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海龙屯土司遗址 求视频:探播州历史,请到海龙囤来
求视频:探播州历史,请到海龙囤来 唐朝武德、贞观之时,国威大震,"四夷宾服"。贞观九年 635年 ,以隋朝牂柯郡的北部地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六县。十三年 639年 ,以废郎州的
求视频:探播州历史,请到海龙囤来

唐朝武德、贞观之时,国威大震,"四夷宾服"。
贞观九年(635年),以隋朝牂柯郡的北部地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六县。
十三年(639年),以废郎州的六县地置播州(明代解释播字,为番之有才者,即招抚蛮夷所置的州),这是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播州之名,播州一直存在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历时961年。
贞观十四年(640年)改播州恭本县为罗蒙,贞观十六年(642年)改罗蒙为遵义县,历史上始有遵义之名(唐代遵义县治所在今绥阳县境)。
播州为马江北岸朝廷实际控制的经制州,派汉宫冶埋,统计户籍田亩上报朝廷,并征收赋税。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播州为播川郡,《唐书·地理志》记载,播川郡有户四百九十,口二干一百六十八人",地广人稀。
播州各属县是以山区古代僚人部落的地域和人口为基础,接势力范围划分的行政区域。
今遵义县境东北部,唐贞观年间属播州带水县。
唐朝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建立羁縻州,虽有州县之名,而刺史、县令都以部落酋长、军事首领担任,对朝廷叛服无常,对其"来而不迎,去而不迫",其内部之行政,中央少加过问。
很赞哦! (1067)