行于世,流传至今。《毛传》以先秦学者的意见为依据对《诗经》作训诂,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保存了很多古义,是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

2、毛苌(一作长),毛亨从子,为古文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曾任西汉献王博士,又称“小毛公”。

3、邢昕(538年)北朝北魏河间人。字子明。幼孤,见爱于祖母李氏。好学,早有才情。萧宝夤讨关中,以听为东阁祭酒,委以文翰,累迁太尉记室参军。太昌初(532年)除中书侍郎。永熙末(534年)入为侍读,与温子升、魏收参掌文昭。兴和中(约541年)随副官李象使于梁,昕好忤物,人谓之牛,故人称为“牛象斗于江南”。高澄摄政,拟昕为司徒右长史,未奏,昕卒。著有《邢昕集》。

4、刘德(公元前130),字路叔,汉景帝之子,武帝刘彻的异母兄,于景帝前元二年(前155)被封为河间王。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设立《毛诗》、《左传》博士,对汉代古文经学的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献和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张衡(公元78—139),字平子,南阳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永和初任河间相作,《四愁诗》等,今传有《张河间集》。

6、纪昀(公元1724—1805),字晓岚,号春帆,又号观弈道人,河间府(今沧县崔尔庄)人,世称“纪河间”。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阅微草堂笔记》等,有《纪文达公遣集》存世。

8.河间历史文化

河间府:冲,繁,难。隶清河道。明,领州二,县十六。雍正三年,升天津卫

为直隶州。顺治末,省兴济入青。至是以青、静海属之。七年,复升沧州,以东光、

南皮、盐山、庆云属之。九年,东光还隶。北距省治百四十里。广二百里,袤三百

八十里。北极高三十八度三十分。京师偏西十七分。领州一,县十。河间冲,繁,

难。倚。子牙河、黑龙港河自献入。西有古洋河,合唐河。同治末,滹沱迳此,后

废。县丞驻东城镇。又二十里铺、卧佛堂、沙河桥、崇仙、新村五镇。景和镇、北

魏村二巡司。有瀛海驿。献冲,繁,疲,难。府南少东五十五里。西南:滏阳自武

强入,歧为滹沱别河。东北:三黑龙港河与南亭子河并湮。淮、商家林二镇。有乐

成驿。阜城冲。府南少东百四十里。西:漳河自景州入。东南:古沙河,即屯氏河,

亦自景入,亦曰漫河。有漫河驿。肃宁简。府西四十里。古唐河自饶阳入,涸。古

洋河自献入。猪龙河旧自高、蠡间溢入为中堡河,又东歧为玉带河,今并湮。有阜

城驿。任丘冲,繁,难。府北六十七里。四角河自安州入,出赵北口。东:大港引

河。同治末,复濬为赵王新河,下注清苑玉带河,并移鄚州东汛县丞驻此。有废洋

河。古州镇。鄚城驿。交河繁,疲,难。府东南百一十里。南运河自东光缘界。其

西漫河、漳河、亭子河、滹沱别河,并涸。有泊头镇河主簿及废巡司。高川镇。富

庄驿。有丞,裁。宁津简。府东南二百三十里。古黄河鬲津自吴桥入。南有土河,

旧自山东德州入,下至庆云为限河。或亦曰马颊河。有包头镇。有驿。景州繁,难。

河间府门诊所怎么样 河间府的历史

府东南百九十里。南运河自山东德州缘界。古沙河自故城入,曰大洋河。曲流河自

故城入,曰江江河,合为漫河。又西北有废漳河。刘智庙、安陵、连窝三镇。龙华

镇巡司。有东光驿。吴桥繁,难。府东南二百四十里。西:南运河自山东德州缘界

入。东:宣惠河。又东:沙河,古黄河鬲津,今四女寺减河,钩盘河,今哨马营减

河,自德州入而合。有龙华镇巡司。连窝镇河丞。分隶景州。有水驿丞,裁。东光

繁,疲,难。府东南百六十里。南运河自吴桥入。东:宣惠河,合沙河、漫河自景、

阜城分入而合。有灯明寺村、夏口二镇。马头驿。故城疲,难。府南少东二百八十

里。南运河自山东入。武城缘界入。德州西北屯氏二支曰古沙河、曲流河,并出县

西。有废漳河,即黄泸河。县丞驻郑家口。有营。甘陵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